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故事展播」阿拉善盟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氯酸鈉廠職工 喬秀琴家庭㉚

為進一步挖掘我盟優秀家風家訓及其背後的故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每一位家庭成員心中生根發芽,不斷壯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上傳播力量,

阿拉善盟委宣傳部、網信辦、文明辦,盟文廣局、婦聯組織開展“講述阿拉善家風家訓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截止目前,共徵集到來自全盟各旗區、各單位的76個家風家訓故事,主辦方將通過阿拉善發佈“雙微矩陣”對其中部分優秀故事進行展播。

今天,讓我們走進阿拉善盟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氯酸鈉廠職工喬秀琴的家庭,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家風家訓故事。

「家風家訓故事展播」阿拉善盟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氯酸鈉廠職工 喬秀琴家庭㉚


家規家訓

和善家風貴

苦寒品格高

家風故事

良好的家風就像是一所好學校,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人們的心靈,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喬秀琴的家庭也不例外。喬秀琴自小被抱養,雖然養父母相繼生了弟弟和妹妹,但是待她卻始終如一。家庭成員的增多,使得這個本來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拮据。為了養活三個孩子,父母日夜操勞,身體條件每況愈下……等喬秀琴能夠賺錢養家時,養父母分別患上了腦梗和硬皮病,作為長女,她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生病的雙親。自從五年前母親病情惡化,喬秀琴每三個月就帶母親去北京開一次藥,但由於工作倒班的特殊性,除了年休根本沒有別的假期,為此只能不停的換班,回來之後再拼命還班。有一段時間整個人都憔悴不堪。為了省錢,每次看病,喬秀琴給母親買臥鋪,自己則買硬座湊合。

喬秀琴與丈夫每月工資加起來有6000多元,原本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可為了負擔養父母的醫藥費,夫妻二人過的十分節儉,甚至許多年都沒有給自己購置新衣…為了多增加些收入,夫妻二人借錢買了輛出租車,工作之餘起早貪黑開車賺錢,其中的艱辛難以言喻。公公婆婆心疼喬秀琴不易,除非逢年過節,在經濟上很少接受孩子們的幫助,反而毫無怨言的幫助夫妻二人。面對如此善解人意的公婆,她能做的就是平時多陪陪他們,幫他們多分擔家務。

喬秀琴總是對身邊的同事說:“好好對待父母,錢沒了可以再掙,身體累了可以緩回來,父母不在了天就塌了一半!”如今,養父母已喪失勞動能力,喬秀琴的肩上的擔子更加沉重了,但是她們夫妻二人都不曾退縮,想要儘自己所能,讓父母安享晚年。

一代孝子敬老人,後代兒女傳能量。每當喬秀琴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家時,總能看到兒子在廚房忙亂的身影;每當她疲憊不堪的時候,兒子總是幫母親泡腳,然後勸她休息,別太勞累。

喬秀琴夫婦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用實際行動回饋父母,在言傳身教中讓孩子深刻理解“百善孝為先”的箴言,讓良好的家風一直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