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廠大火致6人死亡!整改不力的企業該關的要馬上關,該停的要馬上停!

包装厂大火致6人死亡!整改不力的企业该关的要马上关,该停的要马上停!

2018年6月16日23時20分,蘇州市公安局虎丘分局(蘇州高新區分局)通報,6月16日16時18分許,蘇州市虎丘區嵩山路206號世好包裝公司廠房發生火災。

包装厂大火致6人死亡!整改不力的企业该关的要马上关,该停的要马上停!

接報後,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安、消防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救援處置。至17時40分,現場明火被撲滅。經全力搜救,發現6人死亡

包装厂大火致6人死亡!整改不力的企业该关的要马上关,该停的要马上停!

6月17日下午,蘇州市召開消防和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在會上通報蘇州高新區“6·16”火災事故情況時表示,對發生事故和重大隱患整改不力的企業要實行“零容忍”,一律

列入失信企業管理,該關的要馬上關,該停的要馬上停。對因消防和安全生產工作責任不落實、整改不到位而導致事故發生的,要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以從嚴考核倒逼責任落實。

附:社會單位火災應急處置規程

一、術語和定義

社會單位:指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等。

火災應急處置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處置,最大程度減少火災事故及其造成的損害,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部門:社會單位根據經營或管理需要,為完成規定任務而設置的有權管轄一個或多個特定領域事務的內部機構。

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包括容易發生火災的部位和一旦發生火災可能嚴重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以及對消防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部位。

火災應急處置演練: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依據火災應急處置預案而模擬開展的應急處置活動。

第一梯隊:由起火部位附近的當班員工組成的,能在第一時間內形成的滅火救援力量,分為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和通訊聯絡組。

第二梯隊:由不在起火部位的所有當班員工組成的,火災確定後能及時形成的滅火增援力量,分為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和通訊聯絡組。

微型消防站:依託單位志願消防隊,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擔負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災應急處置等具體工作的專門組織。

二、火災應急處置職責

社會單位(以下簡稱單位)應建立健全火災應急處置機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全員化、崗位化。

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全面負責單位火災應急處置工作,履行公安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之前的指揮職責,啟動單位總體預案,組織對各部門、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預案編制、培訓和演練情況進行考核。

各部門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本部門火災應急處置工作,履行本部門初起火災應急處置指揮職責,根據本部門實際情況制定部門預案,對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制定重點部位預案,每月組織開展培訓和演練。

消防控制室是火災應急處置的指揮中心,值班員應履行以下火災應急處置職責:

a)負責消防控制室設備的操作與監控;

b)接到火警信號立即確認,按照單位火災應急處置程序進行處置;

c)接到故障信號立即確認,消防設施故障應及時排除;

d)做到三熟悉三對照,熟悉消防控制室設備、熟悉應急處置程序、熟悉各崗位通信方式,做到報警信號和起火部位對照、崗位人員和職責分工對照、崗位人員和電話號碼對照。

各崗位員工應履行以下火災應急處置職責:

a)積極參加單位和部門火災應急處置培訓和演練;

b)做到四懂四會,懂崗位火災危險性、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懂撲救火災的方法、懂逃生疏散的方法,會使用消防器材、會報火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疏散逃生;

c)在火災應急處置或演練中,起火部位附近崗位員工形成第一梯隊,不在起火部位的所有當班員工形成第二梯隊,負責撲救初起火災、疏散引導人員和通訊聯絡等,各類工作人員不足50人的可成立一個梯隊。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建立微型消防站,隊員應履行以下火災應急處置職責:

a)熟悉單位消防設施情況,熟練掌握消防器材性能和操作方法,參加消防專業技能訓練;

b)熟悉火災應急處置預案,開展培訓和演練;

c)負責撲救初起火災,接到火警通知後及時趕赴火災現場;

d)做到三有三能,有滅火技能、有職責分工、有專業裝備,能使用消防設施器材滅火、能疏散引導人員、能與公安消防隊聯動。

三、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1、設有消防控制室的單位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接到火災報警信號後,5秒內,1號值班員應通過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圖確定報警點所對應的具體部位,2號值班員應通過對講機、固定電話、手機等方式,通知報警部位最近員工核實火情。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接到員工確警信息後:

——1號值班員應確認消防聯動控制設備處於自動狀態,若處於手動狀態,應立即調整到自動狀態,並監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防火門及防火捲簾系統、電梯、消防應急廣播系統、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等運行狀態。若消防水泵、防煙風機和排煙風機未聯動開啟,應使用手動控制裝置直接啟動。消防應急廣播系統應在確認火災後向全樓廣播,若未聯動開啟,應使用傳聲器向全樓廣播,告知發生火災的具體部位、疏散方式等,通知樓內人員疏散。

——2號值班員應通過對講機、固定電話、手機等方式立即通知第二梯隊人員和微型消防站隊員,通知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歸口管理部門負責人、起火區域部門負責人或單位當日行政值班負責人。同時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報警時應詳細說明發生火災的單位名稱、具體地點、起火部位、燃燒物質、火勢情況和聯繫方式等。

第一梯隊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報警部位最近員工接到控制室核實火情的通知後,5秒內到報警部位進行核實,確認火災後,應通過對講機、固定電話、手機等方式向控制室反饋火情,說明火災的準確部位、燃燒物質和火勢情況等。若起火點附近設有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或消防專用電話,應按下報警按鈕或使用消防專用電話確認火情。

報警部位最近員工向控制室反饋火情的同時,應大聲呼喊,通知起火部位附近人員。30秒內附近員工應形成第一梯隊。滅火行動組人員使用最近的滅火器撲救火災。疏散引導組人員攜帶熒光棒等工具到最近的安全出口處,引導起火區域人員通過樓梯間疏散到安全地帶。若所在區域設有房間,疏散引導組人員應逐房間疏散人員,並對人員疏散完畢的房間進行標記。

第二梯隊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第二梯隊人員和微型消防站隊員接到控制室通知或聽到火災警報、消防應急廣播後,60秒內應攜帶滅火器材到達起火區域。

滅火行動組應使用滅火器和室內消火栓滅火,疏散引導組應配合第一梯隊疏散人員,通訊聯絡組應及時向控制室反饋現場情況。

對於距起火部位較遠的微型消防站,隊員可在3分鐘內到達起火區域。

單位負責人及其它人員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歸口管理部門負責人、起火區域部門負責人或單位當日行政值班負責人應在接到通知後3分鐘內到達消防控制室或起火區域,履行火災現場指揮職責。

若火災得到有效處置,應清點人員、清理現場。

若火勢擴大,應立即啟動單位綜合預案,調集單位醫療救護組、後勤保障組、現場警戒組人員到場處置。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行動障礙人員的防護、救護,並疏散、轉移人員。現場警戒組負責在起火建築物的出入口設立警示標誌,維持好建築物外圍秩序,為公安消防隊到場滅火創造有利條件。後勤保障組負責滅火救援物資的供應及保障。

2、未設消防控制室的單位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第一梯隊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起火部位最近員工確認火情後,應大聲呼喊,通知起火部位附近人員,30秒內附近員工應形成第一梯隊。

滅火行動組人員使用最近的滅火器撲救火災。

疏散引導組人員攜帶熒光棒等工具到最近的安全出口處,引導起火區域人員通過樓梯間疏散到安全地帶。若所在區域設有房間,疏散引導組人員應逐個房間疏散人員,並對人員疏散完畢的房間進行標記。

通訊聯絡組應立即通過對講機、固定電話、手機等方式通知第二梯隊人員和微型消防站隊員,通知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歸口管理部門負責人、起火區域部門負責人或單位當日行政值班負責人。同時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報警時應詳細說明發生火災的單位名稱、具體地點、起火部位、燃燒物質、火勢情況和聯繫方式等。

第二梯隊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第二梯隊人員和微型消防站隊員接到通知後,60秒內應攜帶滅火器材到達起火區域。

滅火行動組應使用滅火器和室內消火栓滅火,疏散引導組應配合第一梯隊疏散人員,通訊聯絡組應及時向指揮員反饋現場情況。

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歸口管理部門負責人、起火區域部門負責人或單位當日行政值班負責人應在接到通知後3分鐘內到達起火區域,履行火災現場指揮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