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做两次的这事光荣又对身体好,事后被允许带薪休假一到两天

每年可做两次的这事光荣又对身体好,事后被允许带薪休假一到两天

第一次献血,是偶然,又是必然,像逃不开、避不了的命中注定,触碰到冥冥之中的安排就只能靠近、融入。

后来养成了习惯,每隔半年就献血一次,算是为自己做一次小小体检,也算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更为以后方便自己用血打下铺垫。

2010年5月26日,路过小西门,见献血车,瘦弱的胡子哥说,献血光荣,光荣一回吧!——好,献!

称重时,我80公斤,达标,他57公斤,有点悬,医生建议他慎重考虑下,太瘦的人大放血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于是有点忐忑,但还是填了表。

犹豫的他和坚定的我上了车,见第一道程序就是扎手指抽血化验——温柔的护士先转移当事人视线,然后用针猛扎捐献者的手指,血一下子冒出来,她迅速抽取后,给一个棉签让压着。

每年可做两次的这事光荣又对身体好,事后被允许带薪休假一到两天

那一扎,看上去好疼!怕疼的我俩于是都犹豫了。正进退两难间,见已捐献者领到了一个红色小本本和装着牛奶、面包、伞的袋子——原来还有礼物送啊,想想有点小激动,农村来的孩子多么渴望馈赠呵,正好缺伞的我俩终于坚定了献的决心。

扎了手指验了血,正等着被叫名字,一个伙子过来攀谈,说他亲人住院,问我们能否把血献给他。我俩一口答应可以,接着他说,这样捐助是没有献血证滴。

“献血证”被放大,地位升高,好似获奖的人都有一个奖状作凭证一般,献了血而没有个证,以后向人炫耀勇猛而无依据,心里总是不踏实,于是我俩说,因为是人生中第一次献血,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所以特别需要那个证纪念一下。

每年可做两次的这事光荣又对身体好,事后被允许带薪休假一到两天

献完后,见那哥们儿还在,于是我说,老表,这样,我再献一次,把血都给你。护士说,你别逞强,一个人正常每年只能献两次,间隔时间是半年。谨遵医嘱,我俩道声抱歉,拎着纪念品离开了。这,是为人生第一次大量出血!

果然,医生是对的,第二天,瘦弱的胡子哥没有按时起床,原话是“起不来了”,献血后的他非常虚弱,足足休养了好几天呢。

对于强壮的猛男子来说,献血可谓是如吃几碗饭般简单的事,无不适,不存在起不来问题,无需多休息,多喝水即可。

如我般特别壮的男子,献血时医生会建议:你这种体格啊,直接勾选400ml,于是此后,一直300ml的我都填最大值。

每年可做两次的这事光荣又对身体好,事后被允许带薪休假一到两天

之后每年来两次。过程:先称重,达标者,填表。复印身份证一张,穿鞋套上车等待!

叫到名字,坐到医生对面,随便伸出一个指头。他们拿出一根针,对你说,看,飞碟,你转头一瞬,那针已经迅速戳出一个小眼儿,血冒出来,他们用注射器抽走一点做测试验血型!

叫到名字,挽起袖子,一个血包连同针管招呼你,医生说,看,飞碟,你转头一瞬,针管已迅速插入你血管,管子温暖,血流畅快!

每年可做两次的这事光荣又对身体好,事后被允许带薪休假一到两天

每次都是一样程序,先被针扎拇指,人都疼得抖一下,或者轻嘘一声,抽血时又抖一下,疼。

第四次时,问我献过没,我曰:献过。她曰:直接抽血吧,不用扎手指了,电脑里有档案!

我心想,不早说,害我白白扎了好几次,疼!

长辈们对献血的看法,大多都是:你傻啊,血多精贵,是要吃很多好东西才生产出来的,不能随便就献。

每年可做两次的这事光荣又对身体好,事后被允许带薪休假一到两天

延伸阅读:

2017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意见》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

意见提出:

1.云南省各级政府要按照要求深入开展“无偿献血月活动”,每年组织1~2次无偿献血活动,时间集中在每年1~2月和7~8月。

2.为了加快无偿献血的发展,云南省将建立激励机制。

3.对参加献血的公民,所在单位要予以支持,献血后应给予适当误餐、交通补贴和1~2天献血假。

4.鼓励各地针对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和铜奖)获奖者制定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引导适龄公民积极献血。

5.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至少规划设置1个献血屋,昆明市无偿献血率达到20/千人口,其他州、市无偿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