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梅蘭芳先生在旦行表演中,根據京劇的原理,處處採用美術化的方式提煉動作,他的姿勢優美是舉世聞名的,而且所有動作都能絲毫不差地與急緩疾徐的音樂腔調合拍。京劇研究家齊如山根據梅蘭芳扮演不同角色的照片配以文字,列出十二種旦行表演的基本姿勢,並說明其區別,列入《梅蘭芳藝術一斑》。現將書中十二種身段照片及齊如山所配原文列舉如下。

梅蘭芳的藝術,在前章已略為介紹,但不過言其大概,決不能形容其萬一也。因無論何種歌唱,欲形容其佳妙,雖五線譜亦不能辨,蓋非以耳得之不可。若只用文字形容,實無濟於事,故不必多為覼縷。此章只將其各種動作姿式再為進一步之介紹,並用照片以證明之便容易瞭解,但仍不過述其大略,至其動作為剛健、為婀娜、為方正、為圓和,是否赴度應聲之處,種種情形,恐非活動電影不為功,萬非一二照片所能表現,則此章不過略示其固定姿式而已。

中國戲之組織法,各種身段不但各腳有各腳之規定,就是一種腳色如所穿之衣服不同,則身段便有分別,茲簡單分述如下:

坐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穿蟒:身體須稱偏,萬不可正坐,腰須直,身往前稍僕,左手按於腹之右邊,右手按於左手之上,兩肘稍往外張,兩腿緊靠,兩足較兩膝稍靠後,一足尖緊靠他足心,或一足斜靠於他足之後。

穿帔:大致與蟒同,惟兩肘須稍斂,兩足須前後緊靠。

穿褶子:大致亦與穿蟒同,身又較稍偏,腰可稍軟,兩肘要緊靠腰際,兩足亦須前後緊靠,有時可稍往前伸,但足尖須將裙邊挑起,蓋女子不許露足也。

穿靠:則身須較正,而不可太正,腰須直,兩手時按股際,肩亦須圓,而肘要兩張,兩腿亦須緊靠。

立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穿蟒:身須稱偏,與戲臺方向約為十餘度之斜角,此正立而言,若對人而立,或斜立背立等等,則不在此例。右手按於腹之右偏,右手按於左手之上,而稍偏右,兩肘往外張。兩肘所以外張者,因穿蟒必有玉帶,若兩肘靠身,則與玉帶相連,便顯身體無姿式,且不美觀矣。若武戲披蟒,則右手恆須端帶,兩腿緊靠,一足尖靠於他足心,萬不可兩足平立也。

穿帔:身體又可稍偏,與戲臺約成二十餘度之斜角,兩手仍如穿蟒但稍往下,且兩肘稍斂,有時可用足跟將裙子往後䠀起,或用足尖往前䠀起,以顯姿式有波紋,其所以如此者,因帔下垂較直,若裙子亦直便顯太直,故用足將裙子或前或後支出去,姿式方覺不平。

穿褶子:則身之方向與穿帔同,惟兩肘又須緊抱,且兩手稍往上,兩足則一前一後,亦須緊靠,有時可用後邊之足跟將裙子稍為支起方為美觀。

臥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睡時坐於椅上,如身前有桌,則身體稍往前僕,頭微低,以一肘置桌上,即用手指支頤,其他手則按腹際,身稍斜,兩腿緊靠,兩足一稍前一稍後,如身前無桌,則身體往左或右稍靠,仍用一手支頤,他手稍託支頤之肘,其餘身段與有桌者同。

望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不許直望,必須頭稍低,臉稍偏,眼皮一抬,以作望式。望時以手撩袖,高舉過頭,他手按於腰際,稍往後偏,手背朝裡,腰稍扭稍彎,並須踏步,如舉右手,則踏右足,舉左手,則踏左足。

指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說見第一章不再贅。(指式姿勢最多,餘於《國劇身段譜》中已詳論之,可參看。今只舉一種如下,比如,用右手往左指之式,須先將右手提於胸際,手心向下,由左往上一繞,約與鼻齊,再往右繞,去身體約一尺遠,然後再往左方算指定。指定之手,約在腰際之左,眼神亦須隨手而轉。如系旦腳,則踏步亦須與指合拍。按手指何以必須如此一繞耶?一為曲線美觀,二為交代鑼鼓,三為避寫實也。)

思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頭稍低稍歪,一手中指輕按鬢際,肘則緊靠腰間,他手輕託按頰手之肘,眼皮微微上翻,兩腿緊靠。以上系穿帶水袖衣服者,如不帶水袖,則按頰手之肘,可稍往外張,他手手背按於腰際,肘亦外張,腰稍彎,腿稍曲,足要踏步。

羞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頭往旁邊一扭,以袖一遮,惟胳膊不許橫,他手則按於腰際,腿亦緊靠。以上系穿帶水袖之衣服者,如無水袖,則遮蓋之胳膊須橫,他手可往後背於腰際。

以上系手中無物,只全身之姿式,不過略舉數種,其餘笑、哭、怒、愁等,亦皆有規定,不必再事覼縷矣。

託物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託物如託茶盤、香盤等等,大致須用左手,以大指按盤邊,小指微翹,以其餘三指託之。中指猶須吃力,手腕須往後翻,盤子去臉約一尺餘高,約與額平,右手按於腰之左邊,惟須稍微靠下,因左手既橫,右手須較直也,若穿無水袖之衣服,則右手可叉於腰際,手心須朝外,而托盤之手則須稍微靠前,身往前僕,下頦約與左手腕成一平行線,立時亦須踏步。

提物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提式如籃子、包裹等物,恆用之,亦多用左手,手式之遠近前後,與託物大致相同,惟須較低,以中指託籃繫,大指尖稍按之,手高約與乳齊,右手亦按於腹之左偏,仍須稍微靠下,身亦往前僕,一足可稍往前,以便他足跟將裙子支起,如穿無水袖之衣服,則右手可叉於腰際,肘稍外張,而提籃之手,則須稍微合攏,以成兩膊一直一橫之式。

搬物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搬物之時頗不多,只搬椅子數種而已,搬時椅須外偏,將身子之正面讓出,椅面與腰平或稍高,切不可太低,尤不可在正面搬之。

抱物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抱物約分兩種,一為單抱,如抱令箭或刀槍等是也;一為雙抱,即文字所謂「捧」,如食盒、妝盒等是也。單抱皆用左手,握刀槍柄頭,手心由裡往後往外翻去,以指之節按於腰,肩膀須圓,右手若持鞭,則須高舉過頂,鞭頭微斜,不要太直,或平舉於前,高於胸齊亦可。

捧物式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雙抱曰捧,兩手捧物,亦須將該物置於腰際之左邊,左手持物之外邊,右手持物之裡邊,要將身體之前面全部讓出,身子往前稍僕,並稍往左歪,以顯物重之勢。

以上系關於手中持物者,亦只舉數種,餘可類推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