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土灶雖不絢爛,甚至雜蕪,但卻暖心暖胃,養人養家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人一上了年紀,就愛懷舊,尤其是兒時故鄉的一草一木,田間的一稼一穡,總像是電影的蒙太奇一樣,在夢中放映。用一句時髦的話,這就叫做記住鄉愁。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今年清明節,我又回到闊別數十載的故園。鄉親的一顰一笑、鄉里的祠堂公廳、農家的瓢盆爐灶,又徜徉在腦際。那些牛欄、羊棚、豬圈、狗舍、雞窩、鴨寮以及土坯的老屋、坑溝的鵝卵石這些毫不起眼且微不足道的物事,卻是那剪不斷理還亂的一縷縷鄉愁。

在遠房宗親一間閒置了的土角磚築成的老厝中,再見到了兒時所熟稔的土灶,勾起了對童年的記憶。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土灶出身卑微。很久以前,我們的先輩,將一堆以紅土和上貝灰夯實成形的土坯或煅燒了的磚塊,靠著泥土的黏合,壘砌成簡樸的農家灶臺,在其中再安放下一口黑鐵鍋(潮州人稱之為鼎),土灶便誕生在廚房內或屋簷下。一捆捆稻稈,一抱抱柴草,燃起了一灶通紅的爐火,烹調出可口的農家飯菜。一鍋飯、一盆菜,過起了和和美美的農家日子。土灶,似莊戶人家的乳孃,默默地相伴著日落日出,哺育著春夏秋冬。清代文士趙翼在其《恨海》中曾有記述:“東面牆腳下,打了一口土灶,樹葉樹枝,高粱稈子,鋪滿一地……”,可以看出自古以來就有土灶的倩影。土灶雖不絢爛,甚至雜蕪,但卻暖心暖胃,養人養家。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土灶的燃料是柴草,各種各類,兼容並“燃”。修剪柑林茶樹砍下的枝蔓,秋風乍起落下的枯葉,樹林冬春更新露出的朽木,收穫稻麥時剩下的秸稈……皆可入灶。為不斷炊,農民們稍有閒暇,便上山割草、砍柴、拾枝。滿山遍野的茅草雜竹,鐮刀揮舞,一捆捆背下山坡;乾枯的樹枝,斧頭砍過,一段段扛落山坳;林間的敗絮,耙子摟過,一筐筐挎出山谷……日積月累,那些陳年舊柴及當年新草,垛滿厝前屋後,以備日常三餐之用。它展現出農家的辛勤,也昭示著那個年代農家的自力更生。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若想人吃好,先讓灶吃飽。燒火和做飯有個前因與後果的關係。火燒得好,飯菜才做得香。可掌握火候絕非易事,須要耐心與技巧。熬稀粥、炒青菜,需猛火;烹小鮮、煎雞蛋,需慢火。母親是煮飯炒菜的行家,看母親的操持,就像觀賞藝術家的表演。一條條柴一把把草送進灶膛,或猛烈或溫柔地燃起紅紅的火焰。柴草燃燒的爆裂聲,噼噼啪啪,鍋鏟撞擊鼎墘的清脆響聲,叮叮噹噹,合奏出美妙的樂章,讓生活充滿希望與期許。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土灶傳承了土的厚道與包容,從不矯揉造作;農家人特別鍾愛這一點,雖無山珍海味,但卻傾其所有,煎炒烹炸蒸煮烙燉等各種烹飪技法,在土灶上發揮得淋漓盡致,變著花樣滿足家人的胃口。每當炊煙裊裊,鍋蓋響動,飯香瀰漫,那便是一天中最舒心的時刻,詩意而溫馨。每逢年節,飪雞滷鵝蒸年糕,土灶更是忙得不亦樂乎。製作過節美食,是土灶的使命與榮耀,各式應時的食材,本是形孤影單的個體,經過灶與火的催化,在鍋內搭配融合,變成色香具備滋味搶嘴的佳餚。如魔術般神奇,卻又富於人情味,為農家營造年節和順安樂的氣氛。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記得兒時家中的灶臺,在顯要的位置,供奉著一位灶神爺。每逢晦日(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祖母便敬上三炷香,誠心誠意地頂禮膜拜,祈求灶神庇佑。(《抱朴子·微旨》中說:“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最為隆重,相傳為“送灶日”,或曰“辭灶日”。我們潮州人稱之為“送灶”,也稱“祀灶”、“過小年”,意為送灶神上天述職,故又稱“神上天”。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當地的習俗,於是日要備清水一缸,並以“奏疏”、“糖桃”、燈芯和紙馬、紙鶴作為供品,舉行送灶神上天的儀式。此中的“奏疏”是灶神上奏天庭的文本;“糖桃”則讓灶神吃了嘴甜而多說好話;燈芯是讓灶神點燃了好照明上路;紙馬紙鶴是灶神往返天地的交通工具。到了翌年的正月初四日,一家人就早早起來,打掃庭院房屋,備清水一缸及稻草扎,再插上香燭於灶臺,恭迎灶神返回人間,俗稱“神落天”。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關於灶神,辭書中有記載:灶神,亦稱灶君、灶王,供奉於灶頭,是中國民俗信仰的神明,能掌管一家的禍福。灶神的原型是誰呢?據孔穎達疏載,“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禮記·禮器》曰:“燔柴於奧。夫奧者,老婦之祭也”。故祭拜灶神多為家中的老年婦女。灶神的穿著如何?《莊子·達生》雲:“灶有髻”。據司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在民間,大多數人家還在送神當日於灶頭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大紅對聯。我上小學的那段時間,每年都幫著祖母粘貼對聯。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又據《酉陽雜俎》記載:“灶神稱司命帝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狀如美女……凡治灶於屋中央,口向西,灶四邊令去釜九寸,以磚及細土構之,立亦勿令穿折,神灶之法也……四月丁巳日祭灶,主百事大吉之兆。”(見《搜神譜》)這是另一段關於灶神的傳說。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土灶吃的是柴草,奉出的是美食。也許是出於對灶的感恩與敬畏,勤勞善良的村民,總在逢年過節時,將盛出的第一碗飯,虔誠地高高舉起,敬天謝地,禱祝五穀豐登、家業殷實。而主婦們也分外珍視土灶,常把灶臺洗刷得乾乾淨淨,使之不現出絲毫煙熏火燎的痕跡。灶上用具、灶前柴草,總是碼放齊整。因為土灶也是農家的臉面,映襯著農家的生活品位。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北方的土灶大多連著土炕。灶上做著飯菜,灶火的餘熱從側旁地下通道進入炕底,燒熱了一床土炕。寒冷的冬天,全家人在炕上閒聊、安睡,很是愜意。灶裡剩下的火炭,扒出來可放入火盆取暖;或用水澆滅,曬成木炭,老年人可作為火籠(手爐)的燃料;也可趁著灰燼的剩熱,埋進幾根玉米、幾粒土豆、幾個紅薯、幾片大蒜,頃刻間就能享受噴香的燒烤。這是農人的智慧,更是農人的福祉。十幾年前,他返了趟老家,回潮州後對我說,他老家的土灶已湮滅了,代之以各種電氣化的爐具。土炕也端掉了,最普通的人家也用上眠床,冬天鋪一領電熱毯,以備睡眠時取暖之用。較充裕的家庭,則用上冷熱兩用的空調機,夏涼冬暖。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我久居城市,遠離了故鄉的土灶,遠離了煙火的味道,但對土灶烹出的美食的渴望卻愈發深沉、濃烈。現如今各處農家樂所經營的農家菜,比比皆是,故而時不時尋家土灶餐館,邀來三五好友傍著灶臺,在絲絲的溫暖與淡淡的煙香籠罩中,開懷暢飲;時而續上一節木柴一抔稻草,彷彿又面對童年的土灶。偶爾回鄉,常靜坐灶前,沉沉隱隱地為灶門添火,看年邁的母親在灶臺做出熟悉的家常美味。當是時也,忽然覺得漂泊的心有了依託,踏實而祥和,恍惚又找回了兒時在老家的感覺。

鄉村的土灶,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

不久前搬進新的住宅小區,廚房裡的燃氣爐、電磁爐、微波爐、電飯煲一應俱全,所做出的飯菜也算美味爽口。可是久違了老厝的土灶、柴草、煙火及農家飯菜那極具畫面感的生活場景,心中未免惆悵。每憶及此,心中便五味雜陳。因為那些往事是植根於心底的情愫。一座土灶,曾經燃起昔年紅火的日子;而今,又燃起遊子熾熱的鄉愁,永不熄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