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女書記李金霞:多重身份集一身只為“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喜迎江西省婦女十二大-代表風采錄

今日出場:李金霞(景德鎮市昌江區西郊街道森林社區黨工委書記)

李金霞現任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西郊街道森林社區黨工委書記,同時也是金霞黨建工作室負責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心繫群眾的她幾十年如一日地服務社區居民,收穫了一份來自群眾的口碑。

社區女書記李金霞:多重身份集一身只為“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珍惜崗位如同珍惜生命,李金霞是不知疲倦的“小巷總理”。在社區崗位上,她始終做到上班第一個到崗、遇事第一個就位、涉險第一個衝上、糾紛第一個調處。為了改善社區活動場所,她鞋子跑破了6雙、除了節假日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嗓音變啞了、頭髮急白了,而以前的“溫馨小木屋”變成了現如今的900多平米高規格的社區活動場所。她先後創新了“共駐共建、三抓一促”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實施了社區黨建“大工委”制、社區黨員“服務積分制”以及社區論壇等多個基層黨建項目。

愛護百姓就像愛護眼睛,李金霞是弱勢群體的“知心愛人”。“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是李金霞的座右銘。在李金霞心裡,始終揣著三本“明白賬”:一本是“責任賬”,作為共產黨員,她為自己定下的做人原則是“拉下面子、放下架子、拓寬路子、找準位子,為了社區居民的利益,什麼活都能幹,什麼苦都能吃”。另一本是“社情賬”,先後建立了社區所在單位登記表、社區居民情況登記冊、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卡等社區信息庫。還有一本是“難題賬”,李金霞總是隨身帶著一本小本子,社區居民誰家生活困難,誰家有了難題,哪些崗位適合誰,誰有了新的建議和要求等,都一一認真記下來,分析整理,逐個解決。現在,這樣的小本子她已記滿了十幾本。全社區2134戶近5937人的民情檔案,她一清二楚。自2008年起,李金霞就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居家養老信息庫,將孤寡、殘疾、低保戶、“三無”老人等有特殊需求的群體進行重點登記,採取“金霞六送法”提供各種貼心服務。有了這三本“明白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會成空話,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可以真正落到實處。

群眾訴求就是親人召喚,李金霞是熱心公益的“社區大姐”。晨光熹微,城市早早地甦醒過來。李金霞每天都會早起半個小時,要去楓葉小區商雲路路邊的小市場“視察”一番。在社區,就業是民生之本。李金霞把幫助困難群眾、4050人員、大學生畢業生就業,當成頭等大事。組建“巾幗服務團”、合作舉辦技能培訓班、收集發佈就業信息、到轄區單位找崗位,十幾年來,她累計幫助191名下崗工人再就業、27名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創業,先後修建蟠龍山莊、結防所、曙光宿舍等城市裡弄道路20多公里、安裝小區路燈190多盞、修通下水道40多處、清理化糞池60多處、改接自來水受益居民達500多戶。

大事小事都是本家的事,李金霞是化解矛盾的“金牌調解”。社區裡經濟糾紛、鄰里矛盾、夫妻吵架等影響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的大小事件時有發生。這樣的大小事件,只要李金霞出面調解,沒有一件不成功解決的。在她的努力下,森林社區實現了無越級上訪、無民事轉刑事案件、無重大事故發生、無吸毒人員、無邪教組織的“五無”目標。

而今奔60歲的李金霞,面對居民,依舊情深意重,依然精力充沛,辦事幹練,說起話來,頻率很快,只是嗓子顯得比過去更沙啞些。瞭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的嗓子因聲帶息肉,曾動過手術,醫生囑咐要少說話。但作為一名基層社區幹部,李金霞靠的就是腦勤、手勤、嘴勤、腿勤。她常說,為群眾辦事,煩不得、懶不得、推不得、拖不得。自己難一點,群眾就方便一些,自己苦一點,群眾就舒坦一些。

(供稿:景德鎮市婦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