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擬新增9座過江通道,全部到位後將達45座

江苏拟新增9座过江通道,全部到位后将达45座

隨著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相繼啟動、揚子江城市群等區域戰略的推進,結合跨江交通發展新需求,江蘇初步提出規劃新增9座過江通道,目前正抓緊開展規劃方案研究。

江蘇省目前擁有過江通道14座,4座在建,18座規劃待建,加上爭取納入新規劃的9座,江蘇過江通道規模將達45座。

江苏拟新增9座过江通道,全部到位后将达45座

去年初在南京江北置業安家的陳海經常抱怨“進城不易”,往返於單位所在地新街口和江北之間,“我親身體會到隧道越來越堵,地鐵也越來越擠。”他說,希望今年底長江大橋恢復開通後情況會有所改善。

南京長江大橋1968年建成,江陰長江公路大橋1999年建成,南京揚子江隧道2016年建成。從時間上來看,1999年至今,每隔幾年我省就新增一座過江通道。“放眼長江南京以下,隨著經濟社會飛速發展,過江需求日益旺盛,過江難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省社科院副研究員黎峰說。

江苏拟新增9座过江通道,全部到位后将达45座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全省公路過江年平均日交通量(絕對車輛數),2007年南京段為12.37萬輛,揚州段為2.23萬輛,泰州段為5.38萬輛,南通段為2.18萬輛,合計22萬輛;2017年南京段為35.6萬輛,揚州段為4.8萬輛,泰州段為12萬輛,南通段為12.6萬輛,合計65萬輛。預計2020年總量將達101萬輛,2035年達約220萬輛。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峰介紹,我省目前在建的4座過江通道,包括1座公路橋,即南京長江五橋,預計2020年建成;2座公鐵兩用橋,即五峰山長江大橋、滬通長江大橋,預計明年建成;1座城市道路隧道,即和燕路過江通道,預計2020年建成。

江苏拟新增9座过江通道,全部到位后将达45座

“1日下午,重達1210噸的大節段鋼樑被吊裝在31號墩墩頂之上,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邊墩首個超千噸大節段鋼樑順利架設完成,比原計劃工期提前16天。”中鐵大橋局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查道宏介紹,滬通長江大橋需架設鋼樑164個節段,計劃明年10月完成。

五峰山長江大橋是連淮揚鎮鐵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京滬高鐵在江蘇的第二通道。“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岸主塔已封頂,南引橋墩身設計共61個,目前共計完成44個墩身。”中鐵大橋局五峰山長江大橋項目部一分部經理陶俊介紹,五峰山長江大橋上層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下層為四線鐵路通道,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50公里,是世界荷載最大和行車速度最快的公鐵兩用懸索橋。

“過江通道是江蘇南北溝通、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近年來各過江通道相繼建成通車,往往3年左右交通流量即接近或達到設計通行能力,現有過江橋隧均已達到飽和。”中設設計集團專家表示,過江通道助推大江兩岸發展,兩岸的發展很快又讓橋隧通行感到“吃力”。

江苏拟新增9座过江通道,全部到位后将达45座

江蘇過江通道規模將達45座,按方式分:單一功能37座,其中公路19座、鐵路4座、城市道路7座、城市軌道7座,公鐵兩用複合功能8座;按河段分:南京河段24座、鎮揚河段6座、錫常泰河段7座、滬蘇通河段8座。

省交通運輸廳工作人員表示,我省18座規劃待建過江通道,前期工作已全部啟動,預計總投資超1800億元。其中,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預計今年開工,明年爭取開工南京上元門、江陰第三、常泰、龍潭、南京建寧西路等過江通道。每一個過江通道的實際開工時間,取決於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需要加強省級統籌和沿江兩岸強化協同,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創新建設、投資、管理、運營體制機制。

“我省長江干流過江通道新一輪規劃已啟動,規劃將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現代綜合運輸構建、資源環境約束等現實特徵。”中設設計集團橋樑總工程師韓大章表示,過江通道總體規劃佈局,既要解決最迫切的交通問題,滿足地方具體功能需求,也要服務兩岸乃至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梳理兩岸交通網絡連通需要,多論證複合型通道的可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