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控制风险,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欲望是无止境的,股市里面风险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能够控制住风险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那么您能够做得到吗?】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利润自会滚滚而来。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截断亏损,控制被动。另一方面,盈利趋势未走完,就不轻易出场,要让利润充分增长。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甚至获利。这时候,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交易之道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头寸遭受损失时,切忌加码再搏。在空头市场中,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迟早会遭受大损失,所以在股市操作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行的。

在股市中控制风险要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

一停:停止盲目的、无计划的买卖操作,有获利的筹码要及时兑现利润,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种情况,仔细研判行情的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个股的运行规律,认真地选好股票,等待趋势的彻底转强。

三通过:当市场整体趋势重新转暖,个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后,当投资者对市场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观运行态势时,可以根据当时情况,适当加重仓位。


中国股市多年来的现状

1990年12月到2018年5月,中国股市成立27年半了,除了圈钱手段不断翻新,其他的都没有变,还是那个老样。

所以我坚持认为。中国股市这种搞法没戏,一百年都没戏,不信咱们就走着瞧。

中国股市一下跌,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老赖人家美国股市,人家美国股市上涨的时候,中国股市也没上涨啊,拉不出屎赖茅房,这不是办法。还有就是赖中小股民不成熟,中小股民频繁短期炒作造成的股市下跌。实际上股市的暴涨暴跌,都是机构兴风作浪的结果。反正就是没有管理层的责任,没有上市公司的责任。

中国股市成立以来,每年都有暴涨暴跌的行情,远的不说了,2015年的暴涨暴跌记忆犹新吧,可是每一次暴涨暴跌后,没有任何根本性的改革,一切还是照旧。比如上市公司质量问题;业绩下滑上市公司都可以圈钱问题;管理层的体制问题;独立董事不独立不懂事问题;股评黑嘴问题;上市公司退市不退钱问题;基金公司管理费旱涝保收等等等等这些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吗???一个都没有解决,而且愈演愈烈。

作为散户,我们改变不了大举,唯一能做的,就是武装好自己,没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思路,再好的市场也难有收获。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时间,平均每年8只,所以产生了一批因为长期投资而成就千万乃至亿万富翁的奇迹,使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能够深入人心。

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所以产生了一大批中产阶级。

而中国A股扩容到800只时只用了8年的时间,扩容到现在的1380只,仅用了14年时间,平均每年100只,所以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中国股市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是跌入3000点之下?是机构市,还是操纵市?

2015年上半年是牛市,毫无疑问。但现在是什么市?大多数都迷茫了。因为2015年下半年开启的暴跌宣告熊市的到来。那是否意味着熊市来临了呢?没人确定。因为啊,许多专家,包括李大霄之类的,整天在说牛市又来了,整的小散户一愣一愣的。还有的人则是专门唱空,整天熊市不离口。到底该听谁的呢?

照我说,小散户要想不亏钱,得有自己的判断呐!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还是市盈率这个指标!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上图是A股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历年来市盈率走势图。可以发现,2007年,2009年,2015年都是一个市盈率的顶峰。

2007年上证最高市盈率都有70倍了,太疯狂了。

2009年上证最高市盈率30倍,也是非常高的一个估值了。

2015年上证市盈率最高22倍左右,处于合理水平的偏高水平,但深成指市盈率高达62倍,比2009年的水平还高。2009年之后,A股经历了6年大熊市,这次,会有多久的调整?

这就是股市最本质的运行规律,很难偏离。一旦偏离,后续的调整时间也会很久。

现在A股市盈率,上证是16.6倍,还算合理。深成指是44倍,明显还是很高的,2012年最低时不到20倍的市盈率,才造就了大底和后面的大牛市。

所以,通过简单的市盈率分析,我们可以基本判断,中小板创业板大概率未来几年很难有牛市了,必须要经历估值的调整。而如今IPO速度加快,监管不断加码,正是对中小创挤泡沫的动作。不要以为只有楼市在挤泡沫,中小创同样如此。

对于目前的市场,我们究竟该如何投资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中小创不是太靠谱,因为估值太高了,而近期银行股中字头的不断活跃,似乎又在告诉你市场的真谛。到底该不该跟着市场走呢,还是坚持自己的以往观点,其实真的不用太过于纠结,关键是认清楚自己。


中国股市的两个致命性问题

事实上,在15年那轮股灾爆发之前,却存在着不少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出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外资机构。与此同时,亦有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高管,也提前实现了资金出逃的目的。显然,即使随后的股灾风波杀伤力惊人,却并未对这类群体构成太大的冲击。

不过,与这类具有先知先觉的资金相比,普通散户却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持续性大举入场的姿态。确实,对于缺乏资金、信息以及技术优势的普通散户而言,他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跟风操作。但是,凭借着“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跟风操作也为极少数的散户赢得了盈利的空间。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散户而言,跟风操作, 盲目入场的最终结局,也就是陷入深套的尴尬局面了。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显然,这就是中国股市第一个致命性问题,即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回顾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行情,实则同时具备了“下跌速度快”、“下跌力度猛”等特点。不过,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大资金大机构与普通散户的命运却大不相同。

其中,对于大资金大机构而言,它们可以在股指期货市场中,借助套期保值等功能实现灵活多样的操作策略。或许,在一个失去理性的下跌市场中,借助一些风险对冲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市值的损失风险。而对于极少数的大资金大机构而言,它们更可能利用期现交易制度的不对称性以及相应的做空工具进行顺势做空,并借此获取暴利。

然而,对于普通散户而言,因资金门槛的限制,他们却无法及时实现风险的对冲。退一步来说,即使部分散户具备了进入股指期货市场的资金门槛条件,却因资金规模占比太小,而轻易遭遇大资金大机构的“屠宰”。

与此同时,在股票市场中,由于普通散户只能局限于单向做多的操作模式,且只能允许采用“T+1”的交易策略。由此一来,实则也剥夺了普通散户日内纠错的机会。于是,在实际操作中,一旦散户买入了某只股票,则在随后的市场杀跌行情下,他们却是无法及时止损出局的。或许,对于普通散户而言,最好的日内风险对冲方式,就是逢低补仓,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差价的亏损。

显然,这就是中国股市第二个致命性问题,即市场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完善性。


为何A股仍逃不出“去杠杆”阴影?

2015年6月,中国股市上演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然而,在这一个过程中,股票市场却发生了大幅波动的表现,沪市从5178点大幅下挫至2638点,而创业板更是从4037点下挫至1571点,市场累计跌幅过半。

虽然15年下半年的那一轮下跌力度,仍比不上08年的水平,但仍然称得上股灾行情。或许,这也是一次强力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之前非理性杠杆牛市的一次快速地修复。

谈及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可谓非常疯狂。在此期间,不少打着互联网、并购重组旗号的上市公司,却获得了市场的大举炒作。在牛市中后期,甚至还涌现出一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钢铁等疯狂概念,但凡披上了互联网的概念,股票价格与市值却获得了持续性的追捧,一家普通企业市值瞬间攀升至千亿水平,也似乎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从本质上分析,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归根到底还是高杠杆惹的祸。成也杠杆,败也杠杆,无疑成为了当时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在此期间,无论是场内融资还是场外配资,都受到了追捧,而一些不为人知的隐蔽配资渠道,也因此获得了爆发式壮大,配资杠杆率达到数倍乃至十多倍以上的水平。

杠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股市上涨过程中,杠杆利于加快市场资金利用率,刺激股市的上涨节奏。但,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杠杆却会助跌股市,而15年下半年政策突然转向,并对高杠杆工具进行全面性的清理,股市随之下挫,而任性动用高杠杆工具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随即身陷困局,而在股灾末期,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甚至遭到平仓乃至强行平仓的风险,有的无法及时补充质押,而不得不任性停牌,乃至长期停牌,以保住公司的控股权与话语权,不至于发生系统性风险。

全面性的去杠杆动作,对股市冲击不少,但这更应该属于资金端的去杠杆。时至目前,中国股市的杠杆率有所回归理性,资金端去杠杆也接近尾声。但,纵观目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情况,自身采取股权质押杠杆工具的比例不少,有的上市公司自身杠杆率非常高。更有甚者,还存在多种高杠杆工具、融资工具结合使用的情况,而最近一段时期内,部分上市公司发生了债务违约的问题,这也是近期金融市场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自股市加快去杠杆以来,国内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动作却接连不断,且难言终结。或许,对于金融市场前半段的去杠杆动作,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初期的效果,但在资管新规、金融市场加快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下,似乎已经步入了后半段的去杠杆过程。

然而,对于这一个去杠杆过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端的去杠杆,而更可能属于金融市场多元化的去杠杆化过程,而其对股票市场的直接或间接冲击还是不可小觑。在此期间,对于部分杠杆率较高、偿债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也是深受冲击的。由此可见,对于近期接连出现的上市公司债务违约现象,还是给了部分杠杆率高、负债率高、现金流不佳以及偿债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

“防风险,守底线”,似乎为未来数年的金融市场定了调子。与此同时,在抑制资产泡沫的背景下,实际上也暗示出未来一段时期内,高杠杆工具再度活跃的概率并不大,支撑股市再度崛起的助推器很难在中短期内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或许,要想再度激活股票市场,要么引导更多新增流动性的入场,要么进行市场制度改革,盘活存量流动性,这也是后续值得期盼的发展方向。

在实际情况下,虽然资金端去杠杆任务已基本上步入尾声,但对于一些非常隐蔽的渠道还是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杠杆资金的隐患。例如,一些不为人知的场外配资渠道,通过对赌形式实现变相的高杠杆投资;又如,近年来部分资金借道沪港通等渠道,或利用不同市场间的灰色通道实现变相加杠杆等,这也是比较隐蔽的加杠杆行为。

但,对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力度很大,而股票市场也依旧逃不出“去杠杆化”的阴影。在实际情况下,虽然适度杠杆利于提升市场的投资活力,但考虑到前期股市受到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冲击过于严重,加上金融市场去杠杆化仍未终结,无论是存量资金还是场外资金,都会显得相对谨慎,即使如今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有逐渐回归合理的趋势,但对于具有逐利性的资金而言,在股市缺乏投资活力、缺乏赚钱效应以及加快扩容的背景下,参与热情并不高,更可能处于持续观察的状态之中。


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图形特征:

(1)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组成短线系统。

(2)60日均线确认长线趋势。

市场意义:

(1)5日、10日均线显示股价短期趋势。随着股价小幅度波动,5日、10日均线会不断地产生黄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其中有个别黄金交叉具有底部意义,个别死亡交叉具有顶部意义。而大量的交叉只能是股价变化的中途状态。为了找出其中有底部意义的那个黄金交叉或者有顶部意义的那个死亡交叉,需要引进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

(2)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变化缓慢,单独使用时很难敏感地捕捉股价的底部和头部。

(3)当5日、10日均线黄金交叉向上时,代表10日内平均买入的人已有盈利,这样可以吸引短线客入市。如果此时60日平均线在该黄金交叉之下,代表此时60日平均买入的人各有盈利,此时可吸引中、长线客入市,这样对股价有助涨作用,反之有助跌作用。

操作方法:

(1)5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周价格平均线,能灵敏地反应股价短线波动趋势,适合短线操作。

(2)10日价格平均线为两周价格平均线,能较灵敏地反应中短线股价波动趋势,适合中短线操作。

(3)60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季价格平均线,能稳定地反应股价长线波动趋势,适合长线操作。

(4)为了兼顾5日、10日短期价格均线的敏感性和60日长期价格均线的稳定性,将它们结合成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5)5日、10日均线的方向金叉向上,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上,则助涨。

(6)5日、10日均线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下,则助跌。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1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2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3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4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5

关于60线上5日、10日均线金叉还有这样一个讲究,那就是要求每一个金叉都能比前面一个金叉的位置高,只有这样的金叉才能让股价保持一个整体上涨的角度、速度不变,而一旦上涨速度变慢甚至不创新高创新低的话,那么就要考虑这辆车是不是到站了?是否需要找机会下车了?见(图9-6)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6

60日均价线方向向上时的5日、10日均价线金叉小结:

1、 当5日、10日均价线金叉时,如果60日均价线方向也能向上的话就有助涨作用。

2、 这里要注意后三金叉尤其强势。

3、 还要注意回档幅度尽量要浅,回档时成交量要萎缩,5日、10日均价线和60日均价线之间最好能通气。

4、 最好能做到每一个5日、10日均价线的金叉都能比前面一个的位置抬高,只有这样股价才能保持良好的上升通道。

5、 还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三线顺上不做空”!

5日、10日均线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下,则助跌。见(图9-7)(图9-8)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7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图8

60日均价线方向向下时的5日、10日均价线死叉小结:

1、当5日、10日均价线死叉时,如果60日均价线也能方向向下时,则助跌。

2、这里要注意后三死叉的下跌空间更大。

3、如果每一个5日、10日均价线的死叉都能比前一个位置低的话,那下跌行情还将继续。

4、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原则就是:三线顺下时往往是暴跌的开始!


卖出铁律:遵从内心 正视信号

避免陷入误区

“赌徒谬误”

投资者在股价上涨时,急于抛出股票,实现资本增值,股价下跌时,则不会及时止损,而是继续持有,避免实现资本亏损,并且期待着股价会反弹,而且连跌股票的持有时间要显著高于连涨股票,即“跌得越多,投资者越是持有”。

“处置效应”

即 投资者对盈利和亏损的股票的不同处置行为。投资者往往将盈利的股票尽快兑现,将亏损的股票拖拉不卖。结果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公司业绩优良本来 可以上升幅度更大的股票因为众多投资者的抛售,而压抑了其升幅,而一些业绩差行情无法回到历史高位的股票却因为散户投资者的集体拖拉不卖,而延长了缓慢下 跌的过程。

正视信号,该卖出时就卖出

1、经过一些时间在高位形成一个圆弧形态,并且放量急跌脱离圆弧形态运行,可说明是顶部成立,应立即卖出,反抽机会也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2、股价形成头肩顶形态后出现较大的跌幅,应立即卖出。并最终完成该形态最小量度跌幅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3、股价形成了大双头其多个小头的走势,当跌破形态劲线位后形成较大的跌势,其间的反抽始终未能重返劲线位之上立即卖出。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4、箱体整理一段时间后跌破下轨进入下跌趋势中,在跌破下轨时应立即卖出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5、股价跌破对称三角形下轨时应立即卖出,之后并一路下跌。对称三角形仅是下跌过程中的修正形态而已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6、下降三角形低点形成水平线而高点不断下移形成一条下倾线,显示抛压加大,一旦水平线跌破应立即卖出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识别庄家出货的特征:

1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该股庄家已经卖出了大部分筹码后,便再次快速拉抬股价,令其创出新高,制造出再次向上突破的假象。

2庄家抛售筹码时,一般是大笔资金出货,小笔资金拉抬。虽然庄家出货的价格并非在最高位.但套现后足以实现其预定目标。

3庄家出货时,个股的最大特点是,往上突破之时,阳线实体太短。通常有上影线,同时换手率惊人,一般高达30%以上。

4庄家出货完毕后,该股会阴跌不止。毫无支撑点位。

5庄家把股价拉至高位,当手中筹码没有脱手时,就会做成一个高位平台,并且在这一高位平台上,一边护盘,一边出货。

例如: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如何规避掉出货呢?

一、连续跌停,跌停板打开放量: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跌停出货,赔本的买卖谁都不想干,除非遇到紧急事件。比如跨境通(002640),强庄控股,跌停板打开时放巨量出货。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二、股价创新高后,继续横盘放大量,要退出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三、股价创新高收T字K线,但却放出天量:主力已经在盘中反复震荡出货,股价即将见顶回落了。这时候,投资者应当及时果断卖出。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四、双顶或三顶卖出;双头或三头卖出

中国股市捅破所有“泡沫”,跌破3000点倒计时开启,A股发生什么


献给那些不会选股和换股朋友的10句口诀:

选股应操作,操作慎选股;操股精勿多,简单准可做;

基本面选出,技术面切入;涨时甚重势,跌时稍重质;

强者常呈强,弱者总示弱;题材多借引,反转空不停;

个股看题材,题材重时效;题材未失效,个股屡成焦;

做多就多股,做空对空股;多股走线上,空股走线下;

做短挑热门,做长评业绩;热门必有量,无量多不亮;

小型带题材,主力爱聚财;转机兼改选,会前且冲远;

买单大集中,紧随多成功;飙股屡轧空,资券判行踪;

涨多换涨少,避免时过早;卖儿买老爹,确定低已绝;

多头权似宝,空项权不抱;走空避融资,走多免融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