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2005年6月18日,

重庆迎来第一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的

正式开通运营。

昨天,

2018年6月18日,

是重庆轨道交通

开通运营13个年头的日子。

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历经13年,重庆轨道交通已经开通运营6条线路。在全国,它除了叫重庆轨道交通,还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叫网红。

轨道交通2号线

25年前预言会成景点线路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因其列车在李子坝站穿楼而过闻名全国。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先后两次赴日本,对日本轨道交通所有制式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日本的单轨列车很有特色,不仅能转小半径、爬大纵坡,而且环保效果好,噪音小,非常适合重庆的山地地形。”张乃基回忆。

当时,日本的单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经考察,大阪的大型单轨最适合重庆发展。

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因为一个坡段高差不能大于24米,为解决缓冲的问题,建了李子坝站和佛图关站。”张乃基介绍,“佛图关一带一面依山,一面临水,来重庆考察的日本专家就直言实施难度大,不过同时也说建成之后不仅是交通线路,还是景点线路。”

到底有哪些难度呢?张乃基举例,李子坝站附近有一段滑坡,必须绕开走滑坡上面;佛图关站旁有危岩,不能靠太近担心落石。

最难的是牛角沱到大坪这一带,没有施工便道,不能使用常规的汽车吊梁,如何安装轨道梁呢?工程技术人员集思广益,自主研制了适应该段地形的架桥机和运梁车,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在轨道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2005年,重庆终于迎来了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的开通运营。2008年6月19日,2号线与青藏铁路等十个项目荣获国家环保部颁发的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成为全国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线路。

如今,李子坝站火了,很多网友想知道到底先有楼房还是先有轨道?张乃基笑了:“方案是一起设计的,轨道的桥墩和房屋的柱子相互独立,所以不会影响附近居民。”

轨道交通3号线

世界最长跨座式单轨线路

除了2号线,重庆还有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3号线。从2号线到3号线,重庆实现了跨座式单轨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成了国际规模最大、世界知名的集咨询研发、设计监理、技术标准、车辆制造、设备配套、系统集成、工程总包、安全认证、人才培训、运营管理、设备维护于一体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链。

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3号线是目前世界上单线运营里程最长的跨座式单轨线路,运输效率高,客运量大,地形条件复杂。重庆轨道集团组织编制完成了全球范围内首部《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被誉为中国跨座式单轨设计建造技术基石。

重庆独有As型车

轨道交通5号线10号线

随着重庆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除了跨座式单轨,陆续还有多条地铁线路开通,让城市交通更为便捷。

就拿5号线一期北段、10号线一期来说,在2017年底开通试运营时便受到全城关注。其中,5号线一期北段及10号线一期两条线路均采用重庆自主研发的山地A型车(简称As型车)。与A型车相比,As型车爬坡能力更强,转弯半径更小。

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As型车是为适应重庆山地城市坡道多、转弯半径小等实际情况,通过优化车辆参数和动力配置研制出的一种新车型,为重庆独有。”张乃基介绍。与1、2、3、6号线列车相比,As型车的车厢更大,车体最大宽度达3米。

从1条线路到6条线路

轨道交通改变市民出行方式

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13年前,轨道建设者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重庆迎来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如今,重庆轨道交通已有6条线路,安全运营13年,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未来,还会有4号线一期、6号线支线二期、10号线二期、环线等更多线路开通运营。随着线网的铺开,轨道交通作为民生工程,对市民出行、城市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轨道记忆|重庆轨道交通运营13年 2号线25年前预言成景点

供图:高宜峰、刘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