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对联知识


对联的形对、意联

形对意联就是说对联形式上要对举,意义要关联,一些朋友在对联时往往偏重于形。 偏重形,忽略了神。四要素中提到了联意相关,在这里边就是神对。其他要素是形。

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意思要相互衬托或相互衔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大多数的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相互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就是所谓的正对;从相反的角度相互反衬,相互对照就是所谓的反对。

如清咸丰年间有这样的一副对联墨 对 泉,因为墨字上半部分为黑,泉字上半部分为白字,各属于色彩中的一种,且词义相反,两字的下半部分为土和水,又同属于五行,且墨是用泉制作的,故为妙对。

正对是什么?正对如:心莲清净 性海圆融这是正对。反对又是什么形式?心平积福 对 欲重招殃这是反对,有少数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属于,相互衔接的关系,也是所谓的串对或称流行对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上下联二个分句共同构成的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

当然,这种相互衔接的同时也是相互衬托的对。如:若无前世心中毒那有今生意外灾又如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上下联内容不相关会使人觉的非常生硬。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价值。这也是对联在临屏时最普通的现象。很多朋友见字对字,见词对词,忘记了整体关系的把握。表面工整,整体来看,风马牛不相及,这是要回避了,除非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所谓的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并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效果。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造成一种特殊效果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常用联)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联)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联)字面看对的工整,细看上下联没有任何关联,却有一种特殊的效果,耐人寻味,这就是无情对了,除此之外,对联是不允许出现相互不相关的现象的,除了无情对.对联是不允许出现相互不相关的现象的。

对联是不是字句相等了,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就成立了对联吗?不是,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形式上的对仗,还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对联。对联最重要的是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要相互关联,统一于一个主题,语意相关,意趣相联,才称其为完美。只有上下联要贯通一气,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我们才敢说这是一副不错的对联。

所以在对联时,特别是在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时,千万不要疏忽了整体感,千万不要疏忽了整体感。切记:

上下联在内容上要环绕一个中心,而不能毫不相干。这也是京都逸尘老师讲课是讲过的要点,否则那就叫“隔”了。那么什么叫“隔”呢?隔即不联,上联与下联、上下联各自的内容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如:“克勤克俭偕白头===晚婚晚育惜青春。在上联看:“克勤克俭”与“偕白头”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而“克勤克俭”与“晚婚晚育”相对,也无浑然一体的结合。在比如:“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地新。”平仄、对仗都没有问题 ,但上下联各自孤立,难以表述完整主题,如果称之为联就实属免强了。这些就是隔。隔是对联之大忌。

所谓对联,应既对又联。对,即内容、形式的对仗,联,即照映、贯通、呼应也。 形对意联,就要求我们上下联应双矢一的,殊途同归。只顾形式之对,不管内容之联,难称曰对联,更非佳联。上下联之间、上下联各元素之间,非简单相加,而应互相依存、彼此制约、共同作用,形成统一、和谐、完美之整体。


值得收藏的对联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