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也偷學

“书圣”也偷学

■晉 衛夫人《與師書》

■王世國(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主席)

西晉“八王之亂”時,王羲之的父親王曠與司馬睿(後來成為東晉開國皇帝)是姨兄弟,他曾首先提出過江建議,為東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勳 。

王曠官至淮南太守,善於書法。王羲之從小就向父親學習書法,後來又拜當時著名女書法家衛鑠為師。有一天,他無意中在父親王曠臥室的枕頭下面發現了《筆論》一書,很感興趣。於是,他經常潛入父親的臥室,偷偷地閱讀父親收藏在的枕頭下這本書。不過,這件事終於被他父親發現 。王曠就問他:“為何常來我臥室?”羲之笑而不答。

羲之的母親知道後就對他說:“你年齡尚小,看了《筆論》也不能理解,即使父親教你恐怕也會不認真學習。”王曠對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後,我一定教你筆法。”哪知羲之聽了後卻說:“請父親早點教我,如等我長大後再教,就來不及了。”王曠見他執意要學,只好將筆法大略地講授給他。

果然,羲之書法用筆大有長進。他的書法啟蒙老師衛夫人看到羲之書法變化很大,就對太常王策說:“這孩子一定看了筆法要訣。我看他近來的書法有老成之智。”她甚至說:“將來他書法名氣定在我之上啊!”

八公山人語

在印刷術還很不發達的魏晉時期,書法名家對用筆經驗常常秘不傳人,筆法論著更是難得一見。因此,鍾繇為了得到蔡邕的《筆論》而捶胸整足,竟口吐鮮血;宋翼得到《筆勢論》如獲至寶,書藝大進;少年羲之學習書法竟然也偷窺《筆論》。這樣一些故事看似不可思議,但它說明那時人們對書法論著的渴望。

而今,學書者不看書論著作,只是孜孜矻矻地臨帖,練習筆法技巧。這樣學習書法往往如盲人摸象;倘若取法路徑錯誤,則可能南轅北轍,徒費功夫。

王羲之的成功之路表明:學習書法一是最好能夠師從名師,或得到名家指點,這樣可以使自己少走彎路。王羲之7歲學書,既承家學,又師從名家。二是要有書法理論的引導,書學論著就是名師。有了學識修養,悟性自然提高。三是要學習古代名家的經典作品,以古為師,心懷敬虔,博採眾長。

衛夫人書承家學,她是書法家衛瓘的侄女、衛恆的堂妹。她得筆法於鍾繇,又熔鍾、衛之法於一爐。她的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是當時名家。她對弟子王羲之十分欣賞,在《與師書》中誇獎羲之學習她的真書,寫得“咄咄逼人, 筆勢洞精,字體遒媚”。衛夫人一語成讖。後來,王羲之名氣不僅在她之上,而且成為“書聖”,千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