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完成勘界立標

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勘界立标

今年1月,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與新疆北鯢自然保護區管理站通過勘測共同確認了保護區面積,並於今年3月19日公佈保護區面積、範圍及功能區劃。接到公示後,保護區管理站立即制定勘界立標實施方案,與州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簽訂保護區邊界《測繪合同》,確定設置界碑、界樁的數量等,經過近2個月的製作安裝,保護區內勘界立標工作已全面完成。

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勘界立标

新疆北鯢

保護區管護員冬花說:“以前牧民們趕著牛羊進入保護區放牧的情況時有發生,破壞了北鯢的棲息地,現在明確了保護區界限,更便於我們實施保護了。我會加強巡護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上報。”

據瞭解,此次保護區的界碑、界樁設立工作嚴格按照國家環境保護部標準執行。今後,保護區管理站將加大力度,做好勘界立標宣傳、保護工作,讓更多牧民、公眾及管護人員瞭解北鯢自然保護區的範圍、邊界及功能區劃。同時,加大巡護和視頻監控力度,確保界限設施不受損害。

“近期,野生北鯢已在新疆北鯢科研宣教中心內首次產卵並孵化成功,保護區界碑、界樁的設立,不僅加強了保護區的保護力度,也保證了北鯢在放歸自然後的野外棲息地不受破壞,更有利於北鯢種群的野外繁衍。”保護區管理站站長紀曉偉說。

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勘界立标

新疆北鯢,俗名娃娃魚又叫水四腳蛇,是距今3-4億年前最原始的兩棲動物物種,棲息於新疆溫泉縣境內,在脊椎動物系統演化的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鯢科的分類、系統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因此是極為珍貴的“活化石”。

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勘界立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