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孩子還能這樣成長!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指出: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因此,想要促進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是培養他的成長型思維,而不是隻關注成績。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偏向於關注成績這一結果,而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在意的是我是否有所成長。

高考落榜,孩子還能這樣成長!


固定思維的孩子通過成績,來判定自己是個優秀的學生或是一個差的學生。2019年上映的電影《最初的夢想》,講的是一個高考落榜的男孩,選擇了自殺。他的父母一直告訴他,他是一個優秀的孩子,可以贏得一切。這就是典型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固定思維的孩子。他的自我判定就是一個可以贏得所有考試的厲害的孩子。當他一直可以考得100分或是保持門門優秀,他更加鞏固這樣的想法,希望確保自己的永遠成功。哪怕在不斷的學習中,遇到不懂的、不透徹的地方,他也極力掩護,或者忽略或者逃避,以保證優秀的表象。

當他高考落榜,鐵一樣的事實擺在面前。固定思維的孩子就覺得他失敗了

,‘’優秀孩子‘’的標籤沒有了,他徹底成為了一個失敗者。當出現了這樣的判定結果後,他就非常容易有極端行為。他沒想過,他還可以努力呀。因為再去努力太丟人了,失敗者才需要努力,我要繼續努力就烙下失敗者的印記。

高考落榜,孩子還能這樣成長!


成長思維孩子透過分數,評估自己的能力。無論他現在是50分,還是100分,他都可以坦然接受。因為他相信能力是可以培養,分數是學習情況的反饋,通過這個階段反饋,才可以看到原來的方向與方法是否合適,從而調整錯誤向前走。

對於成長思維的孩子來說,如果我是高考狀元,那麼就到了該到更高學府去深造的時候了,只有不斷繼續嘗試與努力,才有成長。而如果高考落榜,雖然失落與痛苦,但也只能證明我還沒達到目標,還需要加油和解決目前學習上的難題。我可以選擇重讀重考,也可以選擇合適的院校,儘管道路不一樣,但是我仍然是要學習,並從學習中獲益與成長。

努力是成長思維孩子的追求,他們高度關注的是通過自身努力,來提高水平。

由此可見,成長型思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提升自我。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形成這樣的思維模式呢?

高考落榜,孩子還能這樣成長!


首先,父母同樣需要成長型思維。很多父母離開大學校園就拋開了書本,在生活中崇尚燈紅酒綠。《禮記》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想要培養孩子,父母需得先以身作則,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知名兒童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在《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中,提出了‘閱讀循環圈’理論。循環圈由“選書”、“閱讀”和“回應”組成。孩子的自我約束力與專注力是不強的,父母需要不斷幫助孩子完成閱讀圈,完成一段段愉快的閱讀經歷,才能激發良性的閱讀旅程,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父母的陪伴、共讀才能最大程度激發孩子的興趣,而父母的閱讀及學習習慣則會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共同學習的家庭氛圍更好地幫助形成孩子不斷學習的習慣。

同時,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儘量避免給孩子貼標籤。“神童”張炘煬,兩歲半認識1000多個漢字,用兩年上完小學,10歲考入大學,13歲考上北工大研究生,16歲成為最小的博士生。然而,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成名後卻逼迫父母為他在北京買一套房子,否則拒絕參加考試,為了房子,他再沒心思學習,導致24歲也沒能博士畢業,令人唏噓。父母給孩子貼“神童”“天才”這樣的標籤,或是肯定別人給孩子貼這類的標籤,容易誤導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故步自封,把心思放在虛榮上,而非踏實上進。

如果孩子做得好,父母可以更多地關注他的努力,讚揚他反覆練習,總結錯題,學習方法得當。而不是誇他天生聰慧。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父母可以跟他一齊分析原因,是學習狀態沒調整好,還是學習方法不合適。無論成績如何,父母都要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成績是一個過去的總結,學習才是終身事業。成績也並不是判定孩子好壞的標準,人格培養、人際關係、身體素質等方面的不斷成長,才能使孩子全面發展。

高考落榜,孩子還能這樣成長!


總而言之,成長型思維幫助孩子終身成長,無論順境逆境,都坦然面對,樂觀向上。父母在教育問題上,也要以成長的目光要求自己,多學習多借鑑,促進親子共同進步。“種子放在水泥地上會曬死,放在水裡會淹死,只有放在肥沃的土地上才能生根發芽。”

每一個孩子都是種子,成長思維是肥沃的土地,最大程度幫助種子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