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黃河大俠》
龐大的山河背景, 精巧的人物對比設計, 必然讓這部《黃河大俠》成為不朽之作。 自古以來最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俠”,以及大俠本身需要具備的條件和素養,在本片中被完整還原了出來,足以作為教科書似的人物,既是對古代文人理想中的形象高度概括和提煉,也是對所謂“俠”樹立了最高規格最古典的範本。
9、《斷喉劍》
斷喉而起,斷喉而終,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動作設計、特效確實一般。放在88年的環境下看,卻是相當驚豔了。最大的亮點是服裝與場景,那種質感,真是那個時代的味道,演員表演內斂,比現在的浮誇要好,向歷史致敬。
8、《險惡江湖逍遙劍》
劇情非常出彩,環環相扣,邏輯嚴密,只是畫面略顯粗糙,剪輯有些問題,但是在人物造型方面很下工夫。很多長鏡頭非常有氣質,而且孫晨曦青春年少、純潔、美麗,這已經能夠彌補所有的不足了。記錄著對那個時代電影的回憶。
7、《大醉俠》
鄭佩佩,那時的她實在是標準美人,不施粉黛的乾淨異常的臉,一雙漆黑的眸子,英氣逼人,不扭捏,冷豔,令人凝神摒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開頭那段金燕子在客棧,以一敵十的肅殺場面。敵我之間的對話、沉默、音樂,已經把大戰前氣氛調節到高潮。這也應該是武俠片的典範,與最為經典的場景之一。
6、《獨臂刀》
香港電影的開山之作,這部電影的好處在後半小時,更難得的是清楚的層次,鋪到後面簡直有一種莊嚴感。武打招式,這一部更是精巧勝過姜大衛那部《新獨臂刀》。
5、《蝶變》
《蝶變》在香港武俠史上對空間的開拓,意義是無可估量的。從固定鏡頭靈活武打到靈活鏡頭庸俗武打,空間得到極大的釋放。這對於後來武俠片中人物飛躍,等等瞬間在空間上構成位移的移動手法和構思都有很大的啟發。
4、《鐵馬騮》
情節老套,但是這部電影主要看的是動作設計,雖然威亞吊的有點多,功夫有點浮誇,但是打的真好看。黃麒英和黃飛鴻的無影腳,還有雨傘打法,於榮光的棍法和鐵鞭,任世官的流雲飛袖,打起來都很好看。最後的決戰就是火燒木樁陣,看的挺過癮的,這個絕對是功夫電影的一個標誌。
3、《名劍》
1980年的電影,鄭少秋主演,打鬥場景與當下無異,特別是是電影的配音和畫風,簡直是開時代之先,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居然還是導演的處女作。38年前的電影,竟然如此前衛。
2、《遊俠兒》
《遊俠兒》的年代是1970,姜大衛23歲。在張徹眾多弟子中,最有靈氣甚至邪魅就是姜大衛,唯一有靈氣甚至邪魅的也是姜大衛,他沒有傳統大漢勇夫的體魄。正是其獨有的靈動,讓他獨樹一幟,秒了許多女觀眾,它屬於遊俠兒。
1、《報仇》
提到姜大為,怎麼能不提狄龍,同樣是1970年的電影,這部電影基本上就是給姜大衛和狄龍獨身訂造的,從一出場到最後,從服裝到造型到武打,姜大衛因飾演關小樓一角,更是成為香港首位榮獲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的演員。 一個83年的朋友說,90後竟然有人知道姜大衛,我說,花痴無年界,只是,還有多少人知道,那個tvb裡總演爸爸的爺爺,年輕時曾有過多麼大的輝煌。
閱讀更多 魏停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