小昭是奇女子,却不能和张无忌厮守

对于读书,不知道你怎么看待?

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提问:你对于小说里面的分离结局,是如何看待的呢?

当两个相爱的人,或说是其中一方还在爱恋痴狂时,却要面对着离别,你会觉得公平不?

小昭是奇女子,却不能和张无忌厮守

在金庸先生笔下,有太多的妙人了。

她们美到不可方物,可就算再怎么不食人间烟火,难道她们不被情所困吗?

当然不会。只要活着的人,情感似乎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大家对于感情的事情总也有些说不清楚的。

只是,在所有形容女子的形容词里,我特别喜欢“奇特”二字。

这个独一无二且有无与伦比意味的词语,涵盖着太多太多的尾音。

比如,我觉得小昭才是“奇特少女”的不二人选。

当张无忌目睹了小昭的芳容,那一次光明顶的一瞥,在他心里又是惊起了多大的涟漪?

无从得知。

起初,小昭以丑为容,面目扭曲,左足跛行,毫无美态。

当小昭差点被杨不悔所杀时,关键时刻性命却是张无忌所救。算起来,张无忌前后救了她两次。

待在隧道里,张无忌看清了她的容貌,这一次,修眉端鼻,颊边微现梨涡,张无忌看得也是心乱。

小昭是奇女子,却不能和张无忌厮守

张无忌叹气说: “原来你···你这样美!”

小昭笑着告诉他: “公子爷,我叫小昭”。

无论是从说书人,还是作者金庸先生,在这一个瞬间,两人的故事似乎已经正式有了一个开始。

然而,非女主的角色,不就是给男主做一个铺垫而已么?不然就是在他生死一线间救他?护他?爱他?

小昭,一个生来就被寄养的女孩儿,小小年龄早就尝尽被欺负的滋味,一次次被张无忌呵护,除了感激,还有情愫悄然滋生。

小昭羞红着脸问:“为什么你要当在我身前?我是个低三下四的奴婢,你···你贵重的千金之躯,怎能遮挡在我身前?”

张无忌微微一笑,说: “我有什么贵重了?你是个小姑娘,我自是要护着你些儿”。

小昭是奇女子,却不能和张无忌厮守

如果说小昭对张无忌的动心,是因他几次救她脱离危难。那么,对于她身份的尊敬,也是另一个她爱他的原因。

这一刻,也许对于她来说,决定好要和张无忌坦诚相待。

的确,她也是这样舍己爱他的。

当找到藏有乾坤大挪移心法的羊皮卷时,小昭毫不犹豫地划破了手指,用血涂抹显现出心法秘诀,让张无忌去练习神功。

你也许还记得她为何扮丑,又为何忍辱负重。仅仅是为了潜伏在杨不悔身边,想要找到这个心法,完成母亲的交代。

但是,对于张无忌她毫无隐瞒,没有半点私心。

多次历尽千难万险,多次的“同生共死”,让小昭的记忆变得刻骨铭心。

当张无忌说她好看,她便决定不再伪装,想要为爱勇敢一次。

小昭是奇女子,却不能和张无忌厮守

可是,终究身不由己,始终她只能在人群里,黯然地去爱他、尊敬他。

在宋青书想加害受伤的张无忌时,她瘦弱的身躯挡在前面,毫无畏惧地说:“你先杀了我再说”。

张无忌也不解,问过她,为何要待自己这般好呢?

小昭只是嗫嚅着说: “因为····因为你待我好。 ”

有些爱,因为太深刻,所以不敢轻易说出口。

小昭是奇女子,却不能和张无忌厮守

张无忌的舍身相救,小昭便甘愿以死相报。他曾爱护过,她便甘愿做小丫鬟,默默陪伴在身边。

但是,张无忌虽然对小昭心生怜悯有爱护之意,可是却不是男女感情的事。

也许,从这样看似一厢情愿的爱情里面,我们作为聪明的读者,早就嗅到了某种和“离别”有关联的气息。

是啊,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有三次张无忌都撇下小昭,并不想带她走。

小昭呢,万般不舍。

当小昭送张无忌出蝴蝶谷,她心里的煎熬和痛楚始终无法呈现,只得送了一程又一程,始终不肯分别。

小昭最终只得找了一个借口,借了赵敏的倚天剑割断了铁链,就这样继续跟在了张无忌身边。

在张无忌去灵蛇岛接谢逊时,没有带上小昭,是她自己夜奔百里,只为紧紧追随。

对于小昭,她的心里只想要跟着张无忌,陪伴他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事。

正因为这一份默默无闻的爱,使得她无惧未知和前方。若说怕,她只怕不能替他端茶倒水服侍左右。

曾没有想到,当小昭追随着张无忌到了灵蛇岛,也拉响了离别的暗哨。

小昭是奇女子,却不能和张无忌厮守

金庸对小昭的描写,似乎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浓墨重彩。

很多时候,只是给了我们一个侧影,留下了太多的唏嘘和遗憾。

无声的叹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令我们生疼的小昭。

最后,为了成全所有人,她选择了牺牲自己。

或许,那一刻,她知道自己之后的人生使命,多年来她也不是没有经历骨肉分离亲情难聚,那些酸楚又岂能和心底的这一份珍贵的爱相比呢?

后会无期。

那一天,张无忌黯然神伤,见她泪珠盈盈,突然间心中激动,伸手将她娇小的身躯抱在怀里。

这是她第一次被他这么温暖地搂在怀里。也许,这也会是最后一次了。

小昭低喃说:“我绝不愿意做波斯明教的教主,我只盼做你的小丫头,一生一世服侍你,永远不离开你”。

声声敲击着他的心。这是她最简单的心愿,可是最终却飘散在了风中。

哪怕最后一刻,她仍然替他着想,“公子,你以后莫再记着我。殷姑娘随我母亲多年,对你一往情深,是你良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能止息,延绵不绝。

小昭对张无忌的爱,是给他自由和尊重。

甚至都没人会评论说小昭不如周芷若和赵敏,也许在政治才能和聪明伶俐上,略逊一筹。

唯有小昭,爱得无私。懂得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她才是那个奇女子,可爱得让人落泪。

一早就看得通透,也能大义凛然地做出取舍,这就是她。

只是我们依然不免唏嘘,聚散无常,离别伤情,

不免遗憾,聚散太匆匆,离别总伤情。她深爱的张无忌,最终还是选择了执她人之手。

从此,山海难平,再会遥遥无期。

谁祭你?人声之外,写尽半生嗔痴。

小昭,愿你好梦长留。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谢谢)

沐南墨:我们一起思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