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以前一說文玩,估計大家都會想到是旗人,也就是那些被稱為紈絝的貝勒爺們。但是現在,文玩已經不再有地域之分、民族之分、老幼之分和貧富之分,全國各地的街上,多少都會有那在手上、或脖子上掛著戴著珠子的老人或者年輕人。花樣更是繁多,菩提或者木頭、玉石或者瑪瑙,能戴的、能玩的都能往上招呼,這些物件雖然品種不一,但都有一個名字——文玩。

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在買文玩的時候,大家心裡總有一個模糊的標準——品相!之所以稱之模糊,主要還是業內眾說紛紜,少有品類能讓大家有個統一的標準,所以也許同一種文玩就因品相不同而價格相差千里!所以,這就催生了另一個名詞——吃藥!所謂的“吃藥”說白了就是上當受騙的意思。如今文玩業已經相當興盛,許多玩家也玩成了專家,那為何至今每天仍還有人在吃藥?

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為什麼每天有那麼多人“吃藥”

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 不懂行愛貪小便宜的。

這種人往往是菜鳥,放眼過去遍地都是真貨。只以價格作為評判基礎。打個比方某個東西正常的市場價值是100元,他覺得有點難以接受因為——貴!繼續淘!功夫不負有心人,發現某個攤位賣價40,這麼便宜,這回可撿著漏了!而且“貨還一樣”,砍價、交錢、走人。

心裡那叫一個美。回過頭咱再仔細想想是不是漏了點什麼?……對!價格,絕對有貓膩!是商品就有成本,真貨的成本一般比假貨的成本高,一味的貪圖便宜結果就是漏沒撿著倒是把“藥”先吃了!

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 過分追求完美的

文玩中的很多東西都是天然的,以南紅瑪瑙為例,大分類有保山料和川料,蒙料,還有傳說中的甘肅料。想要入手一塊滿色滿肉的保山料,還不能有裂,而且價格又要便宜,您說可能嗎?你要說你看到過,那肯定不是南紅,(不能排出特例現象,晴天著雷劈也是有的)燒色瑪瑙、玻璃、琉璃等倒是能滿足上面這些要求。品相太完美的東西常常讓你“吃藥”!

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 沒有眼力盲目跟隨的

場景設定(你正在逛古玩市場,看見前邊圍了一群人,走過去湊熱鬧就聽一位“專家說”)“咦?這東西品相不錯!說了一大堆專業術語!把你聽得雲裡霧裡的。最後:老闆,這個多錢? 888! “太貴了!”“300吧?300我就要了!”300不行啊!不夠本錢啊!最後450成交!你一看這位“專家”都買了!而且價錢也不貴,那咱也下手吧!今天是遇到貴人了而且東西肯定虧不了!高高興興交錢買下和那位(專家)一樣的貨品 。當你回去在小夥伴面前炫耀你的寶貝時,真專家告訴你:你又一次“吃藥”了。

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 半懂不懂

場景設定:(你在一攤上挑綠松石)拿起來松石掏出放大鏡,紫光的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再結合你對松石的瞭解做出一番“鑑定”認為沒有問題!砍價、付錢、走人!在夥伴們面前炫耀時被指出許多個假貨的特徵。一盆冷水潑過來,從頭涼到腳!明明做過功課了怎麼還是“吃藥”了?其實商家最喜歡這種假行家。

文玩普及度越來越高,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人“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