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鎮:紮實做好“漏評、錯評、錯退”專項治理工作

最近,行走在高山鎮的村村寨寨,總能見到一些人,他們三三兩兩,進村入戶,瞭解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掌握他們的住房收入,詢問他們產業發展,告知眼下的教育醫療政策……好奇心的驅使,與其中一組同行。

一路上,他們細心瞭解百姓需求、耐心講解黨的政策、真心服務群眾;晚上,召開群眾會,按照“群眾提、大家評”的方式,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逐人逐戶核實。

他們,不分白天黑夜,捨棄週末,集中火力,為工作忙得不亦樂乎,這是高山鎮開展“漏評、錯評、錯退”專項治理,聚焦問題抓整改、齊心協力促脫貧的縮影。

高山镇:扎实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

研判會議持續整夜

5月22日晚,雖然已是深夜2點,鎮政府三樓仍然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紅房子組譚某某,長期在外務工,月收入3500元,妻子也在外務工,月收入2000元,其子女在務工地讀書,收入不錯,吃飯穿衣不愁,但是老家房子破爛,住房沒保障,不知是否屬於漏評?”譚家村指揮所所長劉軍如是彙報。

“這一戶雖然從表面情況看,住房確實沒保障,但從其收入看,因為子女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支出不多,而夫妻二人收入又足夠支出租房費用,所以可視為住房有保障,不屬於漏評。”分管脫貧攻堅負責人這樣分析。

“他能長期務工,又有收入保障,即使將來回家居住後,可以通過‘補短板’方式解決其住房無保障問題,不屬於漏評”,另一名參加研判的人員這樣說。

類似的研判,一共涉及到13個村(社區)“邊緣戶”166戶。

“每一戶都必須全面瞭解,實事求是,本著負責的態度認真核實和仔細斟酌,最終拿出研判結果。”問及為什麼要這麼長時間時,參加研判的人員回答道。

據瞭解,該鎮的研判會從晚上7:00持續到凌晨4:00,最終研判出漏評或新增戶12戶、錯評戶3戶。

高山镇:扎实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

政策宣講不分場合

“進入建檔立卡戶,首先要寫申請到村裡,然後村裡面組織人員進行入戶核查,經過群眾評議、村民代表評議……”途經旋溪村時,村委會的高音喇叭大聲地發出這樣的聲音。

利用“兩微一大”宣傳講解脫貧攻堅政策只是該鎮政策宣傳的方式之一,群眾會、院壩會、田坎會宣傳,在這農忙季節,也屢見不鮮。

方家蜜梨基地裡,30餘名群眾正圍坐在田埂上,方家社區指揮所所長正在給他們講解建檔立卡戶的退出程序和非貧困戶按照什麼程序進入精準扶貧系統。

同時,該鎮還積極組織305名幫扶責任幹部開展好感恩和法治教育,引導群眾圍繞黨的政策好、人居環境好、社會風氣好、幹群關係好來表達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

據悉,通過政策宣講,積極引導農民新組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28家,其中發展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12家,存欄牛3600餘頭,種草1000餘畝。

高山镇:扎实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

入戶核查不走過場

為了抓好政策落實,13個村級脫貧攻堅指揮所對所有農戶進行入戶核查,重點針對非建檔立卡的低保戶、危房戶、重殘家庭等十二類邊緣戶的核實調查。

“不僅要問情況,看實情,還要了解具體的收入途徑。”高橋指揮所成員張雄飛如是說。

據瞭解,全鎮13個村級脫貧攻堅指揮所正在對3370戶非貧困戶建立臺賬,重點對166戶邊緣戶進行了仔細的核查,並建立“一戶一檔”,對1243戶建檔立卡戶進行了比對,有3戶為“四有人員”,屬於錯評,立即按程序清退。

為保證能客觀具體瞭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入戶調查時,除了解被調查戶外,還要對左鄰右舍、街坊領居的情況進行一併瞭解和掌握。

督查檢查不留情面

為了深入查找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存在問題和短板,高山鎮專門組建督查問責組,通過暗訪、座談、查閱資料等形式,加強督導,對13個村級脫貧攻堅指揮所深入開展駐村幹部作風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針對駐村作風不實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使不在狀態的幹部調整狀態,讓混的幹部幹起來。

“鐵汞壩社區在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不明顯,建議納入第一期‘營養餐’關愛對象。”在高山鎮第九次黨委會中響起這樣的聲音,氣氛十分嚴肅。

高山鎮以幹部“營養餐”關愛行動為抓手,根據《2018幹部職工績效目標考核辦法》按月對鎮直各部門、13個村級脫貧攻堅指揮所工作開展情況、幹部履職情況進行評議,對存在問題的單位及個人要求限期整改,對不按要求落實整改以及排名靠後的幹部啟動“營養餐”關愛行動,絕不留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