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心閘”到“清風閘”

過去,擁堵不堪、‘以錢開道’;如今,清風徐徐、一帆風順”。經常往返湘江樞紐的船主們發出如此感慨,源於湖南省長沙市紀委監委查處的一起違紀違法窩案

從“黑心閘”到“清風閘”

湘江樞紐外景

餘建新是一艘湘江貨運船的船長,從事水上運輸已經有30多年了,基本都是以船為家。4月18日,他告訴筆者,之前江上的船隻在過閘湘江樞紐時秩序混亂,最嚴重的時候曾在水上堵了十幾二十天,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如今,通航過閘時秩序井然、程序規範,他們不僅能多跑幾趟船,還可以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團聚。

過去,擁堵不堪、“以錢開道”;如今,清風徐徐、一帆風順。前後對比如此鮮明的原因,是湖南省長沙市紀委監委日前查處了一起違紀違法窩案。

“過黑閘”“掛飛單”,貨船通航亂象叢生

2017年8月的一天,一個實名舉報電話打到了長沙市紀委。“有多少貨就要給多少錢,一船貨是2000塊錢,你沒給錢就根本過不去。”舉報人自稱是湘江上跑船的船老闆,舉報直指湘江樞紐海事處公職人員收受他人財物、參與砂石經營運輸等問題。接到舉報後,市紀委迅速開展分析研判,組織成立調查組對舉報問題進行核查。經查,舉報電話反映的情況正是湘江通航亂象根源所在。

據瞭解,湘江樞紐是船隻往來湘江,行經長沙的必經通道。按規定,每艘船須完成掛單、安檢等手續後才可排隊依次過閘。對船主們來說,過閘時間的長短直接關係到航運業務收益多少,時間越快、運輸週期越短,運輸船的收益就越高。

舉報電話所反映的湘江樞紐海事處成立於2012年7月,是長沙市地方海事局的派出機構,主要負責湘江樞紐庫區水域的通航安全監管、海事行政執法、通航組織調度、船舶規費徵收、水域防汙染等監督管理工作。海事處工作人員手握“通關大權”,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牢牢把著湘江上貨運船主們的“經濟命脈”。

“由於通航管理的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智能化程度不高,很多工作都是靠人工操作,使‘權力尋租’有機可乘。而一些船主為快速過閘,達到獲取更大利益的目的,千方百計拉攏腐蝕海事處工作人員。”負責查辦此案的市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劉強介紹,湘江樞紐海事處原處長李麗君、副處長杜建國兩人作為單位的“核心人物”,不僅沒有率先垂範當好廉潔表率,反而帶領手下工作人員與一些不法船主稱兄道弟、沆瀣一氣,通航安全監管、組織調度等職權一度成為了這些“水耗子”們的“搖錢樹”“聚寶盆”。

“此道歸我管,留下買路財”頻頻在湘江樞紐上演,船老闆們苦不堪言。

入乾股當“老闆”,13名“水耗子”被嚴查

“損害群眾利益的事絕不能含糊!”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要求市紀委迅速出擊,還湘江一片寧靜,還百姓一個公道。

經過細緻的排摸,市紀委很快鎖定了第一批調查對象。2017年8月30日,長沙市紀委發佈信息,市地方海事局湘江樞紐海事處原處長李麗君、副處長杜建國、下游安檢隊長熊建斌、執法隊隊員劉宇等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在審查過程中,市紀委工作人員抽絲剝繭、步步深入,將李麗君等人大搞權力尋租,“錢規則”開道的違紀事實查了個水落石出。

2013年至2017年期間,李麗君、杜建國、熊建斌等人多次收受管理服務對象和下屬的紅包禮金、收受他人行賄的財物。市地方海事局執法大隊工作人員胡志明一邊收受船主送的“買路錢”,一邊又多次送錢打點同事,為同樣從事水上運輸的家人謀求便利。“更有甚者,一些運輸公司按所謂收費標準,每月向海事處正式職工每人支付5000元,臨時聘用人員每人支付2000元。”市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劉昊敏說。

收人錢財,與人方便。“水耗子”們在過閘、安檢等環節給予那些貨運船主“特殊關照”。不僅僅是出錢打點,一些船隻更是想方設法與他們搞好關係。經查,李麗君、杜建國、胡志明等人,以佔“乾股”的形式參與砂石船舶經營運輸,既不出資,也不參與實際經營,只需利用職權打招呼,讓相關船舶違規、快速過閘,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2014年至2015年4月期間,擁有2條自卸駁船從事砂石運輸業務的個體經營戶孫某與李麗君約定,船隻的租金、經營管理等所有開支都由孫某負責,只要李麗君在這2條船過閘和安檢時予以關照,所獲收益兩人平分。此後,孫某以現金的方式,多次贈送李麗君鉅額“好處費”。

2012年至2013年,杜建國、胡志明以入“乾股”的形式“參與”船老闆陳某等人的砂石運輸業務,負責在這3條船過安檢時“開綠燈”。隨後,陳某通過胡志明送給杜建國“好處費”幾十萬元。

除了入“乾股”外,他們還“別出心裁”地搞起了“合夥經營”。從2016年開始,李麗君與某航運公司負責人“合夥”從事運輸船經營,僅投資了該船第一個月的租金8萬元,個人便從中獲利上百萬元。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杜建國、李麗君、胡志明、陳某4人合夥經營卸載船,杜建國、胡志明從中獲得鉅額利益……

截至目前,長沙市紀委監委共查處海事和水務系統嚴重違紀違法人員13人,11人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嚴整改正風氣,“黑心閘”成了“清風閘”

“他們不僅把通航秩序攪得一塌糊塗,還造成了我們運輸經營戶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感謝紀委為我們伸張了正義。”一位船主坦言。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湘江樞紐海事處,從處長、副處長到一般工作人員集體淪陷、同貪共腐,給湘江的水上運輸“添堵”。從湘江航運的監管者,變身貪婪無度的“水耗子”,其影響之惡劣、教訓之深刻,發人深省。

李麗君在懺悔書中這樣寫道:“作為海事處負責人,沒有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反而帶壞了隊伍,完全沒有考慮是否違紀違法,現在醒悟過來已經太遲了。”

熊建斌泣不成聲:“每天抬頭是鐵窗,低頭是銬子,真後悔!”

“行賄之類的事都不要搞,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別人。”船主陳某感嘆道。

這些遲來的悔悟,成為教育身邊人的反面典型教材。1月26日,市紀委監委專門組織召開了市地方海事局警示教育大會,通報相關案情。與會人員深感震撼、深受教育。目前,已有47人主動交代問題,上交相關違紀款共計490多萬元,部分案件線索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長沙市地方海事局針對該案查處中暴露出來的監管漏洞,展開全面整改,著力完善通航管理制度,優化通航工作流程,規範通航管理秩序。將湘江樞紐海事處全體人員進行輪換,局黨委班子帶隊多次開展執法檢查。市地方海事局黨委委員柳英平表示:“用湘江樞紐海事處的鮮活案例教育警醒大家,督促他們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嚴格監督管理,全程接受社會監督。”

目前,湘江樞紐海事處充分運用湘江船閘智能通航調度系統,用信息化技術管人管事。船主可以通過手機應用遠程申報過閘,現場執法人員對到錨船舶按序進行安檢,安檢合格後由申報員向調度系統上傳相關信息,系統後臺程序自動生成過閘船舶順序。申報狀態、船舶過閘排隊順序、船舶調度計劃、水情氣象信息等全部公開透明,通航效率和公平性得到極大提高。

“沒看到‘過黑閘’的了。”“現在過閘快多了,我們隨時可以看到自己船過閘的進度。”“執法檢查都很規範。”船主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一陣清風徐徐吹到湘江兩岸。(甘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