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國保」長治國保檔案(十八)八路軍總司令部王家峪舊址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紀念館,位於武鄉縣城東35公里處的丘陵山區,由連通的5所農家院落、一排窯樓、和"紅星楊"公園組成。八路軍總部在此駐紮期間,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黨政軍領導人,艱苦卓絕,運籌帷幄,先後指揮創建了晉冀魯豫、晉察冀、晉綏等敵後抗日根據地,培育和造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61年由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正式對外開放後,曾先後接待了江澤民、胡錦濤、劉雲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楊尚昆、劉華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大批中外遊客。先後榮獲"首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首批全國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中國最佳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旅遊最佳目的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紀念館全景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紀念館平面圖

第一部分 總部舊居

1939年10月11日,八路軍總部從磚壁村遷到這裡,1940年6月27日又重新遷回磚壁,在這八個半月的時間裡,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個院落運籌帷幄,領導和指揮了華北敵後抗日遊擊戰爭和根據地創建。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一院院落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二院院落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朱德住室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劉伯承、鄧小平住室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休息區

第二部分 "佇馬太行"陳列展覽

第一展廳 創建敵後根據地

太原失陷以後,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晉冀豫,依託太行山創建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總部與中共中央北方局進駐武鄉,這裡成為華北抗戰的指揮中樞。這個展室主要講述的是創建武鄉抗日根據地的過程。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第一展廳壁畫及部分陳列

第二展廳 軍民團結築長城

太原失陷以後,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晉冀豫,依託太行山創建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總部與中共中央北方局進駐武鄉,這裡成為華北抗戰的指揮中樞。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第二展廳壁畫及部分陳列

第三展廳 統一戰線贏人心

八路軍總部接待了許多友軍將領、民主人士、愛國華僑,不少國際友人也慕名而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一起為抗日救國效力,壯大國際反法斯西陣營。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第三展廳浮雕

第四展廳 文化凝聚民族魂

八路軍總部在武鄉期間,發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為抗戰出力,文武兩條戰線並肩作戰,使得太行山區出現了文化教育空前繁榮的局面。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第四展廳部分陳列

第五展廳 艱苦奮鬥渡難關

為解決根據地的財經困難,減輕人民負擔,八路軍總部、中共北方局帶領廣大軍民共渡難關,開展生產自救運動,為堅持抗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第五展廳壁畫

第六展廳 無私奉獻樹豐碑

在共產黨、八路軍的領導下,武鄉民眾奮勇當先,僅有14萬人口的小縣,就有9萬多人參加了各種抗日團體,14600人參加八路軍,留下"出兵出糧出幹部,五千幹部一萬兵"的佳話,成為著名全國抗日模範縣。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第六展廳浮雕

第三部分 展品賞析

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紀念館陳列的展品無聲地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艱苦奮鬥的感人事蹟,讓無數前來參觀的人得以更清晰地回望歷史,感受偉大的太行精神,在這裡,每一件展品都是一段崢嶸的歲月,每一個展品背後都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抗戰時期武鄉工救會燒製的黑色瓷罐筆筒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抗戰時期八路軍繳獲的日軍棉手套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胡曉琴在太行黨校使用過的相機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柳溝兵工廠鑄造的手榴彈彈殼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武鄉獨立營戰士使用過的手槍

第四部分 紅星楊廣場

1940年4月,朱德總司令帶領總部機關和根據地群眾開展植樹造林運動,在王家峪寨灣一帶栽下"紅星楊", 樹高三四十米,樹枝的橫斷面是一個清晰的"五星"圖案,端端正正,就象解放軍的五星帽徽一樣,所以人們都親切的稱之為--"紅星楊"。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朱德總司令手植紅星楊紀念碑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第二代紅星楊

第五部分 交通

從長治出發需要一個半小時到達,從武鄉縣城出發需要四十分鐘到達。

長治西客運到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紀念館大巴:

長治-洪水 6:0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長治-墨鐙 9:0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長治-東溝 10:4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長治-廣志 11:4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長治-韓北 12:4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長治-洪水 13:2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長治-洪水 14:2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長治-墨鐙 15:2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武鄉客運到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紀念館大巴:

武鄉-洪水 8:1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武鄉-韓北 13:40 到王家峪紀念館下車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八)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