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魏徵斬涇河龍王?其實是他在作梗

在西遊記中,魏徵夢中斬涇河龍王,這是眾人熟知的故事,

在《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講述一個術士袁守誠因能夠算出渭河水族的位置,讓漁翁張稍算定何時能打到魚,涇河龍王非常生氣也非常恐懼,就去長安城找袁守城的麻煩,讓他算下雨的時間點數。

結果袁守城算對了。涇河龍王就想了一個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結果被玉帝知道。觸犯了天條。被魏徵在夢裡斬了。

西遊記魏徵斬涇河龍王?其實是他在作梗

這裡,我們就不經要問了,袁守城是誰?他為何如此的神機妙算,能算出連龍王都不知道的降雨時間?

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段對袁守誠的描述:生得“相貌稀奇,儀容秀麗,能知前後,善斷陰陽“,我們知道,在凡間,算命先生甚多,算得準的不在少數,但算到降雨量”為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這樣精確的數字,也太不可思議了,但恰恰也就是他算得實在太準了,這不禁讓人人心生疑竇。

西遊記魏徵斬涇河龍王?其實是他在作梗

還有一個疑點,袁守誠是如何知道涇河龍王要死在魏徵的手裡的?涇河龍王雖然延誤降雨時辰,但袁守誠如何知道龍王會被判何種罪刑?更何況,按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說法,涇河龍王在降完雨後就來找袁守誠,這時候,天庭應該還沒過幾分鐘,不要說對涇河龍王判刑了,恐怕還不知道 有這事發生呢。而袁守誠不但已經知道它要斬首,而且連執行官是誰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這就有點兒聳人聽聞了!

縱觀《西遊記》一書,犯天條者頗多,但天庭基本都後知後覺,甚至是無知無覺,比如像奎木狼擅離職守十三年,在人間強逼硬娶,生下孩子一雙,天庭就毫無察覺,而對待涇河龍王的一點兒小小的手腳,未免反應得太過迅速,近於未卜先知。

另外,大家仔細一點就會發現,天庭對涇河龍王這一事,竟沒有審判的過程 ,而是直接執行死刑了。再看再直接造反的猴子、強姦未遂的豬八戒,以及失手毀壞公物的沙和尚,都是先被捉拿歸案,然後再判罪的。而對於涇河龍王,判罪是什麼,早就定罪了,不但在案犯未被捉拿的情況下定了罪,而且早早地決定了執行人員,並且這個過程被袁守誠知道得一清二楚,這實在是有點兒不可思議了。

這個問題唯一的解釋,只能是這樣:袁守誠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天庭內部的人員,而且涇河龍王之死,早就是預定好了的事,袁守誠只是一個契機而已。

西遊記魏徵斬涇河龍王?其實是他在作梗

只有這樣的,袁守誠才可能知道詳細的下雨時間和降雨量,以及知道有關涇河龍王的一切信息,包括它的定罪和執行者。所謂,天機不可洩露,如果細細說來,袁守誠屢屢洩露天機,還造成"涇河龍案"的發生,可以說犯罪情節絕對不比涇河龍王輕,甚至影響還要惡劣,可他依然安然無恙,逍遙自在,實在是說不過去。

以此來看,涇河龍王的死,其實是天庭內定。在《西遊記》第十回中,閻王們有過一句明話:"自那龍未生之前,南鬥星死簿上已註定該遭殺於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簡單點來翻譯就是,老龍王的死,我們早已知道,甚至死於誰人之手,也已經知曉。

西遊記魏徵斬涇河龍王?其實是他在作梗

我們不妨想,當"差時辰少點數"的主意,是鰣軍師提出的,龍王能夠欣然答應而無一點兒懷疑,沒有半點疑慮,可見,這並不是什麼大事情,涇河龍王再傻,也不可能拿自己的生命去做一個毫無意義的賭局吧。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龍王的做法,

在第四十一回中,猴子為了降伏紅孩兒,去向東海龍王借雨,敖廣雖口稱原則,但其實也沒遵守,還拉上三個兄弟,就夠該斬一回。

在第四十五回車遲國鬥法中,不光是龍王來了,雷部的幾個官員也來了,這個是按旨行事,但偏偏被猴子阻止,雖最後還是下了雨,但畢竟也是誤了時辰,論罪的話,不光龍王要斬,雷部的幾位成員也要連罪。

連在第六十九回猴子給朱紫國國王看病開方子之時,需要點"無根水"做藥引子,都叫龍王出馬下了點兒雨,這是不也是該斬一刀呢?

如果誤了時辰,該斬,那私自降雨是不是也該斬了,那四海龍王都應該斬了三了,可現實是,四海龍王都活的好好的,根本就沒有罪。

西遊記魏徵斬涇河龍王?其實是他在作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