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出黑龙江?看《猛虫过江》认真笑就对了,吐槽的事交给我

上映一周时间,《猛虫过江》录得1亿2千万的票房。虽然对比现在的影片票房动辄10亿20亿,乍看对比起来不怎么样,但是1亿2千万也是很不错的票房了,况且仅仅上映一周,伴随着暑期的到来,偏好喜剧电影的学生自然会再贡献很大一部分票房。

笑出黑龙江?看《猛虫过江》认真笑就对了,吐槽的事交给我

但是豆瓣3.3的评分显得不是那么很友好。很多帖子的评论可能有很多水军,但是豆瓣的评分真的不是水军能解决的。这个评分是众多影迷给出的自己的最真实的反馈,没有任何诱导,并且样本无论是地域年龄喜好等等因素都是很全面的。所以这个评分就是这部电影最真实的质量反馈。

《猛虫过江》如此低的评分,不是巧合,也不是一处硬伤造成的,再加上小沈阳无论自身名气,还是其背后所代表的东北二人转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造成今日如此大面积的来自影迷、媒体的口诛笔伐也就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了。

我们粗略从影片大体分析下这部电影。

突兀的故事情节

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冒出一个几十年没有联系家人的远在南湾过的很好的爷爷,让电影镜头从东北雪原直接过度到酷热的南国,这样的故事线索很多影片都有,俗不俗套不说,单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说,也显得不可思议。自己在南湾过的这么好,为什么几十年都不会联系自己的亲人。最最最不可思议的是沈福的爷爷竟然要让自己的孙子来掌舵“五湖集团”这个具有社会背景的集团,单不说沈福是否有能力管理好,就是自身的人身安全都会有问题。如果不是各种巧合,最后那场大桥乱斗沈福丧命无疑,这估计不是亲爷爷吧。

招之即来来之即用的人物设定,臃肿的人物限定

前面提到的沈福爷爷就不多说。药哥的几个兄弟那是说来就来,还各个身怀绝技。片中无论演员数量还是演员素质、知名度都是相当了得。故事是用人物来撑起来的,但是故事里过多的人物就会显得人物是那么不充实。不充实的人物自然没有办法有更好的表现。

剧情拖拉,碎片式甚至低俗的搞笑段子拼凑

《猛虫过江》很多情节纯粹为了喜剧效果而喜剧,在推动故事情节,人物走向方面没有任何帮助。

像大雷拆掉了药哥的房子,这个三面有洞的房子本身在电影走向方面没有任何推动,是独立游走在整条故事线之外的。如果你说没有这几个洞,药哥不会挨冻,就不会找大雷,那就错了。因为药哥是始终关注大雷的动向的,只要有大雷的消息,无论自己是什么情况,都会主动去找大雷。

大雷讨要欠款,反复走错地址,真的有必要吗,为了增加笑料罢了。混入盅叔酒吧,露骨的装束,真的不想用低俗来形容。

痔疮情节也是反复出现。首先是大雷的痔疮来的很突然,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和说明,突然就痔疮,然后利用这个点做几个段子来拼凑。第一个痔疮片段出来之前是大雷跪地讨要欠款,以至于大雷不敢坐我还以为是膝盖或者退疼,没有想到是这个情况,感觉好突然。

总之整部影片充斥着各种各样的bug,就不再多表了,确切说整部影片都是槽点满满。但是也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就纯粹去看一部喜剧片,什么情节突兀,人物突然,低俗段子拼凑统统不要去考虑,就是去看一部搞笑影片。大夏天的,多开心笑一笑不是很好吗?

不过也是真心希望小沈阳或者某个大沈阳能够拍出一部真正“笑出黑龙江”的电影。

笑出黑龙江?看《猛虫过江》认真笑就对了,吐槽的事交给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