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受阻 Uber如何謀劃自己的未來?

【搜狐汽車 遠光燈】Uber是全球共享出行的領軍企業,在網約車服務、自動駕駛等方面有著先發優勢,而在遭遇了接二連三的挫折之後,Uber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戰略和價值觀。對於未來,Uber有很多規劃,但能否一一實現還需要從眼下一步步趟過湍急的河。

自動駕駛受阻 Uber如何謀劃自己的未來?

從2017年開始,Uber就陷入了“犯太歲”的境地。由於對特朗普的系列政策持曖昧態度,Uber的總部數度遭遇抗議者圍攻抗議;女性工程師蘇珊·福勒控訴上司對其進行性騷擾;因自動駕駛專利糾紛,Waymo起訴Uber;高管因侵犯顧客隱私而下臺;CEO卡蘭尼克正式辭職;CEO、COO、CFO和CMO同時空缺……看起來像是跌到了谷底的Uber在年中迎來了新任CEO達拉·科斯羅沙西,他對Uber的未來規劃是:不僅僅是汽車業務。

自動駕駛受阻 Uber如何謀劃自己的未來?

目前,Uber的經營業務主要圍繞網約車app進行,通過手機app讓用戶能夠接入汽車、自行車、公交車、列車。與此同時,Uber大量招兵買馬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希望通過自動駕駛鞏固自身在共享出行領域的領先地位。然而,今年三月份的一次致死事故讓Uber的自動駕駛測試幾近停擺。市場競爭對手Lyft的市場份額也逐漸超過了30%,這讓Uber面臨危機。一方面,Uber需要重建公眾的信任,另一方面,有限的市場份額正面臨蠶食。一系列問題讓科斯羅沙西意識到,Uber需要轉變,從一個汽車共享出行平臺轉變為城市移動平臺,這意味著,Uber的發展將會從汽車拓展到所有交通工具。

自動駕駛受阻 Uber如何謀劃自己的未來?

重整思路後,Uber的第一個動作便是收購電動自行車共享服務商Jump。Jump目前是舊金山唯一一家拿到無樁共享電單車運營牌照的公司,採用電動助力能夠讓用戶更省力地騎車出行,但投放的規模仍僅有12000輛,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樁作價2億美元的交易將幫助Uber拓展在歐洲等地的出行業務,Jump已經計劃今年夏季在德國開展服務。除此之外,Uber仍在對收購另一家共享單車企業Motivate的可行性進行評估。

自動駕駛受阻 Uber如何謀劃自己的未來?

除了“腳踏實地”的出行服務外,Uber還在搗鼓研發飛行汽車,想要真正實現從A到B點的移動。Uber計劃由自己來制定通用參考模型,然後將製造的任務交給包括Karem Aircraft在內的五家飛行器製造公司。在今年四月份舉辦的第二屆Uber Elevate峰會上,Uber展出了概念原型機。這款原型機採用純電驅動,可以容納四個乘客和一個飛行員。它的飛行高度將限制在300米到600米之間,飛行速度為每小時240到320公里,單次充電僅需五分鐘就可支持97公里的續航。更為重要的是,Uber聲稱這款原型機的噪音將會只有卡車經過窗外時的一半。科斯羅沙西還宣稱這款原型機將會在2020年開始測試,並計劃在2023年正式用於商業服務。

自動駕駛受阻 Uber如何謀劃自己的未來?

科斯羅沙西不僅希望通過業務擴張來加寬自身的護城河,更希望通過新的技術能讓用戶和政府對Uber重新建立起信任和好感,畢竟他的前任已經給Uber帶來了眾多的負面新聞。然而,自動駕駛、飛行汽車這類新型技術的實現絕非易事,它不僅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更需要得到各地政府和法規的支持。如果說此前Uber僅僅是一家管理著眾多司機的“勞動密集型公司”,那麼這次想要華麗轉身為“技術密集型公司”,對科斯羅沙西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