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30還沒有存款,你炫耀的資本在哪裡?

年近30還沒有存款,你炫耀的資本在哪裡?

古人都說了,三十而立,但是現在來看,三十歲還是父母眼中小孩的人不在少數。30歲的人和最大的90後也就差兩歲,完全可以歸為90後,當90後在大家眼中還是孩子時,何必對30歲的人那麼殘酷呢?

30歲的人,如今在職場上也摸滾爬練了六七年的時間了。眼看著95後都開始在職場上與90後阿姨們鬥智鬥勇,這讓在平凡崗位上默默付出的年近30的他們甚為焦慮。能坐上管理層的人,恭喜恭喜了。

30歲的人成家立業的也不在少數。雖然倍感生活壓力,但是如果抗壓能力強的話,說不定已經在城市裡背了一套房貸了。每月房租,月供,老婆孩子的吃穿用度,一應支出,全都壓在身上。上邊的老父母,還輪不到他們來照顧,幹勁尚足,但手中存款寥寥無幾。雖有高薪,卻不敢鬆懈,否則就是負債。

30歲的人如果還沒有成家立業,也沒有買車買房,更沒有存款,那麼基本可以判定為整日遊走燈紅酒綠,商場酒吧,餐廳party的青年一枚,或許有存款的想法,但是生活太豐富了,錢,留不住。

30歲的你,時常羨慕那些90後便身家異常的人,也羨慕那些普通90後毫無壓力,沒心沒肺吃喝玩樂,談戀愛的人,作為過渡人群,你落單了。

連相親角的大媽都嫌棄30歲月薪一萬是討飯,這個社會對年齡太不公平,不僅讓人容顏不在,健康不在,鬥志不在,更是成了雞肋的存在。

這叫做30歲綜合症。

年近30還沒有存款,你炫耀的資本在哪裡?

社會給30歲的人貼上了一個標籤,如果過了30歲還沒有達到什麼成就,那麼將如何如何!(請自由發揮)

30歲是人奮鬥的一個高峰,跨過去了,脫胎換骨,跨不過去,粉身碎骨。

30歲還一無所有的人,是一個焦慮的人群。有人說,他們焦慮的剛剛好,時機很對,因為沒有成就,沒有存款,沒有車子,房子,真的是時候開始焦慮了。再不焦慮,餘生碌碌無為,等待逆襲嗎?

有一個年薪20萬的30歲男子感覺人生很失敗的話題成了熱門,故事詳情如下:

30歲,男,外地人漂背景,廣告行業從業者,目前年收入稅後接近20萬,而且是今年才打到的,去年此時換算成年新才不到10萬。無車,無房,在北京養一家三口,住通州,除了給孩子買東西之外,平時生活比較節省。今年下來,大約能存款10萬,創意人員,只具備專業技能,也一直只專注於提升專業技能,非常不擅長與客戶打交道,非常不擅長運營和管理,但與公司內部合作均無問題。5年前,月薪是1200,基本上一年翻一番才到達現在這樣,在同行業同年齡的人中算中等偏低吧。車和房子目前還都不現實,尤其是房子,很難說什麼時候能買得起。那麼,同樣是30歲,我的人生是不是比較失敗?

看著一個有妻有子,一年存下10萬塊錢的人,還在擔心自己的人生很失敗,我們這群什麼都沒有,還沒有存款的人該如何自處。

30歲的我們,為什麼焦慮,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窮。窮的乾乾淨淨,一無所有。在這個城市待了近十年,連個像樣的窩都沒有,如果再沒有點底子和資本,不知道在這裡待著還有什麼意義?

據《2017國民財富焦慮報告》統計,社會上有超過80%的人,處於財富焦慮的狀態中,說句大白話就是,天天在為錢而發愁。

雖說金錢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誌,但如果你30歲了還什麼都沒有的話,金錢和存款便真的成了衡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誌。如果你在30歲之前,有了房子,車子,或者是有了自己的小商店,小公司,或者是自己已經坐上管理層,那麼這些都將成為你的資本。或許初級需求滿足了,人就會有新的需求和焦慮,但至少,曾經高歌我們都一樣的你,如今可以唱我們不一樣了。

感覺到這個社會對年輕人越來越殘酷,高呼什麼所謂壓力即動力,但現在社會給年輕人的壓力就如五指山般,不容選擇,就壓下來:高昂的生活成本,高昂的房價,高昂的愛車維護費,高昂的養娃成本,都將碾壓在30歲的成年人身上,逼得大家不得不將自己逼的緊緊的。

年近30還沒有存款,你炫耀的資本在哪裡?

現在的人對自己的定位都太早,覺得五六十歲,六七十歲再崛起的人生自己不敢想象,也無法想象。成功不趕早,就是失敗。30歲手中還沒點資本,就是平庸。

於是,給自己定下目標:

30歲要結婚;

30歲要買房;

30歲要完成職場晉升;

30歲要給父母優越的生活;

30歲要給娃一個光明的未來;

30歲要讓自己一生無憂;

……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前規劃自己的一生,提前讓自己揹負種種,就是為了可以早一步走出平凡。

其實,很多灑脫的人都認為,只要我有良好的工作和驕傲的資本,30歲又如何,40歲又如何。老孃永遠18歲。

敢說此話的人,一定是車子,房子,存款,必有其一嘍。

如此看來,那些30歲就結婚生子,每日奔波忙碌,將所有的的錢都用於還房貸,不敢燈紅酒綠,揮霍金錢的人,雖然沒有存款,但用房子衡量起來的話,還算略有資本。而他們也終將成為早於你開始追求新的生活需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