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2年前那架消失的战机吗?真被造出来了:外媒高度评价

这些年来,中国在无人机领域有着长足发展,从民用的大疆到军用的彩虹,充分体现出国产无人机物美价廉的独特优势,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尖端无人机产业走到了国外同行的前面,最近,一款销声匿迹长达12年之久的先进无人机将人们的关注焦点再次聚向沈飞。

没错,它就是早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便展示过的暗剑无人机,当时只展出了微缩模型,却也因其科幻外形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而最近一张公开照片显示,暗剑无人机已经至少完成原型机或者等比例模型机的制造。

正如其名暗箭一般,沈飞对其的定位十分清晰:未来空对空任务的超音速,超级机动,低可观测平台,隐身和作战是它的主攻方向,从外形上我们可以看到,它采用了流线型机身,大三角翼,倾斜双垂尾等一系列利于隐身的设计。

其进气道则按照惯例应用了近年来屡试不爽的蚌式进气道,猛地一看,暗剑无人机跟歼20以及FC31还有几分神似,虽然只安装了一台航空发动机,但考虑到无人机本身相对较轻,因而理论上有效载荷可以达到1吨。

还记得12年前那架消失的战机吗?真被造出来了:外媒高度评价

对于这款新锐无人机,包括比利时《空天防务》在内的多家外国媒体称暗剑无人机在人类航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甚至将其评价为全球第一款第六代战斗机,菲菲觉得,对于这种类似于捧杀的说法,我们听听就好。

当然,暗剑无人机的多项独门优势和特性确实有成为六代机标准的潜力,无人机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实际作战能力,但由于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遭受电子战,网络战之类的软杀伤,因而其可靠性尚不被一些保守观念接受。

但从暗剑无人机的外形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款具备超音速机动性能的多用途无人战机,当然也具备空战能力,这恰恰是无人机之于有人机的独特先天优势,众所周知,现代战机所能达到的高度和速度越发惊人。

所以飞行员往往都必须经过严苛的体能训练与考验,上天还得穿着特质充气抗荷服,代偿服以及氧气面罩等装备,以保证飞行员能够承受住足够大的过载力,否则,飞行员就会因为生理指标爆表而出现丧失意志的情况。

还记得12年前那架消失的战机吗?真被造出来了:外媒高度评价

而无人驾驶战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般战斗机飞行员所能承载的过载力很难超过8倍自身重量,而无人机则因没有生理限制而可以轻松超过9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先进无人机的设计概念都相当激进,就是因为不需要考虑这一点。

暗剑无人机的转向速度就超过了9倍过载力,因此在理论上,它的机动能力很有可能超过西方的有人战斗机,可以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动作,无人机另外一大优势则是在于剩下驾驶舱的位置,从而可以装载功率更大的雷达和电子设备,进一步对有人战机形成技术优势。

暗剑无人机的总体设计看起来就像是一架没有人驾驶的五代战机,优异的气动布局可让其达到2倍音速的飞行能力,超音速巡航也不是大问题,包括新式隐身涂料以及蚌式进气道也都是只在歼20和F35等顶尖战机上才能看到的技术。

还记得12年前那架消失的战机吗?真被造出来了:外媒高度评价

因而外国媒体认为暗剑无人机的实际性能将接近歼20,甚至在部分技术上超越后者,随着解放军数据共享作战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未来,将形成以歼20为编队核心,暗剑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智能集群化作战。

按照中国把一切高大上的技术白菜化的习惯,这种无人驾驶战斗机也可能走廉价,可消耗的路子,它甚至可以精简设计,帮歼20挡挡导弹,无论如何,中国这次都是走在了西方同行的前面,或许正如歼20总设计师杨伟所言。

下一代战机标准将由中国制定,正如暗剑无人机,就是把五代机先进技术一直到无人作战平台的典范,中国从过去逆向工程的单纯仿制和克隆,到如今开始在新的领域独立探索,甚至引领产业的发展,中国,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