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老人,才是电影中闪闪的星光

​孩子和老人永远都是我心里最有韵味儿的灵感。

孩子,像一汪清泉,有猜不透的清香

老人,像一坛陈陈的佳酿,有品不完的滋味儿。

孩子,无论何时,总会给我无穷的惊喜。

老人,时时刻刻,总有箴言。

常常会避开爱情的故事,去看老人和孩子的电影。觉得他们很清澈,很干净。

孩子与老人,才是电影中闪闪的星光

​很多描写老人和孩子的电影故事大都很简单,甚至有时候简单的让人觉得单调。但不知为什么,就是这样简单的有些平淡的故事中,总会有让我感动的画面,语言,感觉。

也许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一个表情。

《回家的路》,韩国电影。讲述聋哑婆婆和她城里的孙子的故事。画面干净的让人不忍说话,情境美的让人落泪。阿婆的一句:“常来看我啊,等我的腿好了,我也会常去看你的。乘咱们都还没死。”我的嘴角上扬,但泪水却轻轻落下。

孩子与老人,才是电影中闪闪的星光

​《一一》:孩子的视角,每个人对爱情,亲情,家庭,事业,人生的感悟最终融入一一的那句:“当我看着刚出生的小侄子时,我觉得我也老了。”同样,微笑着落泪,泪水融着甜甜的滋味温暖我的心。

孩子与老人,才是电影中闪闪的星光

​《冬冬的假期》:孩子的一个假期,不仅仅承载着他的成长,也承载着一家人的变化,歉疚,内疚,理解。

孩子与老人,才是电影中闪闪的星光

​《菊次郎之夏》:一个老地痞,一个寻找妈妈的孩子。老男人承载着孩子的希望,孩子的希望验证着老男人的承诺。互相搀扶,互相依靠的身影,穿过大海,陆地,穿过冷漠的人的心灵,最后不是失望,而是收获。收获信任,收获承诺,收获另一个希望。充满童趣的表现手法,让人苦中带乐。温暖人心。

孩子与老人,才是电影中闪闪的星光

​《推手》:中西冲突。观念有冲突,但心灵是相通的。理解最终还是会到来。老人的愁和悦是要用心去体会的,也是要自己去争取的。老人不是即将消失的痕迹,而是永恒闪亮的智慧。

孩子与老人,才是电影中闪闪的星光

​心灵深处,总有一块软软的,容易被触动的地方。

那里是可以重新规划的白纸,是可以思考的没有边界的净土,是最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放心的安睡地。

香香的,柔软的,让人陶醉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