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空前!能飛躍喜馬拉雅山的鳥上直播了

中國西藏網訊 2018年4月21日至6月5日期間,以前鮮為人知的班德湖和斑頭雁“一夜成名”。這是因為,由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牽頭,聯合了全國16家動物園開展網絡直播聯動,綠色江河環保組織及央視、上海、南京等地方電視臺在4月22日地球日、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時間節點對斑頭雁孵化進行了專題直播。

規模空前!能飛躍喜馬拉雅山的鳥上直播了

班德湖,位於長江源頭沱沱河北岸,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麓下,海拔46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原湖泊。這裡是斑頭雁等鳥類的天堂,屬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轄區。

規模空前!能飛躍喜馬拉雅山的鳥上直播了

圖為正在準備產蛋孵化的斑頭雁,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斑頭雁是中國青藏高原地區較為常見的候鳥,是大雁的一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體灰褐色,頭和頸兩側為白色,頭頂有二道黑色條斑,極為醒目,因此得名。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斑頭雁在8個小時之內就可以飛越喜馬拉雅山脈,被譽為“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

斑頭雁喜歡生活在高原溼地湖泊,繁殖期、越冬期和遷徙季節均結群活動。每年夏季到西北高原繁殖孵化,冬季再從高原經唐古拉山口遷往南部越冬地,遷徙路線較為固定。

規模空前!能飛躍喜馬拉雅山的鳥上直播了

圖為正在準備產蛋孵化的斑頭雁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由於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增強,青藏高原的斑頭雁數量增多,僅在班德湖就有近3000只在湖中兩個小島上築巢孵化。據悉,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江河”,早從2012年起,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開始招募志願者,在斑頭雁孵化期間接力駐守班德湖,阻止狩獵和盜撿鳥蛋等不法行為。經過6年守護,班德湖斑頭雁的數量從最初的1178只增長到近3000只。

每年4月,數以千計的斑頭雁飛越近9000米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到達長江源頭的班德湖,5月產卵、6月孵化,11月帶領學飛不久的小雁返回到溫暖地方過冬。遷徙期間,斑頭雁長途跋涉,飛越喜馬拉雅山脈上空時,還要抵禦嚴寒和不期而遇的風雪,艱辛卓絕。

規模空前!能飛躍喜馬拉雅山的鳥上直播了

工作人員直播,圖片來源青海新聞網

據悉,這次斑頭雁直播規模空前。綠色江河環保組織在班德湖畔建立保護營地,長期駐守,在湖中島上安裝高清雲臺攝影機,通過太陽能供電,無線網絡傳送,對斑頭雁進行全面跟蹤拍攝,並通過新浪微博、界面新聞進行實時直播。每到週六、週日、地球日、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六五世界環境日等時間節點,央視、北京、上海、南京等17家電視臺進行專題直播,在斑頭雁築巢、交配、孵化的7週中,共計達14次。直播將斑頭雁在班德湖降落、斑頭雁雪中孵化及蛋被黑頸鶴偷吃、斑頭雁出殼、甚至長江源牧民孩子一天的生活等等,展現在千家萬戶的電視畫面上、網絡視頻中、上海南京等城市動物園的大屏幕上。

據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介紹,這次活動是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作為全國優秀科普教育基地,義不容辭承擔起“架設野生動物與城市人群溝通橋樑重任”的體現。紅山動物園此次牽頭組織全國16個城市動物園加入斑頭雁保護行動,以直播、展覽、義賣等形式進行聯動,希望通過“保護斑頭雁”直播和圖片展,讓市民在城市裡就能看到生活在長江發源地的斑頭雁孵化繁殖場景,看到長江源的風土人情、自然環境,從而更加關注長江源脆弱的生態環境。

據訊,這次斑頭雁孵化全程由青海移動4G網絡及專線寬帶提供不間斷的通信保障和服務,以確保直播成功。(中國西藏網 綜合/常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