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後為何不懺悔?他們決死抗議天皇終戰,極其瘋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的形式進行了“玉音”播送。

在這一天的中午,日本的廣播集體播送了日本天皇裕仁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自此,日本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協議,宣佈無條件投降。

對於戰敗,對於天皇的投降,當時日本國內的普通民眾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

在日本天皇裕仁“玉音”播送的前夕,為了讓日本全體國民知曉及聆聽裕仁執政20年來第一次對全體國民進行宣講,日本的電臺從東京時間6時起,便一遍一遍重複著發出天皇陛下將在中午發表對全體國民宣讀重要事宜的廣播。

日本戰後為何不懺悔?他們決死抗議天皇終戰,極其瘋狂

在這一天的12點前夕,幾乎所有生活在日本本土的日本國民,都靜靜地等候在收音機前,等待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天皇進行宣講。

對於天皇要宣講些什麼,靠近權利中心的日本權貴實際上早已經獲知,後來一些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為了阻止這場“玉音播送”,還企圖發送政變,以“清君側”為由,堅持發動本土決死戰。

而對於生活在底層的日本普通民眾來講,他們壓根就不知道他們的天皇在這場號召全體國民聆聽“玉音”的廣播中,會對他們說什麼。

日本戰後為何不懺悔?他們決死抗議天皇終戰,極其瘋狂

於是,當時的日本國民在接到電臺的廣播消息後,紛紛就此事進行猜測,有少數人心中當時對這場天皇宣言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這些少數部分的人多為日本社會中的知識分子,由於有知識為基礎去看待當時日本的局面,儘管不太好表露日本已經戰敗的想法,但心裡面卻已經接受了日本戰敗的觀點,而天皇在這個時候發起“玉音”播送,那麼很可能是宣佈戰敗消息。

而對於當時大部分的日本人來講,他們盲目尊崇天皇以及相信當時日本軍方散佈日本在前方依舊能夠取得勝利,從而對於天皇的這場“玉音”播送,他們認為天皇要號召全體國民進行最後的決戰。

這裡面的“大部分”人指的是誰呢?我們可以來看當時日本警察廳在日本各市縣的民意調查。

簡單列舉幾個。

日本戰後為何不懺悔?他們決死抗議天皇終戰,極其瘋狂

在大阪,超過70%的居民在天皇發表終戰書前,期待著他們的天皇能夠宣佈將戰爭繼續到底。在神奈川,整個縣的縣民調查中,幾乎達到100%的縣民們都認為這樣投降過於太早,他們堅信日本還能夠與美國一戰,就算打本土戰,日本還有幾千萬人,戰爭並沒有輸。而在鳥取縣,更是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之聲,他們認為天皇在此時宣佈結束戰爭,完全是無視全體國民的意志。

以上,便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各地的普遍情況,面對天皇玉音終戰,大部分的日本國民表現出來的是難於接受,或悲痛或哭泣,他們不想結束戰爭,他們認為國民意志還在,戰爭就並沒有輸。

日本戰後為何不懺悔?他們決死抗議天皇終戰,極其瘋狂

這一天,被稱之為是二戰中日本人面臨地最漫長的一天,整個國家陷入的悲痛欲絕、憎恨的境地。這也是為何說日本和德國完全不同,同樣是戰敗國,從德國大多數的老兵回憶錄中,他們在柏林被攻陷,徹底戰敗後,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釋然,對活下來的慶幸,儘管戰敗令他們難過。但在難過的另一面是對戰爭結束而感到的慶幸,是對自己能夠在這場曠日持久且激烈的戰爭中活下來而感到慶幸,終二戰德國三代人,戰敗並沒有使他們感到崩潰,而給予他們的是一種解脫。

但日本人卻很明顯沒有這種觀念,在日本長崎、廣島被投下原子彈,東京被轟炸的體無完膚,他們沒有感到悲痛,但天皇終戰發佈後,他們卻悲痛地幾度崩潰。

日本戰後為何不懺悔?他們決死抗議天皇終戰,極其瘋狂

甚至在一些日本人日記中,他們還記錄下了這樣的文字:“如果不是天皇的命令,即使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也要戰鬥下去,不管原子彈有多厲害,我們都將要繼續進行戰爭,我們並沒有輸!”

這段文字說出來日本大多數人當時的心理,他們認為之所以日本選擇投降,只是因為天皇的命令,而並非日本真正的戰敗。

這種決死的瘋狂,以我們如今的視角來看也是令人震撼的,原子彈且不能讓他們承認戰敗的事實,這種瘋狂勁兒可以說是世間罕有,當然,這種瘋狂也不過是愚蠢的瘋狂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