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人生不能落榜—獻給高考不理想的父母孩子們(原創)

——奉獻給高考不理想的父母和孩子們

第一節課:

實話實說:

主講人:楊女士

我們全家人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女兒劉黎高考只得了368分,落榜了,這意味著三年來我和女兒的辛苦努力化成了泡影,我和女兒一時都很難接受。

自從劉黎上高中以來,我們全家就進入了“備戰”狀態,尤其是我這個當媽媽的心裡的這根弦就蹦得更緊了,好像要高考的不是女兒而是我。為了能給她節約更多的時間,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和她爸爸商量給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起初她爸爸並不同意,是因為她們學校離我上班的單位比較遠,每天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擔心我的身體吃不消。而且照顧女兒就沒時間照顧丈夫,他也很需要我的陪伴,可是我覺得孩子的學業更重要,軟磨硬泡下她爸爸也就勉強同意了。

這樣我就和女兒搬了過來,每天給她洗衣做飯,照顧她的生活起居,三年來她的襪子內衣內褲都是我洗的,我想她的時間很寶貴,學習比什麼都重要,只要她能考上好的大學我這個當媽媽的累點兒也是值得的,而且從小她的生活也都是我來照料,也習慣了。

孩子也比較聽話,學習也比較用工,節假日也很少出去玩,這讓我心裡寬慰了很多。但她的成績並不太好,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她學得很吃力。這樣我又給她報了這兩科的補習班,每週六各補兩個小時,週六我也要早起給她做早餐,她的營養很重要。送她到補習班,她補課時我就在外邊等著,再陪她回家,我怕她孤單,學得太累了會煩。這三年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來的。

臨近高考的時候,我發現孩子有些煩躁,經常坐立不安,有些學不進去了,我就勸她,安慰她,越是這樣孩子越是心神不寧,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感覺我比孩子還緊張。有一天,我又來勸孩子的時候,劉黎竟然衝我嚷了起來:“你能不能少說兩句啊,嘮叨得人心煩死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和女兒幾乎是在一種難言的微妙的尷尬中度過的,看到女兒煩,不敢多說,可是又不忍她這樣難過和浪費時間。孩子的爸爸知道這個情況後,我們全家人出去吃了頓飯,她的爸爸也說服了我,不要太關注孩子的學習,不要給她施加壓力,我覺得也對,就降低了對孩子的要求,時間上抓得也不那麼緊了,偶爾主動帶她去玩,讓她放鬆心情。

我覺得我能做的都做了,滿以為她能考得不錯,至少也能考上二類本科。沒想到竟然只考了這麼可憐的一點分數,我不甘心的是我和女兒三年的辛苦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哎。

儘管我很不滿意,但看到孩子很難過我也就沒說什麼,強裝笑臉來勸孩子,可是怎麼勸也沒有用,孩子整天不出屋,很少說話,經常失眠,不願意吃飯,短短几天就瘦了一圈,我也怪心疼的。

儘管我沒直接責怪女兒,安慰她以後還有機會,但我始終不敢看她的眼睛,是不是女兒察覺到我內心並沒有真正的接受這個現實,她才不開心的?可是一想到孩子將來可能找不到好工作我的心裡就急得不行。從小到大,我一直在告訴她要好好學習,只有考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才會有好日子,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爭氣呢?

我不知道怎樣能讓孩子和自己勇敢面對,早點開心起來?還有我們是該復讀一年還是讓她上專科或民辦大學,您能幫幫我們嗎?

第二節課:

實案分析:

一、母親對高考過於關注增加了劉黎的心理負擔

對於孩子來說,大學是一個美好的嚮往,是實現夢想的階梯;因為夢想如果實現了,就給人生增添了奇麗色彩,沒有實現過程也充滿了魅力,在這個奮鬥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所以人們才孜孜不倦的追求。對於父母來說,大學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是人生的一個保值單。這樣夢想被塗上了功力的油漆,也就是施加了無形而且巨大的壓力,給孩子一個錯覺:考上大學人生就有了價值和保障,否則,一切就都玩了,包括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孩子們在重壓下艱難前行,有些孩子挺過去了,有些孩子被壓垮了。

劉黎就是典型的被這樣的觀念壓垮的孩子,高考前就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緊張反映,失眠、多夢、食慾不振,身體機能下降,大腦的反映速度變得遲緩。一走進考場,劉黎就感覺到緊張壓抑,擔心自己考不好,而且考不好會怎麼辦這樣的念頭不斷在腦海裡出現,是劉黎不能專注答題。每做一道題都小心謹慎,害怕出錯,一遍一遍的修改檢查,本來作對了的也改錯了毛病,更浪費了很多的時間,會的題也沒有答完。按照實際能力和模擬考應該的450分左右,因為壓力過大造成考試怯場,結果影響了發揮功虧一簣。

二、母親的就業觀和教育方式使孩子陷入了心理困境

劉黎的媽媽的就業觀念還固著在十幾二十年前大學生匱乏的年代,那時的確是有了大學文憑就有了就業的最佳資本,就有了高收入和晉級的最大機會,有了相應的社會認同。隨著大學生的人數劇增和文憑的貶值,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不僅看你的文憑,更看重你的水平。

由於劉黎同學的媽媽對就業狹隘的認識,除了逼著陪著孩子學習僵化的書本知識外,沒有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當孩子落榜後,就產生了極大的挫敗感和無能感(因為18歲的女孩還不能生活自理需要母親的照顧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挫敗),什麼都做不了惶恐無助,覺得前途渺茫人生暗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心理困境。

三、期望和反差太大使母女難以接受

楊女士用了很多的時間講述女兒高中的三年她的付出,從中可以看到她的失望有多麼的強烈。人的失望情緒和付出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在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的情況下,心理預期越高,付出越多,失望情緒就來的越猛烈和持續。

楊女士母女這三年來都付出了很多,也抱有較高的期望,滿以為至少能走二本,沒想到孩子考試是過於緊張,發揮失常,分數偏低,所以對這樣的結果一下子很難接受。女兒的失望主要是針對自己的;在女兒的失望中還摻雜著對母親的內疚、對前途的憂慮、下一步如何走的茫然。母親的失望主要是針對女兒的,覺得女兒不爭氣,辜負了自己的期望和付出,當然還有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儘管母親看到了孩子的沮喪,沒有指責抱怨,但媽媽的失望會不經意地寫在臉上,讓空氣變得沉重緊張。媽媽不敢看孩子的眼睛,實際上是怕孩子在媽媽自己的眼睛裡讀出不滿,這一切孩子能感覺到,尤其劉黎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屬於內心體驗型的,對外界負面的信息極其的敏感,這一切都會無形中擴大劉黎的挫敗感,使她一時難以接受和麵對。

第三節課:

父母對策:

一、 暫時遺忘,給孩子一個心理緩衝帶

儘管劉黎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參與得不多,但在劉黎母女出現焦灼和困境時父親的調解會使緊張的關係變得緩和驅散陰霾,請父親幫忙用理性的愛擾動母女間的困境,全家人一起去做一次行程為一週左右的旅遊,讓大自然的巧奪天工,熱烈奔放,坦蕩自然的大自然滌盪內心的壓力和焦躁。切記一定要三緘其口,決不提及高考、就業之類的事,能引起不愉快的聯想的事也要儘量避免,用親情和愛滋養失望沮喪的情緒。

不是逃避,只是一種策略,暫時遺忘,給女兒和媽媽一個心理緩衝,當大家心情平靜了,高考落榜的衝擊變小了,自然課以心平氣靜的商討未來的計劃了。

二、母親的接納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

表面上,母親不接納的是孩子高考落榜,實際上母親不接納的是自己。從小母親就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付出了很多;幾乎每天都在灌輸學習和分數、名次的重要,學習上陪伴,生活上照顧,風力雨裡接送……,孩子的成功就等於自己的成功,孩子的失敗也等於自己的失敗,母親真正不能接納的是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敗。母親首先要接納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任何事情,你越是想和它對抗它反而反彈得更厲害,相反,你如果接納它,它就被吸收和融化最後消失了。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失敗,不能從失敗裡走出來,失敗給我們的教益有時比成功大得多,當我們學會在負面的事情中尋找正面的意義時,我們就會欣然接納了。

當孩子看到母親變得堅強,會思考,愧疚和憂慮自然隨之減輕,重新振作起來。

三、給孩子更多的精神支柱

自古華山一條路,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的狹窄思維,使媽媽和孩子都如驚弓之鳥,造成輸不得也輸不起的心裡困境。

當家長把學習的目的聚焦在所謂的文憑上時,文憑的含金量就便低了。其實真正的學習的目的是學習思考,學習認識問題、處理問題,擁有實用的技能。

考不上一流大學我們可以上普通大學選一個適合孩子的專業,培養孩子一流的思考力,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流實用的技能,這才是當今社會真正需要的,孩子自然會從中找到自信和快樂。

家長和孩子的精神支柱只有上好大學這一根時,自然倒不起,倒了天就塌下來了,但如果我們有了上述諸多的精神支柱天就會被擎得更高。

第四節課:

家長作業:

一、家長調整就業觀,瞭解企業學要什麼樣的人才

家長的就業觀對孩子的發展成長影響很大,只有重點院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狹窄的就業觀給搞考生帶來了城中的心理負擔。首先,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可能會找到好工作,但並不是所有的高等院校的畢業生都能找到好工作;其次,選擇專業比選擇院校更重要,第三,人品和能力比文憑更重要。

現在的企業更需要這樣的大學畢業生:身體健康,舉止大方得體,自信但不自負,謙虛穩重,有責任心,有團隊意識,能正確給自己定位,善於溝通,誠信,踏實,勤奮……

二、暑假期間鼓勵孩子去打工,瞭解社會

如果不瞭解社會就很難上好大學,好多大學生大學四年是在渾渾噩噩中混過來的,當大學畢業後就業找工作中碰壁時抱怨大學沒有用。

大學中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更重要的事學習獨立的生活能力,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分析、判斷的能力,溝通合作的能力。在以往的學習生活中,孩子們沒有這方面的實踐和體會,學習觀念比較狹隘,不知道人生和社會才是最好的大學。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儘早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把心中理想化空想化的社會變成實實在在的人和事,經歷過被拒絕,被否定,被批評,委屈冤枉和身體的苦累,心裡才能真正的成熟,才知道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取文憑,而是讓自己更適應社會,智慧而堅強。以這樣的心態走進大學,大學才有意義,文憑才有分量。

三、幫孩子選擇一個適合她的專業

首先,選擇專業要根據孩子的性別,性格,喜好,還要根據所在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趨勢。比如,劉黎的性格比較內向,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內心體驗比較豐富,善於思考,穩重,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學習心理學和藝術,也可以從事管理。

其次,選擇正在興起的一些職業,比如生物技術,航空航天,心理學,旅遊酒店管理等。

三是選擇看似過時實則急需的行業,比如工商管理。現在好多企業找不到有專業知識的管理者,剛畢業的又找不到工作,讓人們覺得工商管理沒有用。實際上除了學校只教空洞的理論不注重實踐外,還是學生們的學習動機不明確,目標模糊,不知道怎樣才能真正的能成為優秀的管理者。在你選擇某一職業那一刻起,就要進入角色,把自己假象成一個管理者,想真正的管理者那樣管理自己要求自己,瞭解一個真正的管理者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素養,並把這些化為己有。這樣任何行業都是最搶手的行業。

四、給孩子一些進入社會前的建議或者忠告

下面是一位董事長給大學生的18條建議,選幾條送給孩子:

1、一定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

2、仕途、商界、學術、大致說來,每個人都註定要走上三條道路的某一條,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不妨以作為思考的出發點,只有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3、專業無冷熱、學校無高低,沒有哪個用人單位會認為你代表了你的學校或者是你的專業,千萬不要因為你是名牌大學或者熱門專業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以為你的學校不好或者是專業冷們而自卑。

4、千招會,不如一招熟,十個百分之十並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所以,你必須要讓自己具備核心競爭力,“通才”只有在“專才”的基礎上才有意義。

5、不逃課的學生不是好學生。一定要掌握學習的主動性,不要像讀中學一樣被老師牽著鼻子走。逃課沒有錯,但是不要逃錯課。同時,既要逃課,又要讓老師各給高分。

6、大部分女生將電腦當成了影碟機,大部分男生將電腦當成了遊戲機,大學生要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但是,很多時候電腦會成為浪費時間堂而皇之的藉口。有電腦的大學生可能大學畢業的時候還不會Excel,不會做一個像樣的PPT。

7、.做事不如做人,人脈決定成敗。一個人有多少錢並不是指他擁有多少錢的所有權,而是指他擁有多少錢的使用權。三十歲以前靠專業賺錢,三十歲以後拿人脈賺錢。所以,請好好珍惜大學生期間建立起來的人脈關係。這幾年你認識的朋友可能會是你畢業以後最寶貴的財富.。

8、愛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是不可以製造。

9、大公司是做人,小公司就是做事,進入公司工作以後,必須儘快融入寫字樓政治,在寫字樓的政治鬥爭中,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

10、大學期間一定要多去圖書館多去自習室,很多書你現在不讀,一輩子就再也沒機會去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