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無論哪個公人押送武松,即便是董超薛霸,也沒什麼兩樣

大家都知道董超薛霸押解過林沖和盧俊義,沒少讓兩位吃了苦頭。所以有人假設押解武松的公人是董超薛霸的話,恐怕就沒了行者武松了。我就想說,不可能的,就是再來兩個董超薛霸也不濟事。口說無憑,咱們去原著中找找細節。武松共有兩次被押解。第一次是殺了西門慶、潘金蓮,第二次是因為醉打蔣門神,被張都監陷害,咱擼起袖子,泡起茶一一來看。

《水滸傳》無論哪個公人押送武松,即便是董超薛霸,也沒什麼兩樣

行者-武松

武松第一次被押解:武松為兄報仇,殺了姦夫淫婦西門慶潘金蓮,被刺配兩千裡外的孟州城。押解武松的兩位公人並不是陽穀縣的當差,所以不存在武松曾是他們的領導,一路受照顧一說。武松犯下殺人案件之後,一干人等(包括王婆、何九叔、鄆哥、四家鄰居、西門慶妻子等)被押解到東平府。因東平府府尹陳文昭愛惜武松是個有義的烈漢,所以經常差人看望他,因此武松在牢裡並沒有受到損害,而且陳府尹把武松的卷宗都改的輕了:“王婆生情造意,哄誘通姦,立主謀武大性命,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又令本婦驅趕武松,不容祭祀親兄,以致殺傷人命,擬合凌遲,武松雖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仗四十,刺配兩千裡外,姦夫淫婦雖鈣重罪,已死勿論。”又讓心腹人拿了密書,去京師替武松打點。所以,因為“情義”,武松得貴人相助。原著中寫:在路上的兩個公人也知道武松是個好漢,一路上小心服侍,不敢輕慢他。武松見他兩個小心,也不和他計較,包裡有的是金銀,路過酒肆買酒買肉,和兩個公人吃。武松這裡的給公人買酒肉完全是自願的,看他們夠義氣,而不是像林沖一樣,趨炎附勢的去包辦,一味獻媚討好。到了十字坡被蒙汗藥放到之後,張青勸武松殺了兩個公人,如果願意落草,可以去二龍山寶珠寺找魯智深。大家看武松這時候是怎麼說的:“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的硬漢,這兩個公人於我份上只是小心,一路服侍我來,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所以武松絕對是吃軟不吃硬的,他強任他強,老子武二郎,哈哈,籃球友都熟悉這句話。(他強任他強,老子尼克楊)

《水滸傳》無論哪個公人押送武松,即便是董超薛霸,也沒什麼兩樣

武松醉打蔣門神

武松來到孟州城:到了牢房裡,一棒囚徒上來就給武松說了,有錢趕緊送禮。武松說:“感謝你們眾人指教我,小人身邊略有些東西,若是他好問我討時,便送些與他,若是硬問我要時,一文也沒。”再來看與差撥的對話,差撥意思就說:看你也像個懂事的人,別讓我直說了,你是打虎好漢,如果不懂這事,來我這教你連貓都打不了。武松說:“你到來發話,指望老爺送人情與你,半文也沒!我精拳頭有一雙相送,金銀自留了買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後來又有幾個公人叫喚武松,武松應道:“老爺在這裡,又走不了,大呼小喝做什麼”。武松連說兩個“老爺”,對好意提醒自己的獄友卻自稱“小人”,大家是不是想到了對店小二自稱“老爺”,對董超薛霸說“小人”的林教頭了。施恩背地好好招待武松時,武松以為是酒飽飯足就殺頭,也是毫無懼色的該吃吃該喝喝,嘛事也沒往心裡擱,一覺睡到大天亮。英雄氣概可見一斑。

《水滸傳》無論哪個公人押送武松,即便是董超薛霸,也沒什麼兩樣

武松第二次被押解:武松因張都監陷害入獄。實際是蔣門神躲在張團練家中,買通張都監設計陷害武松,上下都使了錢,知府給蔣門神做主,要結果了武松性命,上下都收了錢財,只有當案葉孔目(高級吏人)不肯,武松性命因此得以保全。武松因“情義”再遇貴人相助。隨後在施恩的幫助下,輕判了武松。隨後施恩來給武松送行,送衣服銀子和兩隻熟鵝。武松見兩個公人不懷好意,一路上便自己將掛在刑枷上的兩隻鵝先後吃了。走到了離城八九里路時,遇見兩個提著朴刀的人,武松見他們擠眉弄眼就知道不正常了,又走了數里路,來到“飛雲浦”。武松說:“我要淨手”,然後一腳一個踢飛兩個公人下水,那兩個拿刀的漢子望橋下跑,武松把枷一扭做兩半,追下橋來,先驚倒了一個,望那個跑的人後心一拳打翻,拿起朴刀結果了他們性命。原著中的描寫並不像電視劇中的一樣,是武松先動的手,四個人沒來得及反應就被打翻了,乾淨利落。武松自己打蔣門神前就說:“憑著我胸中的本事,平生只打硬漢,不明道德的人”。

《水滸傳》無論哪個公人押送武松,即便是董超薛霸,也沒什麼兩樣

武松打鬧飛雲浦

所以,結論就是,即便是被大家公認的壞差人“董超薛霸”,要是去押解武松,也絕對討不了便宜。武松所謂的“硬漢”就是指對自己強硬的人,所以,情義武二郎不同於林沖、盧俊義的為人,絕不會悽悽慘慘的低三下四,這是一個人骨子裡的性格決定的,況且,那個時候的差人大同小異,不會有太大差別,有差別的只能是當事人自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