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小鳥!為了家園和異性?

進攻,小鳥!為了家園和異性?

小型鳥類對大型掠食鳥類的一些圍攻行為,有可能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爭取異性。

進攻,小鳥!為了家園和異性?

一隻扇尾鶲攻擊澳洲渡鴉的情景

大多數生物學家認為小型鳥類圍攻大型掠食鳥類是為了保護它們的鳥巢和雛鳥。

你見過一群小鳥圍攻一隻體型大得多的鳥嗎?不論是山雀、知更鳥還是烏鴉,都曾被報道過它們成群地圍攻一隻貓頭鷹的報道。小型鳥類的這種行為被稱為圍攻(Mobing);有生物學家認為這是一種被捕食動物抵禦潛在掠食動物的謀略——弱者聯合起來反抗強者,就像聖經裡描述的大衛殺死巨人歌利亞的事蹟。

進攻,小鳥!為了家園和異性?


大衛殺死巨人歌利亞

但按照一篇發表在《行為生物學和社會生物學》期刊上的論文,小型鳥類對大型掠食鳥類的圍攻行為有可能並非如此。在自然界,小型鳥類和掠食鳥類的關係並不是人類世界中的被壓迫者和壓迫者的關係。研究人員通過放置假貓頭鷹來觀察小型鳥類的反應,發現這些參與圍攻的小型鳥類可能不是人們所想的英雄。實際上,一些參與圍攻的小型鳥類只是裝裝樣子而已。

進攻,小鳥!為了家園和異性?

多隻烏鴉在空中圍攻一隻貓頭鷹

我們要記住這一點:生物進化不僅是為了生存,還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記住了這個概念,我們就能理解小型鳥類對大型掠食鳥類的圍攻行為可能不是為了生存,有可能與孔雀開屏的行為類——通過嚇退掠食鳥類來向異性展示自己優秀的基因。

為了引發小型鳥類的圍攻行為,研究人員在巴西東南部的叢林裡,將大小與兩種貓頭鷹一樣的模型放在了野生鳥類的中間,並用一個喇叭來播放這兩種貓頭鷹的叫聲。庫尼亞他們穿著偽裝服藏在灌木叢中,以便近距離觀察小型鳥類的對這兩個貓頭鷹模型的反應。

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樹林各種鳥類都飛來圍攻這兩隻“貓頭鷹”,一共有79種鳥類。研究人員辨別出來的鳥類包括:蜂鳥、捕蠅鳥、唐納雀等,這些鳥類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共生關係,而且繁殖方式和群體關係也不盡相同。為了解開小型鳥類圍攻和選擇異性的謎團,研究人員選出其中的19種鳥類進行研究,這些鳥類的羽毛顏色是雌雄兩性明顯不同。

在這19種鳥類之中,大部分進行圍攻的鳥類都是處於求偶期的雄鳥。研究人員記錄了165只參與圍攻的小型鳥,三分之二是雄鳥;更有意思的是,當雌鳥出現在圍攻“貓頭鷹”的現場時(它們有些參與圍攻,有些只是來看熱鬧),雄鳥對“貓頭鷹”的進攻就更加激烈——雄鳥會盡可能地飛到“貓頭鷹”面前,甚至直接攻擊貓頭鷹,而不是在距離貓頭鷹一定距離的地方樹立胸前的羽毛或者發出尖叫。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研究人員故意製作了兩隻假貓頭鷹:鵂鶹和穴鴞,這兩隻貓頭鷹的捕食對象不同;鵂鶹的捕食對象是通常是小型鳥類,而穴鴞的主要捕食對象是昆蟲和節肢動物,只是偶爾才會捕食其他鳥類。

早期的研究表明:鳥類在感受到掠食動物的危險後,它們很有可能圍攻掠食動物,而對掠食動物進行圍攻的鳥類通常都會被掠食動物吃掉,這就強化了這些被吃掉的鳥的烈士形象,它們是為了自己的種族而獻身。庫尼亞及其同事的觀測結果卻與這一結論完全不同:就總體而言,巴西東南部的小型鳥類總是對“穴鴞”發起猛烈攻擊,它們大多數是雄鳥,我們要記住這一點:穴鴞捕食它們的可能性比鵂鶹低很多。

庫尼亞是蘇黎世大學生物學家,也是該論文作者之一,他表示:“像孔雀尾巴這樣的昂貴身體部分可能不僅是用來裝飾,小型鳥類的這種危險行為透露的關鍵信息可能與爭取異性伴侶有關,可以看作是一種對異性忠實的信息。科學家懷疑小型鳥類的圍攻行為可能與顯示自身健康狀況相關;雖然如此,我們的研究是首次對這種假設進行經驗測試。”

研究人員將此行為稱為“有計劃的冒險”:這些雄鳥通過冒險來展現男子氣概,但這種冒險又無需冒著生命危險。有可能這是雄鳥的一種展示自己高超技能的方式,這些技能可以用來尋找食物或者保衛巢穴。事實到底是怎樣?研究人員還在對此進行研究。庫尼亞希望通過下一個實驗來弄清楚雌鳥是否會選擇那些在圍攻中表現最英勇的雄鳥。如果情況真是如此,那麼就能確認鳥類圍攻掠食動物的場合就是雌鳥挑選異性的地方。

迄今為止,我們還是能發現這樣的現象:不是所有的鳥類圍攻掠食動物的行為都是為了選擇異性,還有很多情況下,小型鳥類必須聯合起來攻擊大型掠食動物,從而共同保護自己的雛鳥。庫尼亞的研究卻表明:鳥類至少有和人類類似的地方——在危險來臨時,有些小鳥稱得上是真正的英雄,有些小鳥只是為了贏得異性的青睞,還有一些小鳥只會虛張聲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