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城市大脑”是未来城市的新基础设施

6月13日,为期三天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在上海世贸展馆正式拉开帷幕。大会是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创客猫受邀作为合作媒体到场报道。

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城市大脑”是未来城市的新基础设施

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

会上,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发表了《城市大脑:技术的下一个大挑战》的主题演讲。

王坚表示,今天所谓的“智慧城市”并不是城市的未来,因为今天所有“智慧城市”的概念就是在城市里塞进更多的设备,而像交通堵塞等这样实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今天的智慧城市其实是没有大脑的城市。因此王坚提出了“城市大脑”的假设。

王坚认为,当信息技术已经发展了60-70年的今天,城市该有新的基础设施将所有新技术发挥到最大的作用,而城市大脑会是未来城市的新基础设施。同时他认为,“城市大脑”也是取代“智慧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机会和新方式。在未来城市中,数据资源会是新的发展资源、计算能力是新的发展力。

他建议,应该像规划土地资源一样来规划城市的数据资源;像规划垃圾处理一样规划数据处理;像规划供电能力一样规划计算能力。

以下为王坚演讲精编实录:(经创客猫整理,有删减)

现在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人类最终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机器给占领了?

人类其实很伟大,人类从第一天诞生开始就是让别人来占领我们的,想想今天我们已经被可乐、汽车、自行车等东西占领了,甚至也已经被大马路、被高楼大厦占领了,但是人类还是顽强地生活下来。人跟别的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会创造出新东西来,并让其占领我们。

回到今天要讲的主题。其实世界上本没有“城市”,城市也是人类发明出来的,然后我们所有人都移到了叫做“城市”的地方生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早就被一个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包围住了。大家不要以为今天我们坐在会议厅是正常的事情,想一想一百多年以前是没有这样的会议室的。我们人类的工作就是让别人来占领我们,人类的时间就是被我们自己发明的东西给占据的。关于这一点我自己还是蛮乐观的。

但是唯一有一点不一样的发明就是“城市”,大家设想一下今天还有什么发明创造、技术不是放在城市里的?我们就生活在“城市”这个地方,城市是所有发明创造的大容器,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城市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尽管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会想城市是一个大的发明,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现在几乎所有地方都在讲智慧城市,每一个城市都说我是智慧的城市,但今天我们所谓的“智慧城市”其实并不是城市的未来。大家想一下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翻成英文都不好翻的,当有人把它翻成智慧城市的时候(我可能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觉得他在想不该想的事情。我并不觉得今天我们所在做的智慧城市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好,我们的城市只是多了很多硬件,只是让人类多花了很多钱,今天我们所处的“智慧城市”是一个没有大脑的城市。

今天的智慧城市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发现越是有“智慧系统”的城市路越堵。曾经有一段时间所有交通治堵的措施就是把堵点从A点搬到B点而不是真正解决交通的问题,大家认真想一下如果城市继续照今天这样发展下去那是不会有未来的。所以今天大家讲的“智慧城市”并不是城市的未来,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会对未来城市到底有什么新的、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在起作用。

城市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条河而兴起,或者是因为有独特的资源从而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像钢筋水泥第一次使得人类让不属于我们的空间变成了我们的空间。任何城市发展要面临的问题是,获取了什么样的资源让城市发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所有的“智慧城市”概念就是在城市里塞进更多的设备,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

“城市大脑”的假设

为什么全世界的城市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说交通问题,不管你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今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认真地想一想一个城市是不是该有新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发展了60、70年。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城市需要有新的基础设施。

今天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城市基础设施在一百年前或是一千年前是一次全新的发明,比如说一个城市开始有路了、一个城市开始有地铁、一个城市开始有电网、一个城市开始有下水道,这些都是城市演进过程中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城市应该有基础设施才能够把所有新技术发挥到最大的作用,而城市大脑是未来城市的新基础设施,这恰恰是所有智慧城市都没有谈到的事情。

就像水、电一样,今天没有办法想象一个没有电的城市,只是因为电现在太普通了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电作为一种资源引入城市是城市发展历史中非常了不起的事件,今天唯一可以让一座城市彻底停止运转的只有电。

为什么今天我们可以重新看未来城市的发展?因为大家都在谈大数据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数据是城市非常重要的新资源,而资源会改变所有人对城市发展的看法。

如果没有把数据当做城市的资源,你只会认为大数据是跟一台电脑、手机一样的所谓的技术工具而已,但当用资源观点看数据的时候会发现城市的发展不止有空间、水资源(像上海如果没有黄浦江的话很难想象会发展)。今天城市发展的巨大机会就是引入了新资源,而数据资源是城市非常重要的新资源。有一天城市管理者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当你把数据当做城市资源看待的话对城市发展会有彻底的改变。

大家知道大城市就是用电多的城市,所以我经常会讲其实电改变了人类很多东西,电使得人类失去了非常宝贵的东西——夜晚,有了电以后我们突然有了夜生活了。大家想过没有因为电大家牺牲了多少睡眠的时间?想想我们多少睡眠的机会被所谓的技术给剥夺了。但因为有电我们创造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夜生活,30年代所有中国人最羡慕上海的地方就是夜生活,所以电给城市带来的动力远远超过照明。

为什么今天城市大脑会变成巨大的机会?你会发现经过一百年计算能力开始像电力一样在彻底改变城市所有的形态。

计算能力对城市的影响和过去智慧城市只讲传感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今天一座“城市”知道的东西可能远远比一个人多,但能够理解的东西却远远不如一个人,这是城市真正面临的挑战。“城市”不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是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事情发生了?所以计算会变得非常重要。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讲,人工智能是一种方式,是用好今天城市的计算资源。

所以我们认为“城市大脑”是取代“智慧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机会和方式。

城市大脑是机器智能的登月计划

最后我想表达几个观点。当数据成为城市资源时,数据是谁贡献的?其实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贡献的,我们会发现一个城市不是建出来的,城市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当城市知道它需要什么、做什么的时候就会自然生长出来。所以我提三个观点,这是我去年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讲的事情:

一、像规划土地资源一样来规划城市的数据资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数据会决定房价的。比如上海黄浦区20%的土地是在修路的,如果我们能用数据把修路空间省下5%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所以这是第一次人类有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二、像规划垃圾处理一样规划数据处理。处理垃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次非常大的飞跃,早期刚有城市形态的时候没有人想过处理垃圾。但今天我们对大数据的理解和早年对垃圾的理解是一样的,早年城市资源就是被浪费掉的。大家不要觉得讲了那么多年的大数据就重视数据了,不光在中国在世界任何一座城市在数据处理上投入的资源和金钱是远远不能和在垃圾处理上相比的。城市什么时候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一座城市花在数据上的钱和花在垃圾处理上的钱一样多的话就可以。

三、像规划供电能力一样规划计算能力。智慧城市就是告诉你买很多计算机用来处理数据,但因为有了“城市大脑”以后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计算变成城市发展真正机会的时候,任何一座城市就要像规划供电能力一样来规划一座城市的计算能力,不然当有一天城市计算能力供给不足的时候城市会运营不下去,就像今天的电力。

回过头来讲当我们修了路、修了楼、有了电以后就相当于过去的电网把计算能力、数据价值带到每一家每一户,造福每一个家庭。同样,城市大脑是机器智能的登月计划。

今天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在讲怎么让机器传感器模仿人做的事情,而当你了解城市挑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今天城市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人的智能可以解决的。社会需要引进新的智能(机器智能)让机器所产生的智能来解决人类发展的问题。就像今天再也不可能靠人力来修建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一样,如果没有工程机械的东西来延展人类自身能力的话是没有可能实现的。

所以机器智能实际上是告诉大家,只有人的智能世界是不够用的,城市的复杂度远远超出人类本身的智能可以解决的,但是人类可以发明出一种新的智能——机器智能,用机器智能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而机器智能可以带动的科技会远远超过我们今天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