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逆反”可以安全過渡,但童年期需要做這三件事

青春期“逆反”可以安全過渡,但童年期需要做這三件事

青春期“逆反”可以安全過渡,但童年期需要做這三件事

各位父母久等啦

今天我們要繼續討論青春期

只要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期做好這幾件事

孩子的青春期“逆反”就不再可怕

青春期“逆反”可以安全過渡,但童年期需要做這三件事

週三的文章《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如何應對“逆反”?| 每位父母不可不知的真相》中,我們瞭解了青春期的真相,以及出現的所謂“逆反”行為我們該如何應對。

最關鍵的是,孩子在青春期階段的過渡不良,其實是過去成長經歷產生的“結果”,那麼,在孩子童年期時,父母需要做什麼來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呢?

請注意,我並沒有講“孩子需要做什麼”,而講的是“父母需要做什麼”。

因為在進入青春期之前,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力是100%的。更多的是需要父母做到,只有父母做到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到。

青春期“逆反”可以安全過渡,但童年期需要做這三件事

讓孩子在童年期

從“父母管”過渡到“自己做”

這樣做的好處是,到了孩子青春期,當父母要給他們屬於自己的空間時,他們不至於迷茫或者驚慌失措。

事實上,孩子在讀三、四年級時,是父母可以放手讓他們嘗試的關鍵期

由於一、二年級學習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父母可以多盯著一些,到了三、四年級時,根據孩子的狀況,父母可以撤出來50%讓孩子去做,那麼慢慢地到五、六年級,孩子就可以獨立學習了。

我們需要讓孩子在這個關鍵期,完成一個轉變,那就是從被父母管理時間到自己進行“目標管理”。讓孩子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尋找目標、資源以及怎麼做才能達到目標。

目標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因為一個目標管理能力強的人,他的職業發展道路將會很順利,他的人生所獲得的幸福感將會增加很多。

然而,現在的成年人當中,很多人都不會做目標管理,因為他們從小沒有接受這樣的訓練。

從“父母管”到“自己做”,對父母來說最艱難的是什麼呢?是在這個轉換過程中,大概有半年的時間裡,父母需要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出現的下降。

比如“父母管”期間孩子成績都是95分,“自己做”之後變成70分了。但是父母們要記住,那70分才真正是孩子自己的。父母要熬得住,慢慢地幫助孩子自己努力從70分到75分,到80分,到95分。

只要熬過這個階段,我可以特別明確地告訴你:這個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上面遇到的困難會小很多。

從95分到70分的這個過程很難,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夠忍耐,因為可能老師會給你電話了,可能你心裡面虛榮的小宇宙開始爆發了,可能你自己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看不得孩子的成績下滑。

所以,與其說是“從父母管過渡到自己做”,還不如說是“父母把自己的渴求從孩子身上收回來”。這是對父母的最好的修煉,你不能把自己的期許、自己的渴求投射到孩子身上,這是不合理的。

讓孩子的學習

從“學業”拓寬到“生活”

讓孩子從“學習”拓寬到“生活”,指的是幫他尋找到更多學習之外的途徑來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成就感。

孩子能在其他方面得到認可,就不會由於青春期學習的暫時跌落而焦躁不安,也不會去尋找可能錯誤的方式獲得認可。

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給大家提供了很多機會,互聯網以及線上線下的活動都可以實現這種拓寬。問題是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在六年級以前,放一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在“生活”上。

青春期頭痛的問題,源自於孩子童年期時父母沒有把軌道嫁接好。

如果孩子童年的生活只有“學校學習”+“補習班”,那麼他的青春期會很悽慘,而這種悽慘帶來的是對於未來生活的迷茫,這要等到他30多歲時才會幡然醒悟。但是人生特別殘酷的是,誰都沒有辦法重頭來過。

所以從“學習”拓寬到“生活”是每一個家庭需要去做到的事情,因為孩子和你之間的關係是親子關係,不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家庭是讓孩子全方位成長的地方,而不只是是討論提高學習成績的地方。

如果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家庭的對於孩子的意義和價值就被削弱了。

我們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中國父母什麼時候開始對於孩子的學習沒要求了呢?在孩子讀大學的時候會發現在中國。

所以幾乎每一個孩子,包括我自己,都把大學四年的生活用來曠課、睡懶覺、以及交朋友,能夠在這四年中認真研究專業知識的人很少。因此現在中國大學生對於社交的熱愛和痴迷,其實是在補償青春期的不足。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認為太多人把父母應該承擔的“責任”侷限於“學習責任”,然後又把“學習責任”窄化到“應試的學習責任”。

學習是一個動詞,人生要學的東西特別多,但是太多父母只關注和學歷教育有關的中考、高考,至於去學習怎麼生活,極少有父母關注。

青春期“逆反”可以安全過渡,但童年期需要做這三件事

將孩子的關注點

從“自己”擴展到“社會”

我特別希望中國未來的建設者們,是一群對社會有責任感的,關注他人的人。

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是沒有辦法承擔家庭責任的,也沒有辦法承擔社會責任

想要從關注“自己”擴展到關注“社會”,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新聞,瞭解世界大事。這裡一定需要父母對孩子從小就進行引導,問題就又出現了:父母自己關注社會嗎?

如果說男性對於社會的關注度比女性高,那麼爸爸需要承擔更多帶孩子看世界的責任。

但真實的情況是,在孩子的童年期,很多爸爸每天在家的時間特別短,每週能夠和孩子說上幾句話已經很不容易了。說話的內容也是“在學校裡面乖不乖?”、“個子有沒有長高?”之類的,一般聊天內容不會涉及到關注社會。

作為爸爸,需要知道和孩子在一起要做什麼,爸爸能發揮的最有價值的點是什麼。作為媽媽,也要關心應該帶孩子關注些什麼。

看得越多,你會發現很多文章的標題都是唬人的,很多內容是為了迎合媽媽們的需要寫的,譁眾取寵,並不正確。

而且,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感受孩子,如何和孩子說話,更重要的是選擇更好更豐富的內容傳遞給孩子。

為了有更豐富的內容能夠傳給孩子,我們要做的有兩件事。

首先,建構自己的知識信息圈,裡面應該涵蓋更多的領域。這樣做,你和孩子能聊的話題自然而然增多了,於是到了青春期,你們還能很好的聊天。

特別當你的孩子年齡還小,你真的有很多時間和機會,讓自己從一個只關注學習的生活很單調的人,因為孩子,而變成一個生活豐富多彩的人。

為什麼說孩子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因為孩子給了我們動機,讓我們去學習那些美好的東西。

我見過無數的媽媽的改變,如果不是為了陪著孩子學琴,她這輩子都不會去學彈鋼琴;如果不是為了陪著孩子去學畫畫,也不可能再拿起畫筆;如果不是因為陪著孩子上奧數,也不會再學一遍數學……

再者,關注影響孩子成長的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的環境。

看到這裡,我還想告訴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著急,因為做父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需要不斷成長,不斷沉澱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引領我們的一定是“孩子成長的需要”。

當一個人真正想要學習時,他會把自己打開,而當他打開自己,就會發現整個人生變得越來越豐盈起來。

我特別喜歡李安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裡面有一句話——握緊手,手裡什麼都沒有,打開手你擁有全世界。

所以做父母一定不要握著手,我們需要張開手,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原本的樣子。

孩子的青春期“逆反”並不是洪水猛獸

只要父母的你

足夠耐心與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