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得益于地铁的开通和布局,好多人居板块“咸鱼翻身”,一跃变成“网红板块”,九堡、滨江、临平、彭埠、下沙……

而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各大新型商圈已经形成,市中心版图正在逐渐扩大。

时光退到十几年前,鲜有人料想到啊~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曾为买了下沙的房子后悔

地铁“盘活”了社交困境

钟淇是在2009年搬到下沙沿江板块的,入住野风海天城。

刚搬家的时候,朋友们都说她“作”,好好的市中心不住,非要去那么偏远的地方。

“我工作的地方在和平广场,一开始租住在绍兴路旁的城中村,几步路就到了,那时候租金可便宜了。”

2008年,钟淇打算买房。

朋友们劝她在打铁关附近找房子,可她偏偏看上了下沙。

“那时候,下沙房价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还是大户型、有电梯的新房子。城里都快两万了,又只能二手房。而且当时下沙的地铁已经在建设中了。”

等房子装修好搬家时,地铁尚未通车。钟淇经过一段时间的公交车出行,顿感后悔。

她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从公司步行到和平广场公交站,乘坐347路公交车到艮山门东站,然后步行到市公交集团公交站换乘B1快速公交车到家,全程起码要花两个小时。

“最惨”的是,347路的末班车是在晚上8点,如果碰到加班,赶不上末班车,就只能打车了,钱包的“痛苦”可想而知。

“而且当时下沙周边真的没啥配套,没有综合体、没有菜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朋友都懒得过来玩。但是我一下班就要赶回家,不然没车了,这导致我那几年几乎都没有什么社交活动。”

转变从2012年开始。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杭州地铁开通后的首个早高峰。

2012年11月,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钟淇每天下班只需步行15分钟左右,到地铁1号线打铁关站,坐上地铁半小时后,便可以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返回下沙的家。

对于钟淇来说,地铁不仅直接连接她的居住场所和工作单位,还重新“盘活”了她的社交活动。

坐20分钟地铁,就能去一趟万象城;坐地铁到庆春广场站,前脚刚出地铁闸门,后脚就迈入了杭州大厦501,外面就算大风大雨也压根不用担心;地铁出行到凤起路站,换上装备可以来场西湖夜跑,换下装备可以去嘉里中心吃顿大餐、看个电影。

“而且现在的下沙,也大不一样,有龙湖天街、星光大道、福雷德广场等好多商业街、综合体,配套多、人气旺、生活方便,热闹程度一点都不比市中心差。”钟淇说。

地铁把客流送往城市各个方向

各副城入住率节节攀升

地铁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与生活习惯,从各个站点的客流量变化也能梳理出来——杭州城市化进程的版图,早已悄悄发生了改变。

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批30个车站(不含火车东站站与下沙延伸段)开通,当时日均客流量在14.5万人次左右。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目前杭州地铁运营线路

到2018年1月9日,4号线一期南段(近江-浦沿站)通车,杭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到117.6公里,1号线、2号线、4号线全线网日均客流达到150万人次左右,翻了十倍。

其中,换乘站的客流量改变最为明显。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地铁站点流量变化 制图 高薇

同为1、4号线换乘站彭埠站可谓是“逆袭王”,最早日均600人次的客流量,在最近一个月已经达到7.8万人次。

1、4、6号线换乘站火车东站站,是在2013年6月底通车的,当年7月1日就创下2万6的高客流量。如今,平常日均客流保持在10万人次左右,遇到节假日,最高达到过单日近30万人次。等6号线开通,客流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就连各个副城的入住率节节攀升,也能从地铁客流量中表现出来。

例如,临平站从开通初期的日均5000人次,变为如今的日均2.4万人次;江陵路站也从日均5000多人次,升至3.6万人次,等到6号线开通,还会更高;乔司站的日均客流,甚至都超过了位于市中心环北小商品市场附近的中河北路站。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人潮拥挤的龙翔桥地铁站。

杭州地铁集团预测,将来,2、5号线换乘的三坝站;4、6号线换乘的中医药大学站;4、7号线换乘的市民中心站;1、3号线换乘的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站等,都极有可能形成人气极旺的新“大客流站”。

TOD模式方兴未艾

将助推杭州发展“小笼包”

从各个地铁站点目前的客流量,就能看出杭州市中心从“摊大饼”到“小笼包”的变化。

杭州,已经从原先的单一商圈,发展成以一个中心商圈为主、多个区域型商业中心为辅的多商圈格局。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而且,大部分区域性商圈都紧紧围绕着地铁站点,辐射周边。

比如,以地铁城星路站、市民中心站等向外辐射的钱江新城商圈;以地铁滨江站、滨和路站向外辐射的滨江商圈;以地铁九堡站、九堡东站向外辐射的九堡商圈;以地铁金沙湖站、高沙路站等为中心的下沙商圈等等。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业内人士认为,杭州商业的多极化发展与邻居上海是非常类似的。

上海从最早的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等几个老牌的市中心核心商圈,到今天慢慢发展出了中山公园、五角场、徐汇滨江等次级商圈,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不亚于市中心的消费选择与购物体验。

这种“多点化”的商圈布局,是一座城市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有效提升的直观表现。

而杭州几大副城(滨江、彭埠、临平、下沙)区域内地铁客流量的大大上升,同样验证了城市中心人口正在分流,周边各处已形成新商圈、新聚集地。

伴随住宅的外向发展与轨道交通的接驳,还会有更多区域型的次级商业中心出现。

例如钱江新城、大城西板块、滨江区及临平副城,商业都在竞相发展与完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这种“开发模式紧随城市轨道交通走势”,注重土地的高效利用和集约化开发,以公共交通与其所聚集的人群流量、衍生的大型居住区与商业区共同构成一个循环的有机系统。

有一个专业名词,叫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这也是风靡世界的城市建设趋势。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如今,世界各大都会正成为TOD模式的舞台, 如香港九龙塘、纽约曼哈顿、东京涩谷等,依靠轨道交通和都市公交系统,成功集成了众多TOD项目,有力推动了城市产业与人口协同发展。

杭州的轨道交通建设,也已经迎来了发展高峰期。

女子下沙买房苦不堪言 3年后神逆转!再过4年幕后推手让人吃惊

杭州地铁至2022亚运会前的线路

至2022亚运会之前,杭州将建成10条地铁线、2条城际线,里程达到446公里。

依托轨道交通发展,TOD模式也将在杭州“国际一流城市”建设进程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杭州一个个“小笼包”的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