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博士兄弟,短短2年时间,打造出全球最大的AI芯片独角兽

中国两博士兄弟,短短2年时间,打造出全球最大的AI芯片独角兽

近一年来,AI芯片公司频频获得融资,云端芯片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成为诸多AI芯片企业即将争夺的下一个入口。

2018年6月20日凌晨,寒武纪宣布完成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25亿美元(约合161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AI芯片独角兽公司。

人工智能时代,谁掌握了这颗驱动计算的“芯”,谁就将引领产业发展,并获得巨大的收益。PC时代的英特尔、智能手机时代的高通,都曾胜者为王,营收的增长带动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中国两博士兄弟,短短2年时间,打造出全球最大的AI芯片独角兽

资料显示:寒武纪科技创立于2016年3月,由陈天石、陈云霁兄弟联合创办。哥哥陈云霁1983年出生,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岁进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并成为当时首个国产通用CPU“龙芯”的研发成员,25岁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任架构师。

弟弟陈天石1985年出生,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在中科大计算机学院拿到博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后,陈天石成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并在2014年斩获ASPLOS最佳论文奖和MICRO最佳论文奖,是这两大国际顶会首个荣膺最佳论文奖的中国人。

读博士期间,陈云霁的研究方向是芯片,陈天石主要是做人工智能,兄弟俩都对深度学习处理器兴趣十足,于是做“人工智能芯片”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在2016年3月,陈云霁、陈天石合伙创立了寒武纪。

寒武纪科技的战略投资方和合作方可谓阵容豪华,囊括了顶尖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顶尖服务器厂商(联想、曙光)、顶尖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天使轮战略投资方),以及多个顶尖芯片厂商。

目前AI芯片可以分为云端(服务器端)和终端(移动端)芯片的两大使用场景。大多研发AI芯片的公司都侧重于其中一端,诸如英伟达、英特尔、IBM和谷歌主要侧重于云端芯片的研发,而ARM、地平线和深鉴科技主要侧重终端芯片的开发。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在终端和云端方面均有入局。

中国两博士兄弟,短短2年时间,打造出全球最大的AI芯片独角兽

2016年,寒武纪推出的第一代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已经应用于千万级智能终端中(包括华为Mate10、P20和荣耀10等手机)。

在发布了人工智能专用指令集后,寒武纪在软件平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寒武纪不仅令处理器可以支持主流的编程框架,同时开发了专用函数库、编译器、模型生成工具等,降低开发者使用的门槛。

在2018年5月3日,寒武纪科技在上海发布了Cambricon MLU100云端智能芯片和板卡产品、寒武纪1M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联想、曙光和科大讯飞作为寒武纪的合作伙伴同时发布了基于寒武纪芯片的应用产品。

寒武纪科技表示,1M 处理器延续了寒武纪前两代 IP 产品(寒武纪 1H/1A)的完备性,单个处理器核即可支持 CNN、RNN、SOM 等多样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并更进一步支持 SVM、k-NN、k-Means、决策树等经典机器学习算法,支持本地训练,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各类经典的机器学习任务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计算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智能驾驶等不同领域当中。

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深度学习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72.2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65.3%。由于对运行深度学习算法高计算能力的硬件平台需求的增长,2016年至2022年之间硬件市场增长可观。

寒武纪CEO陈天石曾表示,寒武纪将力争在2021年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并使得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

目前除了寒武纪之外,国内还有一大批创业公司涌入AI芯片领域,包括深鉴科技、地平线、异构智能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