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我們俗稱的唱歌跑調在科學界又叫失歌症,主要是耳朵分辨出不音色的變化,就類似色弱或者色盲患者分辨不出顏色的區別。這種音樂上的障礙,因為有辨別音調的困難,所以不會知道自己唱歌跑調了。哪怕這首歌已經反覆聽過很多遍了也記不住旋律的變化。

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科學家們也曾經研究過跑調的人的腦部核磁共振,他們的聽覺和語言功能並沒有任何異常。

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那麼到底是哪出了異常呢?從19世紀,科學家就對這一事情感興趣並且進行科學實驗,不過遺憾的是到現在也沒有研究出什麼結果。

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通過現在先進的醫學檢測,跑調的人左大腦前顳葉有異常,同時這也分先天性和後來事故造成的,先天性的跑調會遺傳給後代,並且發生的幾率比較高。尤其是“跑調家族”一起唱歌的時候,全家都會自嗨起來,殊不知整場都是“車禍現場”。

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後天性大腦左大腦前顳葉受到損傷也會導致唱歌跑調,例如偏癱,中風等疾病,大腦中連接知覺和運動區域的弓狀束的神經纖維如果受到損傷,就會產生後天失歌症的結果。

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最先科學研究顯示失歌症不僅唱歌跑調,而且也會影響日常生活。有三成的人也會對日常生活中的談話交流語調有認知困難。為什麼經常吐槽男朋友“鋼鐵直男“,或許不是不懂浪漫,可以讓他們唱首歌聽聽,如果跑調可能是患有失歌症,不要太難為他們了,畢竟也是個”病人“,人生已經很艱難了。

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同時失歌症還很可能是個路痴,英國著名《Nature》國際性科技期刊表明,大腦對音調的感知能力與對空間感的認知成正比的關係。並且進行了實驗來探究,分別選擇了3組人跑調的人,正常人和音樂家,對這三組人進行測試,測試內容分別是音調識別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最後研究結果是:普通人與音樂家對兩者的大腦對兩者的感知上,遠遠甩過了普通人。

扎心了,最新研究唱歌跑調的人或許還是個路痴

最後說一件關於跑調的趣事,如果你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唱歌跑調的話,千萬不要在大街上一展歌喉,一定要壓抑住自己的熱情和嗓子,如果被人聽到跑調超過1分半鐘被熱心群眾舉報的話,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扎心了,跑調的人還很可能是個路痴,人生真是太艱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