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陽文治寨

恩阳文治寨

在巴城之西十七公里,位於今恩陽古鎮老場後山。寨於清同治、光緒年間先後四次購地,逐次擴建而成。其寨三面峭壁如削,前臨恩陽鎮,後接馬鞍山,寨前建有重關,唯一徑可入。入寨處壘以石牆,設以石門,門前鑿巨池以護之。

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地理條件算是天險之區了,因而文治寨就成了古恩陽鎮的重要屏障之一。清代恩陽舉人李本善在《文治寨買山記》中就詳細描述了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軍事上的重要作用:“以天馬為屏障,以回龍為護衛,聯三峰為犄角,結五桂為聲援。”[1]

1984年,恩陽鎮將文治寨建成公園。園內擴築水池一口,池上架石拱橋兩座。又建七層八角飛虹亭一座,登臨可以俯瞰古鎮全貌。寨左臨崖處,新建展覽室和紅軍石刻標語碑林,佔地110餘平方米。寨中闢有橘園、竹林、娛樂室等。

01

文治寨與張文治

文治寨屬古恩陽的十八關寨之一,這是古人從地理環境和冷兵器時代的軍事作用上來權衡定義的。而文治寨山腰的龍隱洞,其“龍隱乘雷”作為古恩陽的十八景觀之一,則是以積極教化和中國本土道教飛昇成仙的浪漫為後世所傳頌。

恩阳文治寨

文昌閣

據清道光《巴州志·山川》記載:“相傳昔山下居民張文治,平生好善,遇仙於此山飛昇。土人因立祠祀之。山竣路險,上有古洞,中刻文昌像,額題‘龍隱’二字,旁雲‘紹定改元七曲老人書’,字法遒雋,不知誰氏之筆,或以為帝君降乩書也。”[2]

張文治,史無其傳,相關記載也寡缺難查。但從《巴州志》的記載來看,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古人對善的追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於是向善便成了古人對待萬事萬物的渴求和願望。居民張文治平生修行好善,所以才能遇仙飛昇,位列仙班(登科進士)。

二是,古人對神的敬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既是古人對文化的渴求,也是對讀書做官的向望。於是,便在古洞中雕刻主宰人間功名祿位的菩薩——文昌帝君像。

三是,古人對人的尊重。“龍隱”是古人把隱居於此修行苦讀的張文治看成是一條待時乘雷而動的“臥龍”。後人又因其是登科進士,便假託他是七曲大廟奉為梓潼帝君的張亞子之化身。洞前文昌閣的建修,文昌帝君的塑造,就是人們把張亞子與張文治合二為一的敬仰。

由此,筆者大膽推測:因為張文治平生好善,人們感其恩澤,其隱居修行遇仙飛昇,人們仰其功德。於是,人們便以其名而名其山,並建祠以祀之,表達了民眾的一種願望,或者說紀念的方式而已。

02

文治寨建寨摭略

在古恩陽的十八關寨與十八景觀中,文治寨或其人文風物均在其中,就是在不同版本的恩陽八景中也有“文治護城”或“文治山秀”。據清道光《巴州志》記載:“文治寨……左右陡峻,前接馬鞍山,建有重關,阻以巨池。足扼巴西要道。”這些都說明了文治寨之於恩陽的重要性。

文治寨的置買、建寨、擴建,從同治三年(1864)始,至光緒壬寅年(1902)“買寨門外田一丘、地一段”,先後四次歷三十九年之久。

文治寨原稱文治山,本楊氏產業,“楊氏需錢,得值而售之,先君子約鄉人醵金而買之,以為公產”[3]

恩阳文治寨

清李本善題刻

(清李本善《文治寨買山記》)。於是,恩陽古鎮的士紳們修寨門,建義倉,鑿池護寨,並將它與馬鞍寨、佛圖關相連接,從而使恩陽鎮之後山,橫障一方,倍加險峻。清光緒乙酉(1885)科舉人李本善在《文治寨買山記》中對此進行了詳明的記載,錄列於後,以供參酌:

“同治三年春,以百二十緡買寨內地,造宅者,各得其所。嗣又買寨門外橋右池塘,以洎沿邊磽确,價十餘緡。光緒庚寅冬,復以七十餘緡買寨內地。因地之平者建義倉其中,窪者以甃池。而此山已買三分之二矣。壬寅春,善偕同志諸君,以三十餘緡,買寨門外田一丘、地一段,合先後四次,縱橫廣袤共買六十餘丈,內外蟬聯而不斷。鑿池曲護寨門。一水盈盈,兩道相通,楊柳芙蓉,沿堤掩映,雲影天光,鳶飛魚躍,真活潑潑地也。常則供遊覽,變則有退步,以天馬為屏障,以回龍為護衛,聯三峰為犄角,結五桂為聲援。”[4]

03

文昌閣與飛虹亭

1.文昌閣。文治寨文昌閣,是恩陽古鎮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閣為石木結構,斗拱式,高六丈,簷三重,飛簷翹角,典雅莊重。頂為藻井裝飾,並把大殿頂部闢為乩樓。閣側建有鐘樓,閣前建六角高亭。俚傳恩陽文昌閣修建於明代。然而,據《恩陽古鎮》記載:“文昌閣,位於恩陽鎮文治山腰。此山岩峻路險,原有古洞,宋以後人們以進士張文治,曾隱此修仙飛昇,便尊這位隱居進士為文曲星。在洞上題額‘龍隱’二字,洞中塑文昌像一尊。時至清代,人們又依洞新建了文昌宮。清末民初再次重修,改名為文昌閣。”[5]

筆者通過現場踏勘考察,沒有找到修造文昌閣的記事碑或題刻,也未發現其他可以佐證的有價值的線索,只見蛛網滿閣、雜草遍地,整個文昌閣已破損不堪了。

2.飛虹亭。飛虹亭位於文治寨東面懸崖之上,巍然屹立在恩陽古鎮的制高點,是恩陽古鎮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肇始於1984年,七層八角,亭高25米,佔地50餘平方米。巴中中學教師陳鴻鵠、王德躍曾撰聯稱讚飛虹亭:“三峰挺秀,金龍騰飛,兩水嵌明鏡;百頂拔萃,玉鳳起舞,雙橋落彩虹;“仰望藍天萬里晴空飛銀燕,俯視江城一統河山似畫圖”[6],形象地描述了飛虹亭在古鎮恩陽中的地理位置、與周邊景物和諧共存的關係,以及臨亭望遠、俯瞰古鎮全貌的氣勢和豪情。

恩阳文治寨

飛虹亭

3.文昌閣與飛虹亭——共彰恩陽古鎮之文脈。義陽山亦名三峰山,三峰之上分別建有普賢寺、南禪寺、紅梅閣,佛道各有歸屬。文治寨屬義陽山餘脈,建有文昌閣。文昌閣全國各地皆有之,有的稱文昌廟或文昌宮,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廟宇。相傳文昌姓張名亞子,居蜀之七曲山,即今梓潼縣大廟山,仕晉戰死,後人遂立廟紀念。唐宋時屢封為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封為“輔文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道教謂玉帝拜梓潼掌人間祿籍,司天下文運之事,因此被稱為文昌帝君。文昌閣雖為道教一派,但其意在於倡導讀書之風,使輿地一方文運昌盛,有儒家氣象,是對一方文脈的彰揚。文治寨文昌閣下,於清雍正初建有文治書院,清同治年間重修。清光緒三十年(1904)科舉詔停,改為學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擴建為恩陽第一小學。然文昌閣建在山腰,為山岩所半蔽,缺少了氣勢和與普賢寺、紅梅閣的呼應。於是,1984年恩陽鎮在修建文治寨公園時,在文昌閣上的懸崖邊議修飛虹亭一座,以續連其脈,彰揚其昌。亭七層八角的設計暗合了佛道“七級”“八卦”之數,與登科山之登科寺成同氣連枝之勢。

04

文治寨文化遺存是恩陽古鎮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恩陽從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義陽郡,同置義陽縣始,至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並難江、恩陽二縣入化城”[7],中間雖有省並,但其也有七百餘年的置縣歷史。恩陽鎮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賽龍舟、趕廟會、抬社火、扎綵船、舞獅子、演街頭劇等民俗活動久負盛名;五子登科、千佛論法、紅梅戀鶚、蒲道官斬巴蛇等許多神奇優美的傳說遠近聞名。十八關寨、十八景觀、民居文化、會館文化、佛道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富集。而文治寨不僅有關寨文化、道教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恩阳文治寨

護寨池與雲龍橋

文治寨現存的地面文物,不僅有文昌閣、龍隱洞、飛虹亭、六角亭、護寨池、雲龍橋、紅軍石刻標語碑林,而且歷代題刻或存放於此的歷代碑刻眾多,並與歷代的文人名士多有關聯,名人文化特點突出。據1994年《巴中縣誌》《恩陽古鎮·漢唐至明清古碑石刻一覽表》記載,曾經收藏於文昌閣的古代古碑石刻有:

西漢,地節二年(前68)《楊量買山記》,出土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已失。據李本善在《文治寨買山記》中記載:“碑為嗜古者舁至金陵。吾州廖養泉先生服官江蘇,見而珍之,摹拓數本,以公同好。”現亦不知所以。

唐代,韋應物《送令狐岫宰恩陽》詩碑,原刻於恩陽之驛亭,宋代王象之纂《輿地碑記目》卷四,明代曹學佺著《蜀中名勝記》卷二十五均有記載。後存於文昌閣,已失。

唐代,張曙《擊甌樓賦》殘碑,收藏於文昌閣,已失。

宋代,蘇東坡《桔頌》斷碑,原收藏於文昌閣,現收藏於巴州區文管所。

宋代,陳堯諮《長樂亭記》殘碑,原出土於恩陽新場,收藏於文昌閣,已失。

宋代,“七曲老人”《龍隱》石刻,刻於文昌閣後山洞上,現存。

清代,李本善《天開金榜》石刻,刻於文治山腰,今恩陽一小內操場後山崖上,現存。

清代,李本善《金城湯池》石刻,刻於文治寨護寨池壁,現存。

清代,李本善《雲龍橋》石刻,刻於文治寨護寨池壁,現存。

中華蘇維埃時期,紅軍石刻標語碑29通,現存。

這些史事,都說明了文治寨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深厚的人文內涵,它不僅滋養了一方子民,而且昌盛了一輿文風,是恩陽曆史文化遺存重要的組成部分。

主要參考文獻

[1][3][5][6]政協巴州區委員會.古鎮恩陽[M].巴中:內部資料,2007.

[2]政協巴州區委員會.巴州志校注[M].巴中:內部資料,2001.

[4]政協巴州區委員會.民國巴中縣誌校注[M].巴中:內部資料,2000.

[7][明]宋濂等.元史[Z].北京:中華書局,2005.

恩阳文治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