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說。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

"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

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慾望是無止境的,股市裡面風險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能夠控制住風險的人才是一個成熟的交易者。”那麼您能夠做得到嗎?】

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

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

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一個明顯的空頭市場,如果因為害怕遭受小損失而拒絕出局,遲早會遭受大損失,所以在股市操作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行的。

在股市中控制風險要遵循“一停二看三通過”的原則

一停:停止盲目的、無計劃的買賣操作,有獲利的籌碼要及時兌現利潤,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種情況,仔細研判行情的未來發展趨勢,研判個股的運行規律,認真地選好股票,等待趨勢的徹底轉強。

三通過:當市場整體趨勢重新轉暖,個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後,當投資者對市場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觀運行態勢時,可以根據當時情況,適當加重倉位。

靠炒股到底能不能發財?

有一個理論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二八理論。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遵循這個規律,百分之20的人賺大錢百分之80的人賺小錢或者不賺錢,投資創業打工選美等各行各業都遵循這個規律。馬雲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新作為——創客好時代”上發表的言論:“很多人講炒股,記住,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對這段話的上半部分我非常的不認同,投資包括了炒股,比如投資地產,投資股票,投資藝術品,投資期貨,投資郵票,投資的領域太多了,炒股只是其中一種。投資和炒股當然有差異了,在這裡不去討論這一點,我主要分析前半部分,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真是如此嗎?首先我是不認同的,而且我還有很多理由和案例反駁這一點。下面我詳情分析一下。

外國人靠炒股賺錢的我就先不舉例了,因為大家都認識,比如索羅斯,巴菲特。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我舉些國內靠炒股賺錢的案例吧

馬化騰

騰訊創始人創業之路是靠炒股掘得的第一桶金,有傳言馬化騰的啟動資金來自炒股,傳說他曾經有過把10萬元炒成70萬元的手筆。對此,馬化騰本人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馬化騰承認自己曾經靠開發股霸卡發過一筆小財,並藉此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本原始積累。眾所周知,馬化騰的父親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資本市場上馬化騰還是有人可以請教的。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劉益謙

1990年,上海為股狂。雖然對股票一無所知,但強烈的財富慾望讓劉益謙決定必須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到了1992年,這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價格賣出,淨賺了近100萬元。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劉益謙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點。就這樣,苦日子出身的劉益謙享受著“錢生錢”的快樂。如果說從國債到股票,徹底打開了從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滾打的劉益謙的視野。那麼,炒股票認購證則成為他積累億萬身家的關鍵一役。他說過,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於趨勢,“在資本市場上,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其實質都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謀取比較大的收益。而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不要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來享受過程的。”2015年怒砸10億為國護盤這點值得廣大股民學習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楊百萬

“楊百萬”絕對是中國股市最醒目的“傳奇”之一。跟很多日後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樣,楊百萬只是因為“窮則思變”,開始了他“從沒想到過的”人生,那時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會廣為流傳。楊百萬原名叫楊懷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鐵合金廠的一個普通職工,幹“第二職業”賺外快積累了兩三萬元餘款。有一次他管的倉庫被盜,他因出手“大方”,常買菸請廠裡的工友們抽而被懷疑是監守自盜,公安局還請他“談話”。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強的楊懷定,他一橫心就辭職了。那是1988年2月。辭職後楊懷定開始從訂閱的幾十份報紙信息中埋頭搜尋致富的機會。4月的一天,一條“上海將開放國債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楊懷定的關注,他在4月21日開市第一天一早,買了10000元三年期國庫券。“銀行利率5.4%,三年期國庫券年利率超過15%,為什麼不買?”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過來開始紛紛買入時,價格一下漲到112元,楊懷定拋掉了。半天時間,他賺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資——800元。很快,楊懷定發現全國8個城市的國債價格差異很大,他開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國庫券異地交易。他帶著全部的積蓄前往全國其他省市,在當地銀行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國債,然後再帶回上海,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銀行,賺取差價。為了趕時間,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沒有睡覺。1989年,賺到了“第一桶金”的楊懷定,轉身投入炒股。楊懷定的第一隻股票是“電真空”。半年後,股票大漲,楊懷定在800元以上價位拋掉,淨賺150多萬元,“楊百萬”的外號,就此不脛而走。一年後,“電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買了回來。在股市行情低迷時,楊百萬的“絕招”就是全部賣光,遠離熊市,“2001年開始的國有股減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遠離,直到2005年1月份,雖然四年的時間我每天還要去股市上班。”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還有好多我們不認識的隱士在股市賺錢了,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按二八理論計算的話也有很多了,我始終認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賺錢,不能埋怨所在的行業,那是無能者找的藉口。

什麼左右了我們的投資?

有一群羊在河邊喝水,水很清,也很深。羊群很擠,相互摩擦著。一隻老羊在喝水時,不慎掉進了河中,一下子就被河水衝遠了。本來其它的羊應該馬上退避,逃之夭夭。可是,悲劇發生了:它們都認為老羊是在引導它們,於是紛紛躍入河中,被湍急的河水淹沒。 羊的失誤在於失去了自己的判斷,盲目跟從。或許很多人會對此嗤之以鼻,人類的智慧當然遠遠高於羊了。可是在投資領域中,"羊群效應"也很容易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

回想大牛市時,剛發行的基金動輒被蜂擁搶購,投資者的熱情超乎想象;而今市場大跌,"一基難求"的勝境不再。投資者的熱情迅速降溫,或坐立不安,或倉皇逃離,或盲目抄底。而結果呢?我們卻在"跟風"中迷失了自己的投資方向。市場上熱烈的追漲殺跌氣氛加重了我們或亢奮或沮喪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反過來又放大了整個市場的波動,使我們在不自覺中變成為了製造"瘋狂"的"羊"。 資本市場的風雲變幻,其實也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

我們太容易被"市場先生"利用,而變得盲目、衝動。在興奮抄底、恐慌割肉的背後,是時候該停下來冷靜思考,是什麼左右了我們的投資?否則,稀裡糊塗賺來的錢最終也會稀裡糊塗地輸掉。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在投資市場上,如果不想成為一隻被"羊群"左右的"羊",那麼必須對自己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有明確的認識。在投資前認真規劃,在投資後不盲從,不輕易放棄目標。我們買基金不能是因為別人都在買而買,而要看是否適合自己;在市場波動的過程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同在市場中肆虐的極易傳染的情緒隔絕開來,不被市場的變化所左右;行情陷入低谷,也不能看見別人贖回了就跟著恐慌,忘記了自己當初的投資目標,如果是為了幾十年後的養老金,那麼現在不正是積攢"便宜貨"的好時機嗎? 機會往往就是在大多數人絕望的時候悄然來臨,因此,保持"以我為主"的投資觀念雖然孤獨,但並不可怕。格雷厄姆認為,16倍市盈率是劃分投資和投機的一個重要標準。雖然此標準不是唯一的,卻是必要的。據萬德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滬深300市盈率不到15倍,相信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對待市場波動的正確態度將是考驗我們成功投資的試金石。 "思而不學則殆",在保持獨立思考的同時,如果能夠積極吸取前輩們已總結,並久經市場考驗的經驗,會讓我們的投資收益更上一層樓。


搶反彈戰法絕技

1、價格密集區搶反彈

股價快速下跌,雖然跌幅偏大,但量能較小!通常情況下,表明主力資金沒有出局的意願或根本無法出局,一旦稍有利好,就會馬上放量反攻;其中放量有三層含義:1是低位抄底盤進場,2是高位套牢盤補倉,3是高位套牢盤賣出;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2、回調至中期60日均線附近的強勢反彈

股價回調至中期60日線附近的強勢反彈,一般情況下表明,有主力資金在其中運作,這類個股由於主力介入比較深,往往回調的幅度和時間較短,反彈的空間比較大。

實例:日K線圖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該股三次在60日線附近止跌反彈,期間每次都是放量上漲,縮量回調,持續漲幅近50%。

3、誘發性反彈

誘發性反彈是指由於消息層面出現的利好消息,打破了股價下跌趨勢中的均衡格局,從而誘發股價止跌回升的一種反彈。這種利好消息既可以來自宏觀層面的經濟發展數據,也可以來自公司本身基本面的變化。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宏觀層面的消息往往能夠引發大盤指數的反彈,指數的反彈又能帶動一大批個股展開反彈,為搶反彈的投資者提供了較多的機會。但需要注意的是宏觀層面的消息並不一定對每支股票都有影響。微觀層面的消息是針對具體個股而言的,能夠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便於投資者判斷和抉擇,不足之處在於個股的反彈沒有指數反彈的呼應,比較難成氣候。建議大家在基本面反彈之時精選個股。

4、二次探底搶反彈

當一隻股票迅猛上衝後,突然掉頭向下,頂部不停留,不橫盤,日後必會反彈,故是短線搶反彈的好機會。

當然該股票有可能還會向下探一下,叫二次探底,也有可能直接就上了。所以搶反彈時,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決定進,還是不進。是現在進,還是等些日子再進。但無論你何時進,這種強勢股搶反彈一定會盈利的,而且幾乎是100%。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5、股價觸及布林線下軌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布林線有三條線,股價一般在中軌線附近波動,上軌線為壓力線,下軌線為支撐線,股價一般會很少觸及下軌線,一旦觸及,則出現反彈的可能性大

6、報復性反彈

報復性反彈是指股價連續暴跌之後產生的報復性上攻,其反彈速度之快,反彈幅度之大,在所有反彈中居於首位。如果介入準確,短期內的收益將會相當可觀。但是,報復性反彈具有突發性,經驗不足的投資者較難把握其走勢,等認清反彈的種類時,粗論反彈已經上漲了一段較高的漲幅,使得投資者不敢再追高買入,從而錯過投資機會。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報復性反彈可以通過K線形態來判別,且判別的準確性較高。反彈前,股價一般會連拉幾根大陰線,大幅跳水,然後毫無徵兆地跳空高開,並以一根光頭大陽線收盤,形成典型的V型底部反轉形態,同時成交量顯著放大,基本上可以確認報復性反彈已經拉開了反彈序幕,投資者可積極介入。

均線多頭、空頭排列:

多頭排列:短期、中期、長期均線從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均線形態。多頭排列為強勢上升趨勢,操作思維以多頭買入為主。

空頭排列:短期、中期、長期均線從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均線形態。空頭排列為強勢下跌趨勢,操作思維以空頭賣出為主。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圖1-28 均線的多頭排列

均線多頭排列分為兩種:一種是短期趨勢的多頭排列,另一種是長期趨勢的多頭排列。短期趨勢的多頭排列是指5日、10日、20日均線不斷上漲,並且5日均線在10日均線之上,且10日均線又在20日均線之上。它預示了短線投資者紛紛看好股價將要上漲,不斷買入股票,促使行情不斷走高,增加短線獲利的機會。(如圖1-28)

長期趨勢的多頭排列是指60日、120日、250日均線不斷上升,且60日均線在120日均線之上,120日均線又在250日均線之上。它預示了中長線投資者已入駐或股票基本面得到好轉而都看好後市,長線獲利的機會也相應增加。

中國股市面臨最大“風暴危機”,主力全部撤離國外,A股一地雞毛

圖1-29 均線的空頭排列

均線空頭排列,也分為短期和長期空頭排列兩種類型。短期趨勢的空頭排列是指5日、10日、20日均線不斷下跌,並且5日均線在10日均線之下,且10日均線在20日均線之下。它預示了短線投資者紛紛不看好這隻股票而相繼低價賣出手中的股票,促使行情不斷走低。(如圖1-29)

長期趨勢的空頭排列是指60日、120日、250日均線不斷下跌,且60日均線在120日均線之下,120日均線又在250日均線之下。這代表了長期下跌的巨大風險,提示中長期的投資者已經出局,股票已經失去上漲動力,促使中小投資者相繼低價賣出手中的股票,所以這種均線形態預示著後市不容樂觀。

在多頭、空頭排列之間,均線之間還會出現一種相互交叉的形態。


炒股必備的3要素

一, 順勢

不輕易抄底言頂。為什麼要順勢,在一波上漲途中,只有一個頂點,假設你交易一百次,那麼只有你買在頂點的時候才會出現虧損,其他任何時候買進你都是有機會賺錢的,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交易100次,只有買在頂點的那次才是一點賺錢的機會都沒有的。反之,下跌的時候也一樣,底只有一個,意味著除非你是在底部買入,其他時候都是虧錢的。兩者一比,孰優孰劣一目瞭然。最後,關於抄底言頂,上面也說過,一波上漲只有一個頂,一波下跌也只有一個底,意味著抄底言頂你只有一次機會是正確的。從概率上來看,這是愚蠢之極的。大家也可以仔細統計下過去的所有交易,看看是順勢的時候虧損的次數多,還是逆勢的時候多,相信數據能說明一切。

二,止損

為什麼把止損放最前面,因為止損其實是基石,這就像一座大夏,基石打穩了,後面才有萬丈高樓,少了這個基石,再高的大樓也隨時會有崩塌的危險。我也敢斷言,這個市場虧損的人裡面有百分97都是因為沒做好止損引起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現在有多少人還被套在08年的6千點高峰。你要意識到,股市漲漲跌跌是很平常的事,漲多了自然就要開始下跌了,風險到來不及時止損,演變成的就是資金的長期吃套。你也要清楚,我們都不是神,沒有人能永遠看對這個市場,看錯了怎麼辦?及時認虧出局才是上上策。我相信也很多人有過這種經歷,行情好的時候賺了點錢,一暴跌,一波又全都還回去了,這樣根本做不到穩定獲利。資金一直在裡面來回折騰,一年以後才發現,不知不覺的給證券公司白打了一年的工,甚至更多的是發現資金已大幅縮水。

當初美股培訓考核時候的第一課也是止損,光止損就練了三個月!三個月裡面每天就是不斷的交易,考核官也不看你交易的最後盈虧,只看你每天每筆交易的最大虧損額,止損不堅決的人一律淘汰。練到最後,其實止損已經演變成了下意識的動作,形成了一種特有的肌肉記憶。所以,在職業交易員的字典裡,永遠沒有被套這兩個字。這也是職業與業餘投資者的本質區別所在!如果你經常被套,那很不幸的告訴你,你永遠沒辦法在這個市場賺到半分錢。可以說,讓我發生蛻變的,也是在這個時期。做好了止損,有了止損意識,你就能與市場裡面百分70的人區分開來。不懂止損,或者是做不到止損的,就算讓你在短時間內賺到很多錢,早晚有一天你也會虧回去的!

三,心態

這點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為什麼?因為選股方法以及操作方法你不懂,你努努力,都可以學的到,唯獨心態,是需要靠時間,靠自己不斷去感悟,磨練才會得來的。有心的朋友可以去市面上看看,一些股市裡面比較高級的書籍,講的都是心態,道的修煉。恰巧這部分又是最容易受市場忽視的,因為大家都急於求成,所以買的書都是一些什麼如何抓大牛股,跟莊技巧之類的。或者說,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心態這一概念。

市場上多數書籍都是一些成功從股市裡面賺到錢的人去寫的,為什麼你看完了,學習完了,用同樣的方法去操作,得到的效果不能跟他們一樣呢?兩者之差,到底差在哪裡?難道是因為他們有所保留?或者說是你比別人笨?其實都不是的,重點在於 心態!!而剛好心態又是一個需要靠個人的東西,你沒去經歷,沒去感悟,你看再多書,也都無用。這也是為什麼會大多數人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這點如何去破解?唯一有效的就是靠時間,養成每週都總結自己的交易的習慣。長此以往,你離成功也不遠了

“善輸、小錯”是成功的關鍵

在股市中想要穩定持續地獲利,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幾乎是唯一的途徑。任何成功的交易者都有一套待合自己風格的交易系統。

而系統化交易的關鍵則是"善輸、小錯"交易是一個善輸者的遊戲,只有謙恭地對待市場,聽市場的話才能有好的收益。

因此,我們提出一個經歷大量實戰的交易者才能真正認識到的問題,就是必須真正地接受虧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且才能一貫執行。只有構建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且嚴格執行的交易者才能在市場上生存下去,才能獲得持續穩定的盈利。

很多交易者僅僅把接受虧損的概念停留在思維意識中,更有甚者還沒有準備接受虧損。知道止損與接受止損並執行止損還有一定差距。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連續按照條件果斷止損,能夠做到連續10次按照系統信號離場的人可能不到20%,能夠持續嚴格按照既定系統執行的人可能不到1%。

市場好像有一種魔力在阻止人們下單止損,這是人們的"貪婪"和"恐俱"心理在起作用,人們害怕做出後悔的決定。在進場時,傾向於尋找更好的價位;在盈利時,傾向於等待更多的利潤;在虧損時,傾向於等待市場反彈。而行情就是"在猶豫中上漲,在希望中下跌"。這些都是沒有系統化觀念的表現,不能客觀地、果斷地做出對策,最終的命運往往就是錯失好的時機。

時機優先於價位,為了幾個價位而錯過一次操作時機,這是因小失大的表現。從價格與成交量上來看,恐慌性殺跌往往是由大虧的賬戶不顧成本地瘋狂賣出造成的。劇烈的價格波動反應的是人們割肉時的慌不擇路,而這時也往往是階段底部,因為這時是大多數感覺交易者"絕望"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