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走出去”,这些“老词语”在这里被重新提起

近日,MIP China 杭州•国际影视内容高峰论坛于杭州举办,“中国内容如何在全球传播?”在场嘉宾进行了深度探讨。

“内容出海的前提是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国际观众的喜好。这种了解不是简单的迎合、模仿和抄袭,而是在了解过程中找到‘文化自信’,最终让中国的好内容‘走出去’。” Eurodata TV Worldwide亚洲大区经理张博的演讲得到了在场嘉宾的共鸣并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内容在全球传播情况的探讨。

6月6日,为期两天的MIP China 杭州•国际影视内容高峰论坛(以下简称MIP China)在杭州拉开帷幕。张博的演讲,正是本次论坛的“第一课”。

“讲故事”“走出去”,这些“老词语”在这里被重新提起

2017年,戛纳电视节“中国专场”——首届MIP China举办,相较去年,今年的MIP China将主题论坛升级为“培训课程”。论坛着重帮助中国影视企业从策划、制作、发行、投资等环节更全面地了解国际影视产业和市场发展现状,同时推动中外影视内容制作机构在剧、节目模式、纪录片、动画等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而为中国影视内容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打开“华流”出海窗口。

从研发到制作,“走出去”要策划先行

近几年,《甄嬛传》《琅琊榜》《白夜追凶》等优质国产剧陆续“出海”,中国剧集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但中外剧集片长制式不同导致大多数国产剧需要重新剪辑后才能上映,即便有《北平无战事》这样“一刀未剪”落地Netflix的先例,这种状况也始终在少数。以《甄嬛传》为例,美国网友评价,被剪辑之后的《甄嬛传》虽更符合美国电视剧叙事逻辑,但因剧情删减较多,故事结构支离破碎,让人摸不着头脑。

“讲故事”“走出去”,这些“老词语”在这里被重新提起

新丽传媒副总裁 王乔

新丽传媒副总裁王乔指出,这种方式已不适合当下的海外发行。一方面,近两年国产剧集创作质量提升较快,除却技术、制作层面,部分编剧已具备在更短时间能讲述好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创作人员对于海外观众的需求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因此,需要把对国际市场的考量放在策划期。他表示,在剧本创作期,国内创作者就可以与国外编剧进行交流碰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比较有效地让作品更适合海外受众需求”。

ITV Studios Global Entertainment 大中华区营业总监王南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在“通过投资国际制作提升国际潜力”的演讲中表示,国际合作中最不需要的可能就是“纯财务投资”,相较之下,合作方一起从零开始研发创意,是最适合的合拍模式。不过在她看来,这种合作方式对创作团队的要求很高,合作方首先要克服语言障碍,找到双方认可的主题之后,还需要探寻双方认可的故事主线。“故事主线是什么?不管是综艺、剧集,还是纪录片,讲故事的方法得让全球观众都能理解、接受。”

从宣传到销售,国际发行也讲究“套路”

影视作品要“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外观众对影片的接受和喜爱程度,而为了消除理解障碍,影视字幕翻译和译制配音成为必要。

“讲故事”“走出去”,这些“老词语”在这里被重新提起

甲骨易(北京)翻译股份有限公司CEO姜征

甲骨易(北京)翻译股份有限公司CEO姜征谈到,“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也好,思维模式也好,很多国外观众可能不太理解和明白,这种情况下,如果译制水平也一般,观众就会云里雾里。”姜征把出色的字幕翻译和影视配音定义为“在准确的基础上,为对象观众提供艺术享受”。“题材好、内容好、译制好,在影视作品出海时,这三者是一体的。提高影视作品的译制水平,是增强国际传播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产影视作品能把“出海”演绎成一种风潮,除了作品质量的提升、译制水平的提升,也归功于国际发行工作的逐步成熟。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自主商业渠道都很滞后,国际商业运营能力不强,只有少数国外公司直接投资并拥有作品海外发行权的合拍片能获得发行优势,但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一方面,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的国际发行越来越多,比如《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剧是通过Netflix在全球播出的;另一方面,国内传统影视文化公司在海外宣传、发行等方面也变得更多元、灵活。

王乔介绍,新丽传媒一直坚持海外发行与国内发行使用相同的作品版本,但是内容一样,并不意味着宣传一样。“海外的宣传物料确实与国内不同,对于海外发行,一个好的英文名字,非常通顺的英文简介,一份清楚的音乐提示单……都非常有必要。”在宣发之前,新丽传媒也会通过数据分析出节目的最大卖点,从收视率排名到网络流量分析,再到话题性,宣发团队会将数据加工、整理后呈交给海外客户,“通过分享这些信息,能够让海外客户更清楚我们卖给他们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品”。

“讲故事”“走出去”,这些“老词语”在这里被重新提起

世熙传媒副总裁 程十卉

海内外不同的宣发物料也体现在节目模式的海外发行中。“给外国人看的样片要人性化,有故事情节、风趣、充满家庭意味,不能特别的厚重”,世熙传媒副总裁程十卉以《信中国》在今年4月MIPTV上的推介为例,“最终我们的切入点是亲情、友情、爱情和梦想,以这四个关键词来架构这档节目。甚至连关于3D技术的宣传片,我们也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