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同樣是6 缸發動機、3 升排量,同樣用渦輪壓榨出360 馬力,而且同樣都採用自動變速箱和四輪驅動系統,奧迪SQ5、BMW X3 M40i、梅賽德斯AMG GLC43 4MATIC,三款性能SUV來比武。

共計 4491 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12 分鐘

性能SUV之戰 AMG、寶馬M、奧迪S誰更強?

又到了整理對比測試評分的時候了。從某種角度來說,SUV作為區別於轎車和越野車的車型,將兩者各自的缺點集於一身:乘坐感受不如轎車,通過性能又不及硬派越野,油耗高於轎車,車內空間不及越野車寬敞。

我們沒有充分的依據去反駁這樣的觀點,而這篇文章也不是為SUV洗白而作。三款德系豪華品牌SUV車型的高性能版本將參加本次對比測試——奧迪SQ5、寶馬X3和奔馳GLC。

除了奔馳未派出其最強版本而是派出了AMG GLC 43 4Matic外,寶馬和奧迪的車型均為該級別汽油SUV產品中的頂配。測試馬上開始。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汽油車型取代柴油車型,成為最強版本

儘管SQ5並不是本輪測試中的最新車型,但我們依然選擇以這款車開啟今天的測試。原因在於,不同於柴油版本作為同級別最強車型的上一代Q5,奧迪將搭載汽油發動機的SQ5設為本代Q5系列的頂配車型。

在上一代產品中,柴油版車型的最大扭矩高達650 Nm。如今,儘管這臺3.0升V6的TFSI汽油發動機無法達到上一代車型的同等水準,但500 Nm的扭矩依然能夠為駕駛者帶來強勁的動力——當轉速為1370 rpm時,發動機的輸出便可達到扭矩峰值。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發動機性能的劣勢使這輛汽油版SQ5在與前代柴油版本車型的百公里加速對比中完全敗下陣來。然而,在制動距離和靈敏度上,這一代SQ5完勝後者:汽油版SQ5完成18米繞樁測試的速度比柴油版快3 km/h。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65 km/h的繞樁速度和33.7米的制動距離即使對那些運動款轎車來說也是難以達到的水準。這款奧迪車的ESP介入時機較為滯後,同時作用效果略為保守。

當關閉ESP時,這款奧迪SUV在制動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能保持穩定,只是在最後階段到達極限時出現了些許抖動。

不得不說,這款SQ5的轉向體驗並不是很好。儘管加裝了價值1000歐元的“動態轉向”配置,但事實上,它在這一點上與X3和GLC仍有一段距離。由於方向盤的反饋力度過於微弱,因此這款車在轉彎過程中總會給駕駛者一種缺乏信心的感覺。

主觀來看,這款奧迪無疑是本次對比測試中最遲鈍的一款,這或許是因為其在質量上高於後兩者100千克?奧迪quattro四驅系統加上價格為1350歐元的運動差速鎖增加了這輛SQ5車尾的靈活性。

該車傳動系統表現優秀,八擋變速箱將354馬力順暢而精準地傳送到四個車輪上。強勁的六缸發動機傳來鏗鏘有力的聲音,這種聽覺的享受悅耳卻不會有輕浮之感。

這種低調的從容恰好契合了奧迪車主們的特性,同樣低調的還有將排氣口隱藏於保險槓之內的設計——奧迪車主並不希望自己被別人看作是跑車迷。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在轉彎過程中,儘管配備了主動式空氣懸掛,但SQ5仍然會出現輕微晃動。價格高達970歐元的選裝配置大大增加了這款車的舒適性,而且駕駛者可在行駛於特定路面時根據其需求控制離地高度而無需受到運動模式的限制。

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短波路面,震動會通過五連桿懸掛系統讓駕駛者比較明顯地聽到或感受到,而SQ5選配的21寸輪轂也在其中起到了一些反作用。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採用鑽石飾邊的座椅擁有出色的包裹性,為奧迪車主和家人提供高度舒適的駕乘體驗,這一點在駕駛者享受車載娛樂系統時體現得更加明顯。

該車車載系統的菜單結構較為複雜,同時語音識別系統在功能上仍有一定的改進空間。

位於MMI旋鈕前方的觸控板能夠有效避免駕駛者在屏幕上留下指紋,但現在看來,這樣的設計似乎像老式電腦的鼠標一樣落後於這個時代了。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對那些熱衷於科技的奧迪車主們來說,價格為500歐元的8.3英寸高分辨率大屏確實是個令人期待的配置。

這套顯示系統為車主提供了充分的個性化配置選項,駕駛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和心情對車輛信息、多媒體和導航等功能的顯示進行調整。作為本次對比測試中搭載價格最昂貴的音響系統(1140歐元)的車型,SQ5為車主提供了最精緻的聽覺享受。

相比於由碳纖維內飾、精緻的座椅和採用歐締蘭(Alcantara)裝飾的車門所共同營造出的典雅氣息,奧迪在儀表盤上使用的塑料材質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坐在後排座椅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由於位於中間的凸起過於明顯,因此這輛SQ5只能同時為兩位後排乘客提供舒適的體驗。相比於寶馬和奔馳,奧迪標配的電控按鈕擁有最佳的實用性,可以最大程度地打開後備箱,將寬敞的儲物空間提供給車主。

如果加裝價格為350歐元的選裝配置,車主還可以4:2:4的比例摺疊後排座椅,從而將後備箱容積增加到1550升。這款車並未採用雙層底板,好在容積550升的行李廂通過一些細節設計為車主放置行李提供了方便。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得益於輔助系統,新款SQ5擁有更多功能。在交通擁堵的環境下,這輛奧迪可在速度不超過60 km/h的情況下實現自動加速和減速,只是動作略顯生硬。

另外,其自適應巡航系統對限速牌和障礙物的偶爾誤判也會導致主動減速。總的來說,在奧迪車主們看來,工作在英戈爾施塔特的工程師們需要在這輛車上進行優化的地方確實還有不少。

新款X3同樣擁有半自動駕駛能力,但對駕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於奧迪,寶馬駕駛輔助功能的介入程度不及前者,但這樣一來,也為寶馬車主提供了最大的自主空間。

在寶馬X3上,只有在車主設置了速度區間的情況下,汽車才會自主進行制動和加速動作。換言之,寶馬並不希望駕駛輔助系統對汽車的控制高於駕駛者本身,而是在駕駛者的控制之下完成動作。此外,寶馬的駕駛輔助系統能夠為車主提供可靠的駕駛體驗。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寶馬為X3配備了價格為1600歐元的車載系統。儘管該車載系統的價格在三款車型中最低,但其使用感受明顯優於兩位競爭對手。該系統配備的10.3英寸屏幕對駕駛者的觸摸指令反應迅速,同時車主還可以通過iDrive旋鈕和按鈕進行操作。

基於在線連接的語音識別系統對駕駛者語句中夾帶的口音表現出非常優秀的識別能力,使用戶無需糾正方言即可完成語音指令的輸入。

如果語音輸入功能還不能滿足需求的話,那麼用戶還可以選裝價格為250歐元的手勢識別系統和價格為1090歐元的哈曼音響系統。配有多種顏色和顯示效果的數字駕駛艙為該車標配。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和SQ5一樣,X3 M40i的內飾同樣難以用“優秀”來形容。雖然內飾的皮革材質和鋁材在格調上頗為融洽,但在材質的光整度上仍然有提升的餘地。

這款車為駕駛者提供了較高的座椅位置以及配套的全方位保護。然而,後排座椅表面光滑,在過彎過程中很難為乘客提供充分的摩擦力。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出現這一現象的另一原因在於,駕駛M40i過彎充滿樂趣,以至於駕駛者幾乎忘記了後排乘客的存在。你或許會認為,寶馬的M品牌對懸掛的特殊調校是其原因所在,但事實並非如此。

與競爭車型一樣,寶馬同樣無法為X3配備空氣懸掛。由於價格700歐元的主動式懸掛的作用效果較為生硬,因此作為面向廣大客戶群體的SUV,在設計上必須要將舒適性納入考慮範圍之內。在路面平坦的賽道上,運動感是駕駛的關鍵所在。但在顛簸的鄉間公路上,駕駛者很容易感受到地面的起伏。

在本次測試中,始終崇尚運動操控的寶馬並沒有在該項評分中體現出優勢。在繞樁測試和緊急變線測試中,寶馬的成績甚至低於奧迪和奔馳。其原因在於該車的ESP系統和重達1.9噸的重量。

在平坦道路上,這輛M40i輕便自如,轉向操控精準,同時能夠為駕駛者提供來自前輪的更多反饋。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得益於電控四驅系統,該車發動機總是能夠為四個車輪提供充沛的動力。3.0升直列6缸發動機時刻激發著駕駛者的熱情,在7000 rpm以下的轉速區實現強勁的輸出。

同SQ5一樣,這輛寶馬X3 M40i在低於2000 rpm的轉速下便能達到500 Nm的扭矩峰值。渦輪增壓器能夠在各個模式下準確介入,從而優化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在本場測試中,寶馬M40i是唯一一款百公里加速時間低於5秒的車型,在這個項目上將SQ5和GLC 43甩在了身後。

直列6缸發動機的激情樂章

這臺發動機的聲音表現如何?隨時恭候——伴隨著陣陣嘶吼,這臺直列6缸發動機無時無刻不向駕駛者和周圍的一切表達著內心對速度的渴望。

在運動模式下,排氣管傳來明亮的咆哮。低調和內斂?寶馬的字典裡沒有這兩個詞。在油耗上,這款車的測試平均油耗為11.2升(Super Plus標號汽油),低於另兩款車型。

如果不是採用測試過程中的激進駕駛風格而是以一種謹慎的駕駛風格進行測試,其油耗甚至有可能達到8升左右。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還有一位未出場的選手:GLC 43 4Matic。作為本場對比測試中上市最早的產品,這輛奔馳在動力上絲毫不落後於奧迪和寶馬。在雙渦輪的配合下,3.0升V6發動機為GLC輸出強勁的動力:367馬力。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這輛奔馳SUV的換擋時機(2500 rpm)晚於奧迪和寶馬。9擋變速箱總是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換擋時機,以確保最大扭矩為520 Nm的強勁輸出。

因此,這款自動變速箱換擋更加頻繁,但這絲毫不會對駕駛造成任何影響。與奔馳一貫的做法一樣,這款車的換擋桿設置在方向盤的後方,這樣的設計為中控臺留出了更多的空間。

這款車同樣為駕駛者帶來聽覺的享受,無論是舒適模式下的靜謐,還是運動模式下的嘶吼,奔馳GLC始終散發著迷人的聲音魅力。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運動,還是舒適?

在駕駛感受上同樣如此。在這款車上,AMG將前後動力比設為31(前):69(後)。與AMG其他車型一樣,這輛車在沒有差速鎖的情況下同樣容易出現後輪打滑的情況,但在換道的過程中幾乎不會出現任何擺動。

帶有可變轉向比的轉向系統為駕駛者提供精準的反饋,以幫助車主對兩個前輪的工作狀態瞭如指掌。相比於兩位競爭對手,為奔馳取得最多領先優勢的一點在於其出色的懸掛舒適性,儘管它的空氣懸掛在面對短波震動時顯得稍微有點硬。

此外,無論是前排標配的歐締蘭運動座椅還是後排的防滑座椅,均能為駕乘者帶來舒適的乘坐體驗。GLC後排座椅採用三段摺疊式設計,用戶能夠在座椅摺疊的情況下擁有1600升儲物空間,這一參數與寶馬相同。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奔馳在材料的選擇上最為考究,一切佈局井然有序,同時配有精細的裝飾作為點綴。

然而,Comand車載系統成為該車的減分項:這套價格高達3511歐元的系統在功能上遠低於競爭對手。菜單層級和奧迪一樣有待優化,同時其語音識別能力也談不上出色。

性能SUV誰更強?海外對比評測奔馳AMG、寶馬M、奧迪S

雖然僅憑藉著總評分的輕微優勢獲得本次對比測試的勝利並不會帶來特別顯著的市場號召力——但至少,這樣的結果或許可以改變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我們對SUV的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