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伴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砥砺奋进的2017年即将握别相送,蓄势待发的2018年就要扣门而来。

1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归来仍是少年——温学长在周口店与地大师生出野外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2017年7月5日,前总理温家宝到了位于北京周口店的地大实习站,与师生合影、握手,晚上在操场给同学们做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讲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讲到徐霞客,讲到现代地质学家,并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

温学长又与王成善、金振民、殷鸿福三位院士及地大教授们,40多名同学一同出野外。据现场另一位女同学说,他精神状态特别好,跟他们一起爬了太平山南坡。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2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赵鹏大院士与儿子美好相聚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2017年8月12日,第二届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开幕式《中俄艺术家大联欢》在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拉开帷幕,向中外来宾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3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90后女副县长"成网红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近日,一则主题为“90后女博士挂职副县长”的新闻在网上持续受到关注。

这位26岁女县长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后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硕士)社会与人口学院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2015年,她以国家公派名义成为该校与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今年6月,在人大2017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上,她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今年8月,作为陕西省2017年定向招录选调生,郑睿臻被分配至周至县挂职担任副县长。

4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西北大学迎来19岁地质博士生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8月29日是西北大学太白校区2017级新生的报到日,地质学系迎来了一名年仅19岁的博士研究生新生范焱。

范焱1998年出生,家乡在山西大同。他母亲是大同市一所幼儿园的老师,据她介绍,儿子从小就很聪明,一首古诗,很快就能背得烂熟。2013年,15岁的范焱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由于在校期间成绩优良,范焱获得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本该保送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他,却又选择迎接人生的新挑战——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西北大学地质学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自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直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范焱是地质学系2017年招收的5名直博生之一,专业方向是地球化学。”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寇楠介绍。

5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美女学霸本科毕业“直博”剑桥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本科还没毕业,就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博士项目的offer,还拿下了12万余英镑(合人民币100余万元)的全额奖学金,此名额全国仅30个。创下这些记录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李四光学院的大四女生王瑞雪。

21岁的王瑞雪是一名真正的“学霸”,自小爱好自然科学的她,大学成绩非常优秀,专业课程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曾多次获得各种奖学金。每周她仅休息一天,此外都是过着宿舍、教室、自习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申请剑桥则是一个偶然。王瑞雪无意中得知,申请牛津、剑桥需要平均分90分以上,“去剑桥肯定很难,但既然我有资格,为什么不试试?”抱着这种心态,她积极为自己增添砝码:一年半时间里,她在日常功课之外,拿到了106分的托福分数、在《地球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还获得了国家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6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400公里高空显现的云南神奇地质景观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飞龙在天”——云龙水库

2017年10月20日,《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在昆明发布,1642.2万个图斑构成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首次全面准确反映出云南地理国情“家底”。

这次普查采用了航空航天遥感、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在这次地理国情普查中,工作者还收集了不少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遥感影像。图片是遥感卫星从400多公里的太空拍摄

从这个高度看仔细端详美丽的云南,发现伟大祖国深藏的美丽!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大自然的调色板”——东川红土地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油画”——寻甸小黄坡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我是一片叶”——永仁县中和镇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人家还是个宝宝”——剑川剑湖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两条鱼儿”——西双版纳曼听村

7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惊世奇观!陕西甘泉现“羚羊谷”黄土高原地质奇观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位于陕西省甘泉县雨岔村的峡谷,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地质奇观,峡谷造型独特,地形陡峭,几乎可以与美国的羚羊峡谷相媲美。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也是著名的摄影景点。羚羊峡谷如同其他狭缝型峡谷般,是柔软的砂岩经过百万年的各种侵蚀力所形成,而甘泉县的峡谷和美国的羚羊峡谷极其相似。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8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教授野外地质考察发现重庆绝美雕岩谷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近日,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与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曾卫联合组织的野外地质考察组,在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境内发现一条近两千米长的雕岩谷(Gorge of Sculptured rocks)。该谷犹如浓缩的美国犹他州锡安国家公园的窄道峡谷,发育交错层理的黄红色砂岩被上万年急流挟带的砂砾研磨钻掘出无数个圆柱状的壶穴(Potholes),它们彼此贯通在基岩中,形成岩壁光滑、形态复杂的连续河道。这两位合作考察的教授把他们新发现的这个雕岩谷命名为“龙吟雕岩谷”,因为它位于李市镇龙吟村的辖地。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9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陕西发现我国最大丹霞地貌景观带

南北长750公里,东西宽10公里至70公里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近日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地质工作者通过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在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带。专家表示,该发现将引发对我国丹霞分区、丹霞地貌类型的重新认识。

据悉,陕西省此次发现的丹霞地貌景观带南北长750公里,东西宽10公里至70公里,主要分布在延安甘泉、志丹、安塞以及榆林靖边、神木、府谷一带,另外在铜川照金、咸阳旬邑、宝鸡陈仓等地也有分布,出露面积达4000余平方公里。景观带由北向南呈“S”状展布,形成了黄土高原上一道红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带。该丹霞地貌地层为下白垩统洛河组,以谷系形式成群连片出现,有别于南方丹霞的地貌景观。同时,这一丹霞地貌形态多样,有天井式峡谷、狭缝式峡谷、巷道式峡谷以及孤峰、天生桥和石蘑菇等多种类型。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10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江西首次发现大规模钙华地质景观资源

回眸2017,地矿界十大趣闻

据江西省地矿局901地质大队介绍,近期该队在江西莲花县坊楼镇罗市村勘查发现了外延面积约1.8平方千米的钙华地质景观资源。钙华台地北面靠高山,东、西、南三面环崖。高台之上,溪流密布,遇丰水期,更有大水漫台之壮丽景观,形成的瀑布群数公里之外清晰可见。据江西省地矿局地质专家尹国胜等介绍,区内拥有古钙华台地、陡崖(陡坎)、天坑等岩溶地貌,且溪、瀑、泉、暗河兼具,水体景观丰富,构成了独特的多层立体空间地质结构景观。这处在华东地区较为罕见的大规模古钙华台地与古钙华溶洞地质遗迹,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可供旅游开发;且对分析还原当地乃至赣西地区的古气候变化及地质环境条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钙华”,被誉为自然绽开的花朵。它是一种主要由碳酸钙矿物组成的沉积物,一般由泉水、河流障、湖泊以及沼泽钙华沉积形成。钙华群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在国内外备受旅游者青睐。同时,钙华具有很高的地质学科研价值,从碳酸钙沉积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和晶体生长等微观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钙华沉积机制,并为钙华景观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