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高考落榜,離家出走!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只會毀了孩子!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做父母最大的願景,在安徽巢湖有這麼一個孩子,名叫張哲,今年13歲,然而他的經歷卻是與眾不同的,在10歲的時候就已經踏入高考的考場,然而並沒有像之前新聞報導的神童一樣順利考上大學,最終名落孫山,13歲的他已參加了三次高考,今年考了394分超過三本7分,然而卻沒有被一所學校錄取。張哲留下一張字條,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了家……6天后,張哲終於露面,並被送到了之前聯繫好的復讀學校。

13歲少年高考落榜,離家出走!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只會毀了孩子!

據張哲的描述,在一週前,因為某件小事,張哲撒了個謊,父親知道真相後就用廢棄的電線狠狠的抽打了張哲,身上留下幾道血印。但是,從父親的口中得知,之所以鞭打兒子,並不僅僅只是因為他撒謊。更多的是因為,張哲學習不下功夫,此次沒考好主要是張哲平時不喜歡看書和做作業造成的。由於張哲沒考好,導致他今年又要多花幾萬元。

據悉,張哲考試失利後,父親狠狠的訓斥了張哲,這也最終導致了張哲的離家出走。但是,自始至終,張父一直都在否認自己並沒有強迫孩子去接受不屬於自己年齡段該承受的學習知識,當初跳級也是張哲自己的選擇。

13歲少年高考落榜,離家出走!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只會毀了孩子!

提到是不是因為覺得張哲聰明所以才讓他跳級,張父的情緒表現的很激動,他表示他沒有強迫過張哲:“他那麼小的孩子,我怎麼知道他聰明不聰明。他在學校說老師講的太簡單不想聽,想做難的題,我沒有反對就讓他準備一下,就跳級了。”

張父一直都在強調,他自己本身沒有什麼文化,當張哲在學習的過程裡碰到困難根本無法給予正確的指導,不能在學習上給他任何的幫助。而張哲在信中提到要找一位幫他“長本事”的人,也就是想找一個引導他學習,幫助他考上大學的人。

當問到張父,如果朋友或者其他人的孩子想要跳級的話會給出什麼建議?張父不假思索的說道:“我不贊成。”張父一直都認為,如果有的孩子家裡學習氛圍比較濃厚,孩子的家長文化水平比較高能夠引導孩子學習,那他也並不反對別的孩子跳級。但孩子的家長如果像他一樣,文化水平不夠高,不能在學習上幫助和引導孩子,那就不應該跳級。

13歲少年高考落榜,離家出走!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只會毀了孩子!

十幾歲參加高考的孩子每年都會出現那麼一兩個,已經算是屢見不鮮了,這些被冠以天才以及神童之稱的孩子,幾乎都有著不同於同齡人的經歷,他們成功時收穫到其他人的讚美,羨慕,收穫到家裡人的讚許,獎勵,然而,在收穫這些的同時,孩子所缺失的,我想很多父母應該都不會在意,那就是童真。

那麼在失敗的時候呢?自不量力,差勁,各種各樣的評論如潮水般湧來,這些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講是不應該去承受的。

兒童成長有其自然的規律和法則

芝加哥大學的本傑明·布朗博士在《人類特質的穩定和改變》中寫道:從受孕到四歲,個人發展了其智能的百分之五十;從四歲到八歲,則發展另外的百分之三十······。這說明了智能的成長在幼年的早期發展非常迅速,而且早期的環境對這方面的發展也可能有很大影響。”

13歲少年高考落榜,離家出走!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只會毀了孩子!

所以如何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非常重要。蒙臺梭利強調兒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獨立個體。成人必須重新看待孩子,發現孩子存在的價值,而不是任意將自我意識強加在孩子身上,用填鴨式的教育去強迫壓抑孩子學習,而抹滅了兒童人格意識。

幼兒教育的本質和意義,主要是幫助幼兒生命完美地成長。因此,蒙臺梭利認為,幼兒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入小學做準備的,過去我們說幼兒教育是為入小學打基礎,現在我們經過研究,認為這個目標太簡單,目標太短淺。蒙臺梭利認為,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意義是為兒童完美的一生做準備的、打基礎的。不僅僅是為了入小學做準備,而是為兒童奠定品格和智慧的基礎。從小培養孩子終生學習的好習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