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启东这对“双残”夫妻,村民共同守护着一个默契约定……

2018-06-22 18:39:36

她重度智力残疾,他肢体三级残疾,两人膝下无子,生活在启东农村两间低矮小平房里,靠着低保度日,风风雨雨走过半生,清贫却不抱怨……

小平房里住着低保重残户

为了启东这对“双残”夫妻,村民共同守护着一个默契约定……

“柏素平不在,早上还瞧见在家门口转悠的,这会儿不知道溜达到哪里去了。”见有人前来拜访,热心的乡邻凑了过来,帮着我们四下寻找。乡亲们说,因为患病,柏素平每天很少在家呆着,总喜欢沿着村头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肚子饿了就回家吃饭。于是,收拾屋子、洗衣做饭这些细碎活儿,全部落在了老伴黄勇的身上。黄勇今年60多岁了,身体不是很好。早些年,因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双腿不能弯曲,行走不便,平时洗菜端碗,也抖得厉害。

日子清贫却不跟村里开口

这是一户低保重残户,也是村里重点照顾的对象。“老两口膝下无子,也没有任何劳动能力,更别谈收入了,确实过得很清贫。”村干部说,由于没有任何劳动收入,两人每个月就靠着低保补贴过日子,每一分钱都算得紧巴巴。吃的,是自己家门口田里的蔬菜;穿的,是乡邻送来的一些旧衣裳……尽管日子清贫,但黄勇却并不怎么愿意向村里开口求助,他总说自己年纪大了,并没什么开销,省一省同样可以维持生活。

我们很难想象,黄勇家至今还没开通自来水。“我们煮饭洗衣都用井水,也挺方便的。”黄勇倒是觉得并没什么,这些年下来,两人也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村干部告诉我们,自来水的初装费,对两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目前村里已经跟各方在协调,看能否减免相关费用,让老黄家尽早接通自来水。

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人,村里为他们免费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吃药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服用的药物也大多可以报销,这给拮据的生活减了负。此外,当地政府会时常组织慰问,送去米、油等生活必备物资及慰问金等。

村民守护着一个默契约定

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但家中的一亩三分地,黄勇始终舍不得荒废。

“田里种些油菜,油菜籽可以榨些油攒着慢慢吃。”黄勇说,种地多亏了乡里乡亲来帮忙。因为腿脚不便,他只能干些简单的农活。5月底,黄勇家地里的油菜成熟了,乡邻们第一时间帮着收割,有些村民甚至连自家田里的庄稼都没顾得上。在村里,每年帮老黄家收油菜,已经成为曹家镇村19组村民之间达成的默契约定。

除了乡亲们,当地合作镇民政部门的志愿者,也一直记挂着老两口。这支由退休人员组成的“无限好志愿服务队”几乎每周都会到黄勇家走上一遭,洗衣晒被、打扫卫生。黄勇家所在的19组,距离当地集镇有些路程,平日里求医问药、买菜购物的“代购”活计,也全给志愿者“承包”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