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曾震動全國的陶然亭“大老妖”究竟是什麼怪物?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句“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成就了北京南城的一座清代名亭的名字——陶然亭。

如今的陶然亭公園是1949年後,北京市政府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名聞遐邇的陶然亭、慈悲庵等建築就坐落在這裡。

晚清時,曾震動全國的陶然亭“大老妖”究竟是什麼怪物?

清朝末年,陶然亭還是很荒涼的,蘆葦叢生,荒冢累累,陰森淒涼。就是在這個地方還曾發生過一件震動兩朝的“大老妖”事件,在《清稗類鈔》中,就有著敘述。

《清稗類抄·大老妖》中這樣寫到:光緒甲午三月,京師宣武門外南下窪陶然亭畔葦潭中,忽有怪聲如牛鳴,其聲嗚嗚然,人名之曰“大老妖”。

說起這“大老妖”,其實來頭不小,當年不僅鬧得北京滿城風雨,而且還傳遍全國大江南北,甚至遠到新疆,幾乎全國為之不安。

大清甲午年,也就是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間,陶然亭附近居民忽聞葦叢中怪聲如雷如牛,音量極大,環湖震響,整個水面都為之震動。

大家都弄不清這怪聲從何而來,於是出現種種說法,有的說地下有蛟龍,有的說下面是盜窟,愈說愈奇,謠言四起。

有人說:“南大窪連著渤海,是京城的海眼。”“劉伯溫造北京城時依仗著大明天子的氣數鎮住了水怪,現在水怪復出,北京城的氣數怕是要盡了。”“大老妖復出時要是震塌了北京城的海眼,北京城也就完了。這是氣數,在劫難逃啊。”到後來,京城中的百姓都懷疑是“蛟蜃”出世,有人給這“怪物”取了名字叫做“大老妖”。

關於“大老妖”,還有許多傳說,有人說它專吃洋人。更有善於投機取巧的,將想象出來的《大老妖圖》,大量印刷。這一本來只出現於北京的怪事,幾乎傳遍全國,一時鬧得滿城風雨,不知道到底是何怪物和要出什麼怪事。後來,負責北京治安的清朝地方官特地請來一大批和尚、道士,設壇誦經,足足鬧了幾個月,才逐漸平息。在此之後,“大老妖”消失了一段時間,北京南城再也沒響起怪叫。

誰知,到了1914年,陶然亭附近又傳來了“大老妖”的叫聲,依舊是半夜啼鳴,依舊是鳴聲如牛。流言蜚語又隨之四處擴散,消息傳到總統府新華門,袁世凱聽後唯恐傳言惹事,立即命令自己的得力干將、京師警察總監吳炳湘全力調查,將“大老妖”查個水落石出。

吳炳湘接命之後,立即派武裝警察一隊,徹夜蹲伏陶然亭附近的蘆葦蕩。幾天之後,警察們終於逮住了 “大老妖”——循聲而去,原來是一隻夜鷺,聲如牛鳴甕中。人們把這隻夜鷺製成標本,陳列於今天的中山公園之內,供遊人參觀,這兩次轟動京城的所謂“妖鳥”之謎才被揭破。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