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鱼雷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位院士功不可没

去年6月底,国防部网站发布我国先进鱼雷,即鱼-8火箭助推鱼雷的高清大图,当时网友们纷纷称赞,说我国鱼雷终于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让中国鱼雷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位院士功不可没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鱼雷就已经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而这一成果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俊贤。

让中国鱼雷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位院士功不可没

说来也巧,此人原本是搞火箭推进剂的,后来却与鱼雷推进剂结缘。这事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说起,当时中国海军服役的某型热动力鱼雷以煤油、压缩空气为推进剂,由于推进剂能量低,技术指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1973年9月,上级向李俊贤所在的黎明化工研究所下达了研制性能指标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鱼雷推进剂任务,这种推进剂代号为796燃料。 1975年7月,黎明化工研究所用硝酸酯配成的796燃料完成研制。虽然实验室研究取得成功,但工业化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部门提出,可先进行过渡型号的鱼雷推进剂研制。

让中国鱼雷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位院士功不可没

“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还是要生产796燃料,延误工期我负责!”李俊贤在一次专门会议上大胆拍板。李俊贤深知,推进剂性能对新一代装备影响巨大,一旦使用性能改进不大的过渡型推进剂,中国鱼雷不知何时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796燃料项目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这一成果,为国家避免了过渡性型号鱼雷的研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把我国先进鱼雷研制的时间表提前了3年。从此,796燃料成为我国重要的鱼雷推进剂,已用于我国多种型号热动力鱼雷,增强了保卫祖国万里海域的国防实力。

更让人动容的是,如今已90岁高龄的李俊贤,执意把自己省吃俭用的3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创新基金和帮扶基金。老一辈的奉献精神,确实值得当今的年青人学习学习再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