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通程航班”即將實施 打造便捷通關體驗

厦航:“通程航班”即将实施 打造便捷通关体验

6月20日,廈門高崎機場海關與廈門航空、元翔(廈門)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簽訂《開展國際(地區)“通程航班”的合作備忘錄》,推出國際(地區)“通程航班”業務,為經廈門中轉的廈航旅客帶來更加舒適便捷的乘機體驗。

試運行三月 人均節約通關時間30分鐘

今年3月15日,廈航獲批於廈門高崎機場分三批次試運行“通程航班”業務。試運行以來,廈航共計開通了31個境內外航點的“通程航班”業務,其中國內25個、國際6個,保障出入境通程航班2490班次,入境通程旅客人數翻了近2倍,通程行李數量翻了近5倍,單個航班中轉旅客及行李保障時間由90分鐘縮減至60分鐘,進一步提高了中轉運行效率。

為了更快更好地推進“通程航班”業務開展,廈門機場海關不斷加大投入,支持“通程航班”業務改革創新,參與業務流程設計,上線“國際航班電子申報系統”等多項技術,大幅提升申報效率,成為“關企共贏”的合作典範;廈門機場進行多項設施改造,完成對國際進出境場所的改造和通程待檢區域劃定等工作;廈航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力,先後完成了機坪中轉倉庫改造,遠程查驗安檢機購置、遠程查驗系統搭建、行李中轉服務系統部署等工作,並專門成立了專項保障組以確保業務的有序開展。

“通程航班”的施行,將改變以往中轉旅客“拖著箱子趕飛機”的情況。中轉旅客在始發站一次性辦理行李託運手續,其托運行李經由機坪海關監管倉庫通關查驗後,將直接轉運至續程航班,旅客可直接在目的地提取,為旅客打造“一票到底,行李直掛”的全流程無縫隙中轉服務體驗。

三方協作 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此次三方簽訂的備忘錄,是“通程航班”業務開展不可或缺的支持性文件,備忘錄對試運行以來的保障模式進行規範和確認,明確進境旅客管控流程、行李物品轉運流程和中轉業務服務保障等職責任務,對廈門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福建打造“海絲國際航空樞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簽約儀式上,廈航副總經理黃國輝表示,“通程航班”試運行以來,“一票到底,行李直掛”服務讓旅客在省心時力中提升了滿滿的獲得感,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贏得了廣大旅客的高度認可。此次備忘錄的簽訂,是三方合作的里程碑,廈航在廈門機場實現“60分鐘無憂中轉”指日可待,順暢便捷的國際中轉功能,也將讓廈門更好地迎天下賓、禮四海客,成長為互聯通的國際樞紐。

翔業集團副總經理汪曉林指出,“通程航班”試運行工作效率高、質量好,不僅大幅提升了中轉服務能力,還為廈門機場打造更具經濟性和更強競爭力的國際航空樞紐注入信心。廈門空港將以“通程航班”開通為新的起點,主動創新、繼續努力,為旅客營造更好的通關環境和更高的服務水平。

廈門海關副關長王天舒強調,“通程航班”業務的正式實施,不僅標誌著廈門海關與廈門航空、廈門空港的關企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也是廈門海關落實海關總署“五個關”要求、促進廈門“海絲”交通樞紐城市的重要舉措。機場海關將切實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廈門空港開放型經濟發展和臨空經濟轉型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