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於高唐南鎮的這棵300多歲古槐成鄉愁“活化石” 遭受過槍林彈雨 中空仍枝繁葉茂

在高唐縣姜店鎮南鎮北街村的南北大道東側路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槐樹,粗大、斑駁的樹幹引人注目——路過這裡的人,視線都離不開它。據瞭解,這棵槐樹的樹齡已有300多年之久。

據瞭解,此樹曾遭受過槍林彈雨,樹幹上的很多洞便是子彈眼,雖已中空,但不妨礙它開枝散葉,長成當地村民留住鄉愁的“活化石”。

如今,村裡打算將這棵古槐保護起來,不過需要村民搬遷才能騰出地方,所以相關保護措施目前暫時還無法落實。

栽於何時無人知曉

進入該村,遠遠就能看到這棵古槐,枝繁葉茂,冠蓋如雲。

走近看,古槐鬱鬱蔥蔥,樹幹粗大,北面在離地面一米處的地方有一些小棗大小的洞,很密集,旁邊有兩個錯開的橢圓形的大洞,伸樹枝探進去,很深,表明樹幹已經空心。張建林讓附近一位村民拿來一把卷尺,經現場測量,古樹樹幹圍長2.54米。張建林介紹說,10多年前曾測量過,當時樹高12.5米,樹幹高4米。

微風吹來,樹葉簌簌作響,樹下一片陰涼。幾位老人正坐在樹下乘涼,其中一位老大娘已80多歲。她說,從記事起,她就知道有這棵槐樹,至於是什麼年代種下的,已沒人知曉。

“小時候和小夥伴們曾往這棵大樹上爬。”今年74歲的張建林回憶,附近一戶人家的老人活了80多歲,至今去世70多年,就連這位老人也不瞭解這棵樹的成長曆史。

雖然沒有文字資料能證實這棵大槐樹的確切年齡,但村裡八九十歲的老人都認為,這是一棵古槐,至少也有300年的歷史了。

如今,這棵樹成為村裡一道最亮麗的風景。村裡人像以前一樣,夏天在樹下納涼,老人們在樹下下棋,女人們做做針線活兒,孩子們在樹蔭下玩耍,這個位於徒駭河畔、遠離都市的小村子,其樂融融,一派祥和。而隨著創森工作的推進,這裡的生態底色將會越來越濃郁,環境越來越宜居,越來越美不勝收。

曾經遭遇槍林彈雨

此樹曾遭受過槍林彈雨,樹幹上的很多洞便是子彈眼。

村裡的老人說,聽祖輩講,在1937年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大集,日軍170多人衝進南鎮,燒殺搶掠,夜晚住在南北長街中間和兩端的三家民宅中。半夜,南鎮抗日自衛隊摸進位於中間的日軍駐地,消滅了日軍10多人。鎮兩端的日軍聞聲應戰。黑夜裡,南北的日軍對射,直到天亮才發覺是“自殺”,共死亡40餘人。交戰中,大槐樹兩面受敵,傷痕累累,至今仍有子彈頭留在裡面。

《高唐考古與遺存》一書中記載:“這株明植國槐,雖多處中彈仍巍然矗立。天長日久,多處彈傷已癒合,但仍能尋出中彈痕跡。”

南鎮位於高唐縣境南部,南與茌平縣為鄰,2010年6月撤鄉歸入姜店鎮。徒駭河自南向北流經境內。資料顯示,南鎮春秋時為齊國靈丘邑,漢置靈縣,南北朝改稱零縣,周改為靈泉縣。《魏志》作零縣,唐稱靈泉縣,宋金改稱靈城鎮,明清稱南劉鎮。1912年至今名為南鎮。

該村農曆逢二、七設集,是高唐南部重要的農貿市場。上世紀90年代,這裡曾是魯西北大蔥之鄉,與唐山、天津、保定三大蔬菜市場建立起穩固的供銷關係,形成了健全貫通的科技銷售服務網絡。時至今日,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洗禮,這棵身經槍林彈雨、目睹日寇血洗南鎮的國槐,仍蛟龍般蒼勁挺拔,根深葉茂地生長著。

張建林介紹,這棵古樹就是歷史的見證,是活歷史。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村民,特別是走出村莊到外地工作的人們,談起家鄉的老槐樹,無不津津樂道、充滿嚮往。

“我們村雖然拆拆建建,村容村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但這棵古槐始終矗立在這裡,見證著我們村子的變遷。一年四季,附近的村民在樹下閒坐娛樂、談笑風生,老人們給孫輩談論古樹的光榮歷史。樹在,村子就在,歷史就在,文化就在。”一名殷姓村民說。

已成村民精神寄託

站在樹下仰望,這棵古槐的斷枝歷歷在目,諸多枯枝掩於綠葉之間,但蓬蓬勃勃,生機一片。

如今,這棵古槐在村民心中,已不僅僅是一棵樹了,更是一個精神寄託。

“古槐在我們這一代人心裡,除了精神的寄託,還像是一個老朋友,一個小時候朝夕相處的夥伴,很有感情。”所以,張建林認為,這棵古槐,對村裡人像生命一樣重要,這也是村裡要好好保護它的原因。

前些年,政府支持村裡的建設,給村裡的路面實施了硬化。隨著路面的修整,古槐周圍也是越墊越高,至今已有半米樹幹埋在了地下,但它盤根錯節,根卻在地下伸出很遠。

為了保護這棵古槐,村裡打算給它加上圍欄、樹池等,對其周邊進行綠化提升,種上其他一些花木,並增加座椅等設施,建成一個小廣場或公園,給村民提供一處休憩之所,納涼、健身、觀景等功能也都可在此實現。

然而,古槐周圍有3戶人家,加上過道狹窄,只能通行一輛電動三輪車,致使古槐最基本的保護也無法實現。縣、鎮有關部門也曾到現場查看過,但唯一的辦法是將村民遷到其他地方,可相關費用卻不是個小數目,一時也難以解決。

張建林表示,村民以種糧食為主,農閒時外出打工,雖然部分土地已經流轉,但村裡沒有集體收入,也沒有相關產業。不過,他認為,古槐跟村民毗鄰而居,歷經悠悠歲月,為幾代人遮風擋雨,村裡會積極想辦法對其進行妥善保護,讓它繼續作為一個鄉村難得的歷史見證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