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疯涨破700 新一轮煤电角力开始:煤电10年“顶牛”背后

文/财经杂坛

煤价疯涨破700 新一轮煤电角力开始:煤电10年“顶牛”背后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好像一直在坐着跷跷板:当一家繁荣时,另一家就会叫苦连天,这种神秘巧合就好似它们的宿命一般。

近日,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6月8日最新一期CCI5500综合指数报573元/吨,较5月4日上调4元/吨,涨幅为0.7%。CCI5500动力煤价格报701元/吨,较5月同期上调89元/吨,涨幅为14.5%。这是该价格自今年3月煤市进入淡季以来首次突破700元/吨大关。此价格已经远超国家发改委早前设定的煤价红色预警线。

与此同时,受工业用电需求增加和高温天气影响,5月份全社会发电量继续呈现较快增长,5月份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加9.8%,增速较上月上升2.9个pct,1-5月累计同比增速8.5%,较1-4月上升0.8个pct。5月份火电产量同比增加10.3%,较上月加快3.0个pct,创2017年8月以来最高增速,1-5月累计同比增速8.1%,较1-4月上升1.0个pct,电煤需求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煤价疯涨破700 新一轮煤电角力开始:煤电10年“顶牛”背后

这就又形成了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尴尬处境:煤炭企业大呼“过瘾”时,电力企业或已不堪高煤价重负。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表示,2016年,煤电企业利润出现断崖式下跌,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利润同比下降68.6%;2017年,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显现,燃煤发电企业或面临全面亏损。

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矛盾已非什么秘密。早在2008年底召开的2009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由“煤炭订货会”改名而来)上,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企业针锋相对,前后130元/吨的价差成为双方难以跨越的鸿沟。2008年,煤电谈判首次出现了谈崩的局面。数据显示,2008年火电行业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利润总额为-392亿元。

煤价疯涨破700 新一轮煤电角力开始:煤电10年“顶牛”背后

此后相关部门在煤炭和电力企业斡旋,最终,从2009年开始终结了“煤炭订货会”,并鼓励签订长期合同。

但意外的是,刚刚过去的2017年,四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亏损402亿元,亏损面达60%左右,这相比十年前的全行业亏损有过之而无不及。

煤炭和电力企业之间的这种跷跷板效应难道就无解药?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对此早有动作只是收效难说明显。最被业界公认的是煤电联动。2004年,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下,原则上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其中煤价涨幅的70%由电价来补偿,其余30%由发电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承担;如变化幅度不到5%,则下一周期累计计算,直到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进行电价调整。

煤价疯涨破700 新一轮煤电角力开始:煤电10年“顶牛”背后

在煤电联动政策诞生之后的2005年5月,首次煤电联动便被触发,电价上调了0.0252元。但在接下来的2005年11月,尽管煤价满足了联动条件,但最终电价却没有做出调整。第二次煤电联动则是2006年6月,电价上调0.0249元。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煤电联动却存在联动不及时和联动幅度不到位等问题,在煤价高企时电力企业时时陷入亏损困境。资料显示,2008-2011年,彼时的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分别实现利润总额-400亿元、-63亿元、-137亿元、-312亿元,直到2012年煤炭价格下行,其火电业务才开始实现盈利。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煤电联动是机制,改变煤电两大行业间长期顶牛的根本办法,是煤电联营和一体化重组,这是深入体制层面的改革。

最新一轮对煤电顶牛的解决方法是煤电联营——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相互参股、并购重组。比如,2017年8月28日,国资委宣布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价疯涨破700 新一轮煤电角力开始:煤电10年“顶牛”背后

理论上,煤电联营可以降低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各自的风险,实现两者之间的互保。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抵抗市场风险,获得比较稳定的煤炭供应;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此举同样可以获得可靠的煤炭销路。

但实际效果到底有多明显,会不会产生新的角力?这些问题都尚待时间来检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