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隔壁省市要繞道嗎?長三角合力打通“斷頭路”,未來可直達這些地方!

你去隔壁省市要绕道吗?长三角合力打通“断头路”,未来可直达这些地方!

不久前,江蘇省與上海市、浙江省和安徽省簽署了《長三角地區打通省際斷頭路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共同全面推進省際對接道路各項工作,並列出長三角區域打通省際斷頭路第一批重點推進項目。

你去隔壁省市要绕道吗?长三角合力打通“断头路”,未来可直达这些地方!

受困出行苦惱,盼斷頭路打通

“如果上海的城北路能夠早日接上我們的嶽鹿公路,很多人到嘉定上班路就多了一個選擇。”6月20日,家住蘇州太倉白雲渡公寓的一位劉姓男子如此感嘆。他所在的陸渡地區與上海嘉定僅一河之隔,近年來陸渡居民數量逐年增多,而對滬交通,尤其是到嘉定北地鐵站出行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居民。

對此,崑山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計劃科科長劉宇表示,目前依託崑山與青浦簽訂的道路對接合作備忘錄,這兩條道路均計劃明年開工建設。建成之後可進一步增加蘇滬間聯繫通道,便捷周邊百姓出行,完善交通路網結構,促進區域間經濟和城鎮協同發展。

“接下來還將結合兩地百姓需求,進一步加強與上海交通部門對接,適時啟動新源路南延、博園路西延等工程,進一步增加交通出行通道。”劉宇說。

首批17個重點項目,涉及江蘇11個

打通省際斷頭路,打破行政區劃所帶來的交通阻隔,大幅增強省際間路網可達性,是促進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再上一個臺階的重大民生工程。

在江蘇省與上海市、浙江省和浙江安徽省所簽署的《長三角地區打通省際斷頭路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將按照“規劃明確、需求對接、就近接入、先易後難”的總體原則,根據地區經濟發展、交通需求、路網規劃和前期方案成熟度,共同全面推進省際對接道路各項工作。優先確保高速公路、國道骨幹路網建設項目的全面連通,重點實施在省界處未連通的斷頭道路以及現狀已連通但省界處存在瓶頸的道路。根據協議安排,三省一市將分批制定項目計劃。第一批優先安排雙方對接意願強烈、規劃方案一致、建設規劃明確、交通作用明顯且對路網完善有積極作用的項目。

其中,滬蘇項目包括:盈澱路-錦澱公路S609,復興路-曙光路,外青松公路-外青松公路,勝利路-沿滬大道,東航路-康力大道,城北路-嶽鹿路。

蘇皖項目包括:溧陽至寧德(江蘇段),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蘇段。

蘇浙項目包括:常熟至嘉善高速公路,宜興至長興高速公路,蘇州至台州高速公路。

著力補齊短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三省一市約定,共同推進前期審批工作,共同研究深化工程方案,加快項目推進,細化工程施工配合。同時還將加強後期養護管理,確保省際道路“暢、安、舒、美”。並且,後續將結合省界處重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共同協商,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和項目儲備,落實項目規劃、建設計劃,滾動推進建設,實現省際斷頭路全面對接。

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基礎和先導。“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工作人員孫華強表示,三省一市的同仁坐在一起討論斷頭路時,都有著“早日互通”的迫切感,斷頭路打通的不僅僅是路網,更打通了民心民意,打通了要素的流通。

推進“斷頭路”“腸梗阻”等重要難點工程建設,需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勢,一步步補齊短板,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丁宏研究員坦言,持續推進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堅持系統思維,實現“一張藍圖畫到底”,勇於打破行政壁壘,實現多規合一,推進各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相銜接、相協調,統籌推進重大政策事項。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何建華研究員認為,長三角的城市經濟發展模式,主要體現為單個城市內生性自我成長,再提升到以小時計算的臨近城市圈協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圍繞這樣的發展邏輯進行整體規劃佈局,基本框架大規模建設主要集中於10年-20年前,這造成了比如上海與江浙連接通道堵車成為新常態,嚴重製約“龍頭城市”的對外輻射與帶動功能。再比如立志打造“北上海”的南通,一直著力於跨江交通設施建設,原來“南通南不通”,現在還是“南通也難通”。

何建華說,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啟動新一輪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可參照世界上相對成熟的大城市群建設發展經驗,編制具有前瞻性、整體化、高標準的長三角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網絡規劃。應進一步提升長三角城市群中南京等重點城市的內聯外拓功能,同時注重南通等新興後發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長三角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上的高質量高效率一體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