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一生哭泣的耶路撒冷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一生哭泣的耶路撒冷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5日报道:以方称,哈马斯武装力量计划用武力突破边界。而据巴勒斯坦方面的消息说,截至14日晚间,已有60名巴勒斯坦人被杀,2400多人受伤。由此,作为世界历史上一个长久以来饱受战乱的热点地区,耶路撒冷人民又一次陷入战火的哭泣之中。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一生哭泣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阿拉伯语:القدس الشريف 、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ירושלים 、拉丁语: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被誉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

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实际控制。

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著名景点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作为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在历史上多次被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轮番统治,也多次在破坏后重新修建,既是世界瞩目,也是命运多舛,一生哭泣的悲伤城市。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一生哭泣的耶路撒冷

犹太教的发祥地和教徒们心目中最圣洁的地方

公元前1028年,扫罗王及其继承人大卫王将各部族联合成一个民族。公元前1004年,大卫王将首都迁建到耶路撒冷,并把约柜移置至此,从此确立了耶路撒冷在犹太人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后来,自从大卫王之子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立犹太人的第一圣殿后,耶路撒冷就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

因此,在旧约圣经中,耶路撒冷被提到过700多次。2000年耶路撒冷统计年鉴显示,该市市内拥有1204座犹太会堂、158座教堂和73座清真寺。

旧城内锡安山上的西墙是公元70年遭罗马帝国摧毁的第二圣殿残留的遗迹,原第二圣殿庭院西侧的围墙,是犹太教徒的朝圣地。相传罗马人占领此城时,犹太人每逢安息日常来西墙下哭泣哀悼,以寄托对故国的哀思。此后,各地犹太人亦常来此嚎哭,故又称“哭墙”。该墙已成为阿克萨清真寺西院墙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著名的大卫塔、圣安妮教堂、圣雅各教堂等具有浓郁东方色彩的建筑和众多的古犹太会堂等。

被毁前的耶路撒冷,因为圣殿内的至圣所藏有约柜,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只有大祭司一人才有资格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而以色列全体男丁必须一年三次来到耶路撒冷,过宗教节日。作为犹太教的发祥地和教徒们心目中最圣洁的地方,耶路撒冷是该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民族复兴的象征。长期以来,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的象征价值始终未变:一直是犹太民族的精神中心、民族身份的象征。

直至今天,全世界的犹太人无论流散到何处,礼拜祈祷时总是面向耶路撒冷,建筑如果可能也设计成朝向耶路撒冷,朝向至圣所在的地方。今天,西墙,作为第二圣殿的残迹,是犹太教除圣殿山以外最神圣的地点。

因为耶路撒冷对于犹太人的向心作用,和犹太人对这座城市的迷恋程度是如此之强,以至于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一生哭泣的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圣地

自7世纪起到1917年,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主宰耶路撒冷长达1000多年。作为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地点,耶路撒冷被数以亿计的逊尼派穆斯林认为是第三圣地。

现在,耶路撒冷最显著的建筑物,就是圣殿山上的2座清真寺——圆顶清真寺(Dome of the Lock)和阿克萨清真寺。尤其是相传为古代先知苏莱曼(所罗门)所建的阿克萨清真寺,他在伊斯兰教的历史中意义非凡。

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52岁时,在一个夜晚被天使从梦中唤醒,骑上一匹银灰色人头牝马,追随天使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脚登一块岩石,升上“七重天”。在接受“天启”后,于黎明返回麦加。

在伊斯兰教寺院中,阿克萨清真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堪称第三大圣寺。所以,作为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地点,耶路撒冷被数以亿计的逊尼派穆斯林认为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第三圣地。

穆斯林国家很久就已经将耶路撒冷看成是一个具有特别的宗教和历史意义的城市,绝不愿意放弃。阿拉法特甚至对美国总统克林顿说到,如果他在东耶路撒冷问题上同以色列妥协,他担心自己会遭到暗杀。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一生哭泣的耶路撒冷

耶稣一生中最关键时刻度过的地方,基督教的圣地

据传,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被其12门徒之一的犹大出卖后,被犹太祭祀长和守殿官并长老拿住,罗马帝国犹太省执政官彼拉多判无该死的罪后,迫于犹太民众和宗教人物的压力将耶稣钉死在耶城外的十字架上。《圣经》称,耶稣去耶路撒冷仅仅是遵照上帝的旨意,为救赎世人之罪而死。但他死后复活,40天后升入天堂,重又回到了上帝的身旁。

对基督教来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救世主。耶稣被钉死的受难地,最后一次晚餐餐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伦娜太后于公元335年巡游耶路撒冷时又在耶稣墓地上建造了圣墓教堂等等。这些均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因此,作为耶稣一生中在最关键的时刻度过的地方耶路撒冷又是是基督教的圣地。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一生哭泣的耶路撒冷

在近3000年的漫长岁月中,耶路撒冷在不同宗教影响的背景下,历经多次外族占领和统治,在历尽难以逾越的磨难和沧桑后又几经兴衰。

在此期间,有些统治者在此大兴土木,有些统治者进行掠夺和破坏。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十字军、马穆鲁克军、土耳其人、英国人等均作为征服者在此行使过统治者的权力,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统治期间,他们在耶路撒冷积极确立本民族的势力范围,努力传播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影响。耶路撒冷也在劫难中逐渐成长、壮大,直至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历史名城,但又一次面临多灾多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