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對高PB的看法

格雷厄姆對高PB的看法

以下內容摘自《聰明的投資者》一書第4版

我們將建議我們的讀者,只買那些價格不高於其有形資產價值太多的股票,並以此作為我們的第一項要求。這種看上去有些過時的建議,是出於實用和心理兩方面的考慮。經驗告訴我們,儘管有許多成長性突出的企業的價值數倍於其淨資產,但這種股票的買家會過分地受制於股票市場的變化和波動。與此相反,那些以大致接近淨資產價值買進----------比如說公共事業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則總是可以把自己視為穩健和成長企業的權益擁有者,而不管股票市場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這種保守策略的最終效果,可能會超過極其興奮地涉足於預期增長十分看好的危險行業所獲得的結果。(P6)

最近幾十年股市的發展,使得一般的投資者更依賴於股票行市的變化,而不像以前那樣,大多數人把自己僅僅看做企業的一個所有者。原因在於,當他有可能集中購買某成功企業的股票時,該企業的股價幾乎總是會高於其淨資產價值(或賬面價值,“表內價值”)。在支付這些市場溢價的同時,投資者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因為他必須依靠股市本身來證明自己投資的合理性。(P152)

超過賬面值的溢價越大,決定公司內在價值的基礎就越不穩定---------這種“價值”就更加取決於股市的情緒和容量的變化。這樣,我們最終面臨一個悖論:公司做得越成功,其股價的波動可能會越大。這實際上意味著,從根本上講,普通股的質量越好,其投機的可能性越大。(P152)

如果投資者特別關注自己的股票組合的選擇,那麼他最好集中購買售價能較好地接近於公司有形資產價值的股票----------比如,高於有形資產價值的部分不超過三分之一。從邏輯上講,這樣的(或更低的)購買價,應該看成是與公司資產負債相關聯的,而且也可以看成是具有獨立於市場價格波動的理由或基礎的。超出賬面值的相關溢價,可以看成是為了獲得上市交易及相應的流動性的好處而額外支付的一筆費用(我的點評:格雷厄姆的意思就是,投資者購買股票,最好把自已當成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東,購買價最好在淨資產附近,溢價只是因為公司上市所帶來的流動性變好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這意味著,溢價越大受股市波動的影響就越大)。(P153)

與高價(相對於利潤和有形資產價值而言)購買股票的人相比,以這種賬面價值為基礎而建立股票組合的投資者,可以以更加獨立和超然的態度來看待股市的波動。只要所持有股票的盈利能力令人滿意,他就可以儘可能不去關注股市的變幻莫測。(P154)

就我們自身的態度和本職工作而言,我們始終致力於定量法。從一開始,我們就要確保我們的投資能夠以具體的、可靠的形式獲得豐厚的價值。我們不願意以未來的前景和承諾,來補償眼下價值的不足。(我的點評;格雷厄姆的這句話雖然不針對高PB,但態度鮮明的表明,我們是定量分析投資者,關注的是當下的價值,而不預測未來,所以說格老是價值股的主張者,他極力迴避成長股,這是他非常保守的性格所決定的。他選擇低PE和低PB就是認為未來不可測,要以非常理性保守的價格購買股票,以防未來的不測。另外定性分析容易加入個人樂觀情緒而遭致災難性後果!因為定量分析客觀事實的成分多一些,而定性分析主觀判斷的成分更多)。(P280)

我的感言:我為什麼推崇格雷厄姆,因為他偉大!格雷厄姆對投資界的偉大貢獻就在於以下三個方面:1、安全邊際,2、市場先生,3、股票是企業的許多細小的組成部分。在這之前,股票被人認為就是賭博。格雷厄姆指出,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當投資變得像經營企業一樣時,那就是最明智的投資”,這是多麼新穎的思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